基于空间分布的辽宁抗联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曲景慧1,宋 瑞2

(1.辽宁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2.辽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红色旅游是将体验式旅游模式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新业态,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及对体验式旅游需求程度的加深,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新思潮。根据旅游目的不同,可以将红色旅游分为“绿色生态+红色旅游”“自然风光+红色旅游”“文化名胜+红色旅游”“研学教育+红色旅游”等。以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游客对抗联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梳理、核密度估计、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等方法,从学术理论——爱国认知中寻找突破口,对红色旅游相关概念、内涵及红色旅游体验者与红色旅游市场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四级分布特征、原因及每级分布区对东北抗联文化的认知程度,同时对辽宁东北抗联的红色旅游现状进行剖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抗联遗址红色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为红色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空间分布;体验式旅游;红色旅游;抗联遗址;抗联文化;分布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1]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在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建议》提出,发展红色旅游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2-6]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课堂”,也是传递红色文化最便捷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立德树人最有效的方式[7]。旅游是强化爱国认同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8],如比利时滑铁卢战役地,是利用当年遗留在战场上的枪炮铸造而成,象征着英普联军的军威,提升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9];美国开发塞班岛,充分保留塞班岛原貌,展现二战时期美军与日军的激烈战争,设计各种娱乐项目活动,力求将自然和旅游相融合,将爱国教育置于国民教育的首位[10]。广义上的红色旅游是基于爱国主义情怀的旅游,将革命精神、革命力量通过物化方式进行传递。狭义上的红色旅游是指前往纪念堂、纪念碑、博物馆等红色旅游纪念地进行瞻仰的参观游览性的活动[11]。中国的红色旅游与国外的爱国主义旅游存在明显的区别: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多源于私人的盈利目的,公益性尚缺[12];而显示英国和普鲁士军威的滑铁卢战役地,则是振奋国民精神的一种方式,展示国家力量的一种手段[13];中国的红色旅游是将红色文化代代传承、历久弥新,不仅可以提升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是提升国民素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14-16]

爱国认知定义了人与国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爱国认知也能够指导人们爱国的行为[17]。人的认知是随外在事物变化而发生量变,从而引起质变的过程,是由现象到本质、表面到深层的过程。爱国认知通过一些红色故事情节和红色文物古迹等产出知觉、感觉、想象、记忆、思维等要素[18]。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和地方特色文化通过展现可歌可泣的历史片段让红色血脉得以延续,更容易强化当地人民的爱国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研究区域概况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渤海地区,西南与河北接壤,西北与内蒙古接壤,共辖14个地级市,其中有两个副省级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是新中国工业摇篮,经济基础雄厚。全域为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貌为山地、丘陵、平原,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因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日军侵华战争的首选地。由于境内山地丘陵地貌广布,利于东北抗联开展游击战争。省内东北抗联红色旅游根据地分布广泛,对于开发东北抗联根据地景区景点、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方法

(1) 核密度估计

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可以直观表现出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和分散特征。本文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同时运用Arc Scene对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分布进行预处理,更直观地表现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密度和局部特征。核密度函数计算公式为

(1)

式中:h为第i个抗联遗址地理位置的搜索半径;m为待估计的抗联遗址地理位置;mi为以m为圆心的抗联遗址地;k为默认的空间权重核函数。

(2) 访谈与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及二手数据收集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包括:①2020年9月28日,围绕“辽宁省抗联红色旅游文化”话题进行调查与访谈。由于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附近的旅游从业者对红色旅游了解程度高,且对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较为熟悉,因此主要访谈对象为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景点的从业者。对本溪、抚顺、辽阳、丹东4地旅游点进行走访,选择具有较长工作年限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从业人员进行访谈,选取具有研究价值的代表性谈话记录,对于研究抗联红色文化发展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选取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分布较多地区的城市(本溪市、抚顺市、辽阳市、丹东市)各50人,编号分别为A~D;选取铁岭市、盘锦市、沈阳市、营口市、大连市各50人,编号分别为Ai~Ei,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总结。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电话回访和内部测评以确保问卷的可行性较高,同时请教行业专家对问卷进行综合打分,之后再进行大范围调查。2021年3月,调研组一行7人共发放问卷300份,经过筛选共获得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高达98%。③在各地级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协助下,获得目前辽宁省东北各抗联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情况,以及相关工作报告和发展规划材料。

二、红色文化旅游空间分布现状与特征

1.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地点分布特征:山地丘陵地貌明显,造就独特红色旅游景观

辽宁省位于关东地区,以山地、丘陵、平原地貌为主。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呈现中部平原下降的趋势。当年日军主力部队主要盘踞在沈阳等大城市周边,通过制造无人区、归屯并户和建立集团部落的手段,试图切断东北抗联与民众的联系。东北抗联义勇军多数以山地为根据地,不仅可避开日本关东军的锋芒,还可以开展灵活机动的各种游击战,在辽宁留下了105处抗联遗址(见表1),同时也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后人提供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表1 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主要分布数量及开发情况

分布城市具体地域遗址数占总数比例/%未开发数已开发数已开发占比/%沈阳市 1 0.9501100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3230.483113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1716.191616抚顺市抚顺县32.861267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1918.1013632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1514.298747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109.528220丹东市凤城市32.861267辽阳市灯塔市21.9002100朝阳市朝阳县、双塔区21.9002100锦州市黑山县10.9501100遗址总数105100.00782726

2.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差异明显,呈现“局部聚集”的空间分布态势

使用Arc GIS 10.7软件对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地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表达,其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从整体分布特征来看,多分布于辽宁东部地区(如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丹东市),中部地区零星分布(如沈阳市、锦州市、阜新市、辽阳市等),西部和南部地区较少分布。(2)从分布的等级结构来看,抚顺市和本溪市为一级分布区,丹东市和辽阳市为二级分布区,铁岭市、沈阳市、朝阳市、锦州市及阜新市为三级分布区,其余地区为四级分布区。(3)从“局部聚集”抗联遗址分布较多的东部地区来看,抗联遗址呈现“低低”(L-H-L)的分布态势。

综上可见,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分布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关联不大,多位于辽宁欠发达地区,且分布集中在省域东部地带,其他地区零星分布,很难形成抗联遗址群(带)。

3.抗联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红色文化认知程度:遵循距离递减规律

(1) 游客问卷分析

问卷提纲共涉及8个问题,分别将其编码为Q1~Q8。Q1~Q5涉及红色旅游行为和动机及其对抗联遗址遗迹的熟悉程度;Q6~Q8涉及对于抗联红色文化认识;访谈所需的基本属性问题,如参观抗联遗址游客的年龄、性别、出游方式等通过观察和询问得知(见表2)。

表2 问卷主要问题提纲

编码问卷问题Q1您为何有参与到抗联红色文化旅游当中去的想法?Q2您认为参与到抗联红色文化旅游当中去对您有什么启发?Q3您知道您周围附近有辽宁抗联遗址遗迹吗?Q4您认为抗联遗址遗迹和您之前游玩的其他景点有什么区别?Q5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辽宁抗联遗址遗迹相关信息的?Q6您如何看待辽宁抗联英雄事迹?Q7您认为开展此类红色文化教育,对于激发您的爱国主义情怀起到的作用大不大?Q8您在平时生活当中接触到地方红色文化多不多?

通过对游客的问卷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受访者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比较容易袒露心声,愿意将自己所想表达出来,展现在问卷当中,故问卷具有较强的说服力。问卷中男游客占比为49.6%,女游客占比为50.4%。可见,游客性别比例平衡,较好地表现了问卷调查的完整性。

本文按照抗联遗址的空间分布聚集特征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的空间分布区域,具有较强的层次性特征。一级空间分布区(数量)>二级空间分布区(数量)>三级空间分布区(数量)>四级空间分布区(数量)。

以Q1~Q5为例,一级空间分布区:抚顺市和本溪市的游客对于抗联遗址旅游地比较熟悉,且比较愿意参与到抗联红色旅游当中。这两个地区的游客因为居住地离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较近,受东北抗联文化耳濡目染,更愿意去亲身体验一下身边的同事及家人谈论的抗战传奇故事。多数游客认为,东北抗联红色旅游与其他的旅游模式相比,更加庄严和肃穆。此种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且更容易体验到与书本形式不一样的爱国情感。

二级空间分布区:丹东市和辽阳市的游客也比较愿意参与到东北抗联红色旅游当中去,但是由于周边的抗联遗址相较于一级分布区较少,对于周边的抗联遗址了解相对较少。同样,他们也认为红色旅游是一种严肃的旅游方式,愿意接受此种旅游方式,从而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抗联英雄事迹。

三级空间分布区:铁岭市、沈阳市、朝阳市、锦州市及阜新市的游客,因为红色旅游能够让他们学到很多的英雄事迹,因此也愿意参与其中,但是他们对于周边地区是否分布东北抗联遗址并不知晓,对东北抗联了解程度与一级、二级空间分布区相比较差。

四级空间分布区:这一分布区的游客对于旅游的接受程度也是很高的,但是由于抗联遗址的分布少或几乎没有,抑或是没有被开发出来或被发现,所以他们对于身边的相关事迹了解甚少。

以上结果说明:对于抗联红色旅游地的了解程度呈现一级空间分布区>二级空间分布区>三级空间分布区>四级空间分布区的态势,结果符合经济地理学领域的距离衰减原则。令调查者惊讶的是,几乎所有地区的游客都对红色旅游抱有很大的兴趣,都认为红色旅游是一种严肃的旅游,与以往的旅游或其他方式的旅游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别,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强化对爱国的具象认知。

以Q6~Q8为例,一级空间分布区:抚顺市和本溪市的游客了解到的东北抗联英雄事迹较多,了解渠道多样化,或从父母辈、祖父母辈口口相传得知,或从身边的同事及家人的聊天当中了解。他们认为,此类红色旅游对于激发爱国认知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级空间分布区:丹东市和辽阳市的游客了解到的东北抗联英雄事迹与一级分布区相比较少,但是也或多或少知晓一二,获取此类知识渠道较为单一,书籍中略有涉及。他们认为,参加此类活动能够更新自己的爱国认知,使爱国变得更具体而不是更抽象。

三级空间分布区:铁岭市、沈阳市、朝阳市、锦州市及阜新市的少数游客对于东北抗联英雄事迹了解较多,多数游客了解甚少,获取红色文化的渠道多为书本或日常言谈,口述英雄事迹少,对于此类活动的爱国认知与一、二级空间分布区相似。

四级分布区与前面三级空间分布区相比较,了解抗联文化的渠道多为书本。

(2) 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从业人员访谈分析

根据抗联遗址空间分布情况,选取以下城市进行访谈,分别是本溪市50人、抚顺市50人、辽阳市50人、丹东市50人,编号为A~D。铁岭市50人、盘锦市50人、沈阳市50人、营口市50人、大连市50人,均为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景点从业者,编号为Ai~Ei。选取本溪市、抚顺市、辽阳市和丹东市,主要是由于这4个地区是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的主要分布区域。选取铁岭市、盘锦市、沈阳市、营口市、大连市,主要是由于这5个市是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的零星分布地区。从空间分布角度划分等级,并根据分布区域进行访谈,更具有科学性和可实践性。

本溪市和抚顺市编码为A、B的红色文化旅游从业者对于辽宁抗联遗址所传递的爱国认知,概括起来就是归属感和安全感,获得自我激励,实现自我认同。他们在导览介绍、日常工作内容等方面更愿意参与到红色旅游计划当中,是红色旅游践行者。辽阳市和丹东市编码为C、D的红色文化旅游从业者的爱国认知体现在牢记历史、铭记英雄史实,实现自我认同。他们通过多媒体等媒介对抗联红色文化进行传承,但是对于抗联遗址遗迹的了解程度不及A、B地区。

铁岭市、盘锦市及沈阳市编码为Ai、Bi、Ci的红色文化旅游从业者多数对于抗战历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抗日战争纪念馆简介、事实史料记载等渠道获取。这些地区拥有少量的抗联遗址遗迹。

营口市和大连市编码为Di、Ei的红色文化旅游从业者对于辽宁抗联红色文化旅游的了解没有像本溪、抚顺、丹东等地的从业者多,了解程度不深,但是对于本地区的其他红色文化旅游相关景区景点及抗战文化知识了解程度较高。这两个地区为滨海地区,地形地貌及历史文化因素决定了该地区居民对于抗联遗址遗迹的了解程度。

综上所述,游客所体验的辽宁抗联红色旅游是通过旅游初探和意象观念的共同作用形成其体验图式,从而影响本地区游客红色旅游的认知程度(见图1)。红色旅游行为和动机及对抗联遗址的熟悉程度呈现分布区递减趋势,与抗联红色文化认识有趋同面,也有存异面,总体同样遵循距离递减规律。

图1 游客抗联红色旅游体验

三、辽宁抗联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1.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红色旅游发展策略,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从区域角度分析,辽宁东部抗联遗址分布较多,游客对于抗联遗址认知较多,普遍熟悉程度较好。该地区可开发体验式旅游,对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深度挖掘背后的抗联历史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起到对爱国文化的宣传作用,使红色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

辽宁东部抗联遗址分布较少地区,可以与开展抗联遗址红色旅游较好的地区进行合作,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发挥集群优势,更好地突出旅游特色。另外,在这个地区可以多组织游客前往抗联遗址分布密集的地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深度发掘富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以进行红色旅游教育。

辽宁中部抗联遗址零星分布区,可以通过串点成线的方式形成“轴线”的发展态势,将轴线地区的抗联红色文化推广至各地区,深化抗联遗址地的影响力和爱国认知培养能力。

2.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科学合理的红色文化旅游计划,满足红色文化旅游需求

从红色旅游执行主体角度看,各地区旅游从业人员是本区域旅游的核心执行主体,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红色旅游计划、周密的导览部署以及爱国知识教育等,使得游客在进行红色旅游前对旅游地能有大概认知,后续的实地体验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以提升游客的爱国情感、爱国认知。

从红色旅游的受众群体来看,红色旅游的游客为受众群体,主动学习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红色旅游活动,对游客的爱国认知意义重大,应该在红色旅游前有计划地增加相关红色教育内容,实现爱国认知能力的提升。

3.整合抗联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抗联红色旅游品牌,设计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国家对旅游行业大力扶持,中央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为辽宁省发展红色旅游提供强大的政策依据,由此衍生了系列旅游产品。基于国家扶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大背景,辽宁应当加大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拓宽品牌营销渠道,设计精品旅游产品。

首先,辽宁需整合红色旅游景点,明确产品目标市场。随着5G信息时代到来,信息媒介不断更新换代,提供传统旅游方式很难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红色旅游需求。相关部门需要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革新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推出特色旅游产品;针对现有景区路况差、景点开发程度不够充分等问题,结合旅游发展规划,创建多路线、单景点旅游方式,通过点线相结合的方式来吸引游客注意。

其次,相关部门还可采取多样式营销手段、“大旅游”与“小旅游”联合营销手段等,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和自然本底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产品,让体验性旅游贯穿旅游全过程。如在红色旅游规划中,通过“着红装、唱红歌”以增强红色旅游体验,充分利用年轻人熟知的VR技术将旅游历史文化知识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等。

4.强化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力度,借助多元化传播手段,促进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首先,政府方面,在打造红色旅游文化时需做好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辽宁省委及各市委宣传部、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等需全面落实旅游发展举措,考虑成立红色旅游领导小组,分别负责不同地区红色旅游产业有关工作,按阶段推进红色旅游发展。

其次,社会方面,旅游企业作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主体和媒介,需要紧密联系辽宁抗联革命老区,借助广告、活动促销以及公关活动等方式,按照旅游市场发展规律,将特色旅游产品,逐次逐批介绍给公众,并与教育部门、党团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做好分工协作工作。

再次,游客也需发挥积极作用。游客既是受众,也是参与者,亦可成为传播者,对于辽宁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而言,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游客的共同参与。游客可在自身文化基础上,主动接受辽宁抗联红色旅游品牌传播的信息,更新红色革命文化知识,并将优良的红色旅游文化传递出去,助力红色旅游文化口口相传的实现。

四、结论与展望

以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空间分布及特征作为切入点,系统分析辽宁抗联旅游地的旅游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

(1) 由于地形地貌易成为游击战主要阵地的缘故,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分布呈现出“东部中心区中部次中心区西部边缘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东部中心区呈现“L-H-L”的分布特征。

(2) 区域差异导致各地对抗联遗址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与抗联旅游地分布保持高度吻合。

(3) 文化差异带来的认知差异影响到各区域对此段历史的爱国认知,对此提出相应解决对策,致力于推动红色旅游实践的快速发展。

(4) 建议对不同群体的爱国认知进行细分和细致研究,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作为探索性研究,很难证明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红色旅游对游客爱国认知所作出的改变程度,虽然实证研究了影响游客爱国认知的因素,但是还需要延伸拓展研究多种类型红色旅游对爱国认知的作用及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11):12-15.

[2] 钟士恩,陆文镔,彭红松,等.红领巾儿童对红色旅游资源与爱国主义的认知——雨花台烈士陵园案例实证及启示 [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7):1684-1699.

[3] 王承云,戴添乐,蒋世敏,等.基于网络大数据的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与情感评价研究 [J].旅游科学,2022,36(2):138-150.

[4] 苏卉,康文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5):200-208.

[5] 焦珊珊,李明,田逢军,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J].经济地理,2022,42(1):211-220.

[6] 陈欣,程振锋.体验价值视角下红色旅游游客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J].旅游科学,2021,35(6):50-66.

[7] 王洪春,徐群,赵东来.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坚持教育本位——对几种不良现象的剖析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11):25-30.

[8] 王建辉,王玉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5):473-477.

[9] 毕昌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养成的危害及应对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1):92-96.

[10] 牛彦合,焦胜,夏依宁,等.基于红色旅游的国土空间规划层级传导与冲突协调研究 [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723-2735.

[11] 李卫飞,方世敏,阎友兵,等.红色旅游传承红色记忆的理论逻辑与动态过程 [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736-2747.

[12] 邹建琴,明庆忠,刘安乐,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异质性 [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748-2762.

[13] 杨丽,陈季君,时朋飞,等.红色旅游发展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为例 [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763-2777.

[14] 戴璐,白彩全,梁龙武.中国红色旅游政策实施对网络关注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语义分析与空间计量的实证 [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778-2796.

[15] 胡娟,袁珍珍.我国公共图书馆与红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J].图书馆学研究,2021(20):30-40.

[16] 刘润佳,黄震方,余润哲,等.红色旅游对游客国家认同的影响 [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7):1673-1683.

[17] 刘建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论阐释 [J].思想理论教育,2019(9):12-16.

[18] 崔晓丹,彭庆红.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关系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5):71-75.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e tourism of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 in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QU Jing-hui1,SONG Rui2

(1.School of Management,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nxi 117004,China;2.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Red tourism is a new business form combining experiential tourism mode with red culture,with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quality and the deepening of demand for experiential tourism,which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trend of thought in tourism research.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urposes of tourism,red tourism can be divided into “green ecology+Red Tourism”,“natural scenery+Red Tourism”,“cultural attractions+Red Tourism”,“research and education+Red Tourism”,etc.Based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cognitive degree of tourists against the red culture,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nuclear density estimation,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etc.,a breakthrough from the academic theory-patriotic cognition is pursued.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connotations of red tour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 tourism experiencers and red tourism market are reviewed.The four leve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the 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 ruins in Liaoning Province are analyzed,and the cultural cognition degrees of the 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 in each level distribution area are expounded.And,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d tourism of the 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analyzed,and the operabl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d tourism of the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 ruins,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d tourism.

Key wordsspatial distribution;experiential tourism;red tourism;relics of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culture of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F 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22)06-0554-06

收稿日期2022-08-07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1BJY023)。

作者简介曲景慧(1962-),女,山东蓬莱人,教授,主要从事红色旅游、旅游经济与旅游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22.06.11

(责任编辑:张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