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与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张青山, 刘丽娜, 刘成浩, 徐 伟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摘 要: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首要的支柱性产业,占全省工业总体经济的三分之一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和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催促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介绍新工业革命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和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趋势和压力挑战,提出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定位和基本思路,给出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动建议: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主体;培育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群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产业信息化和绿色化改造,强化装备制造基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服务与生产制造融合发展;深化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关 键 词: 新工业革命; 装备制造业; 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 智能装备

一、新工业革命的概念、特征和产生背景

1. 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化进程划分

经济学家将经济的发展划分为前工业(Pre-industrial)社会、工业(Industrial)社会和后工业(Post-industrial)社会三个阶段[1-2]。前工业社会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工业社会主要从事制造业,后工业社会主要从事服务业。伴随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是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

工业化进程又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按照经典工业化理论,一般可以将工业化的进程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五个大的时期[3]。如图1所示,世界上一些很落后的、还没有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如一些非洲国家,属于前工业化阶段,而美、英、日等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处于工业化初期、中期或者后期[4]。自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也就是习惯称谓上的中后期。从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板块区域看,东部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东北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中部和西部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辽宁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与全国的工业化平均水平相当。

图1 工业化进程的划分

2. 新工业革命的概念与特征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对其时代和标志的一种划分是:

工业革命1.0(1760—1860年):蒸汽机时代。发源于英国。

工业革命2.0(1860—1950年):电气化时代。发源于美国。

工业革命3.0(20世纪70年代—):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2007年由欧美提出。

工业革命4.0(20世纪90年代—):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制造。2013年由德国提出。

现在人们也把上述划分分别称之为工业化进程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工业革命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于工业革命3.0,即“第三次工业革命”。但是,目前人们提到的新工业革命,是对工业革命3.0和工业革命4.0的统称。因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是工业革命3.0和工业革命4.0的同步推进,其本质是实施“再工业化”的产业变革和改造传统工业。

3. 新工业革命的产生背景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先行的工业化国家已经完整走过了工业化发展之路,开始从工业化后期步入后工业化时期,完成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结构性变革。目前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都达到了70%以上,服务业已成为这些国家的主导产业[5]56。然而,美国、德国、欧盟成员等服务业主导型的经济发达国家,为什么还要进行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和再工业化呢?引发新工业革命的背景根源就在于:一是为了破解工业化发展已导致并遗留的石化能源经济日渐衰退、自然资源日渐趋紧、人类生存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发展绿色清洁新能源,以降低制造业成本和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为了继续加强或重振作为制造业强国的核心竞争力,巩固或保障制造业未来居于产业链高端、重要关键技术处在国际顶尖地位;三是为了适应消费需求高级化趋势,开辟经济增长新空间;四是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计算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再工业化”和改造传统工业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7]、《中国工业统计年鉴》[8]资料以及部分地区有关调查和统计分析公报[9-11],得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 发展水平

2014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5 943家,同比增加140家。资产总计12 856.7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 292.2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909.1亿元,同比增长13.2%;利税1 429.7亿元,同比增长13.8%。超千亿元产业集群2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31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 000亿元企业1家,100~1 000亿元企业16家。全国装备制造业百强企业中辽宁共有7家,分别位列第20位、第49位、第59位、第60位、第64位、第77位、第84位。26家企业进入全国机械工业500强,占5.2%,和排名靠前的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等比较差距十分明显。完成出口交货值1 282.4亿元,同比下降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 697.2亿元,同比增长17.6%,高出制造业和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3和2.5个百分点。在沿海九省中,辽宁服务业比重位列第八,而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又低于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

2. 经济表现

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四大支柱性产业之首,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税总额等均占全省工业30%的比重以上。2014年辽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31.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工业比重31.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占全国装备制造业比重4.9%,排名第六;利润、利税两项指标分别占全省工业比重36.9%和31.3%,占比分别同比下降5.2个和1.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5.6%,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比上海低2个百分点,比山东低1个百分点,比江苏、浙江低0.4个百分点。另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长期盈利能力仍然偏弱,以利润率最高的汽车制造业为例,主营业务利润率7.1%,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比全国同行业低1.3个百分点,利润额占全行业比重2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呈现上升趋势。

企业的所有制或者股权结构仍然以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为领导地位,民营装备制造业企业仍然大幅度落后于发达省份或直辖市,辽宁入围全国装备制造业百强企业的7家企业没有一家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企业。

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9个小行业中,除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之外均保持着正增长,但重点产品增长种类同比减少3.5个百分点。机床产量持续下降,其中低端机床降幅明显,出口下滑局面未见扭转;主营业务收入、利润降幅明显低于产量下降速度;数控机床产量降幅低于普通金属切削机床,显示出高端机床需求增加。

在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发展上,缺乏专业化基础上的分工协作,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共生共赢机制,特别是相关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协作程度仅为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20%左右。

3. 创新能力

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尤其是伴随着辽宁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辽宁工业创新动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装备制造业攻克了数百项重大关键技术,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研制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新产品,一些成套装备居于世界前列,填补了国内有关技术装备空白。但相比于国内发达省份和地区,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数量还是较少,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数量也有限。

目前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有2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9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但技术创新主体和创新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尤其是为产业和行业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和共性技术支撑,并对产业和行业形成发展后劲和持续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基础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欠缺。而我国内陆发达省市、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建立了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度契合度的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基地)。

近年来,辽宁R&D投入经费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R&D经费投入强度)有所下降,2012、2013、2014年分别为1.57%、1.65%、1.57%。以2014年为例,R&D经费投入强度与北京(5.95%)、上海(3.66%)、天津(2.96%)、江苏(2.54%)、广东(2.37%)、浙江(2.26%)、山东(2.19%)和陕西(2.07%)等有较大差距,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5%)。从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上看,2014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13 015.6亿元,辽宁在全国总额中的占比仅为3.3%,低于江苏(12.7%)、广东(12.3%)、山东(10%)、北京(9.7%)、浙江(7%)和上海(6.6%)等省市。与这些占比高的省市相比较,辽宁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也存在结构性问题:政府资金比重尚需提升,企业投入资金比重偏低,金融机构贷款比重和来自国外的资金比重较低,尤其是金融机构和外资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很薄弱。此外,辽宁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产出水平远低于我国发达省份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4. 全口径对比

我国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2016年1月发布了《中国(全口径)装备制造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报告(2014年)》[12]。该报告对装备制造业区域竞争力的评价,包括规模实力、经济效益、国际化程度、创新能力四个重要方面。在装备制造业涵盖范围上,报告采用的全口径范围超出了传统的范围划分。在传统划分上,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中的投资类产品与部分具有投资消费双重属性的产品。而在全口径范围上,不仅包括了传统划分的装备制造业范围,还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投资类产品。可见,全口径范围的拓展使得评价更能体现出区域的信息装备产业发展状况以及装备制造业承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高附加值技术集成化的水平。而辽宁的信息装备产业发展和装备制造业承载信息化的能力还不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有待提升。表1是基于评价报告给出的辽宁省与其他省市(直辖市)装备制造业在全口径与传统划分下的评价排序和对比情况。

三、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趋势和挑战

1. 转型升级面临的发展趋势

(1) 消费需求高级化的趋势。当今消费已从物质型消费开始走向服务型消费,从追求产品数量满足和质优价廉的需求走向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消费需求除了要求产品服务多样个性、物美价廉、交货及时和绿色环保之外,还追求使用消费上更加省时、省力、省心,令人感到愉快、舒适、便捷,能够带来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可享利益;“去物质化”而强智能化和服务化的智能宜人化要素,已日益成为影响消费需求和产品竞争优势的主导要素。

(2) 制造智能化的趋势。“工业革命4.0”就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工业革命。新工业革命的产业变革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必然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使产品模式、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增长空间都正在或即将发生某些颠覆性的变化。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总目标,就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国务院规划提出的以制造业升级为主导的《中国制造2025》就包括了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并部署2020年前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之后在重点产业推广智能制造。

表1 装备制造业全口径与传统划分下的评价排序对比

指标排名规模实力全口径传统经济效益全口径传统创新能力全口径传统国际竞争力全口径传统1江苏江苏吉林吉林北京北京广东广东2广东山东山东山东江苏江苏江苏江苏3山东广东上海上海浙江浙江上海浙江4浙江浙江江苏江苏安徽广东浙江上海5河南辽宁天津河南广东安徽山东福建6上海河南河南北京上海上海福建山东7湖北安徽北京江西山东山东四川辽宁8辽宁上海辽宁湖北四川四川天津安徽9安徽湖北安徽重庆陕西陕西重庆天津10四川河北湖北辽宁辽宁辽宁河南江西

(3) 制造数字化的趋势。“工业革命4.0”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对传统工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既是制造业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核心技术,又是制造业创新的主要途径。制造业数字化也是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主要特征,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云制造、智能互联制造等技术推动制造模式的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大方向。

(4) 制造服务化的趋势。制造业从制造领域向服务领域的拓展延伸,符合消费需求及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演进的发展规律,也是制造产业链分工整合和走差异化竞争之路的必然结果。经济发达国家制造业大都经历了从纯粹的产品生产向服务业务模式转型的长期演化历程,企业制造服务化趋势强劲,服务业务的比重不断增加,纯制造业企业占比减少,同时,生产性服务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要素的比例越来越高。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新体系,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战略选择和发展方向。

(5) 资源环境约束法制化的趋势。资源紧缺和环境破坏严重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资源利用等环境问题的法制化,施行环境经济制度、环境税制、环保条约公约和征收环境处理费,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欧美国家再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源互联网革命,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及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融合,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能源利用效率和实现节能减排,缓解资源环境对制造业发展的趋紧约束,大幅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制造业加快复苏。国际贸易已开始从以往的关税壁垒、技术壁垒走向绿色贸易壁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

2. 转型升级面临的压力挑战

(1) 制造业产业模式较传统,价值链中低端的产品占比大。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大多行业集中在制造业产业链条的中间加工制造阶段,能耗物耗高、深加工度低、劳动较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比重大,而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发展不充分,产品的技术含量、知识密集化程度和附加值偏低,诸多产品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和冲击。面对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全球产业链的调整、高端制造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欧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前后夹击”,辽宁装备制造业能不能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模式实现产品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走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至关重要。

(2) 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竞争优势和自主品牌。辽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阶段性差距,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支撑平台不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合作研发相脱节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一些高精度、高集成的加工技术仍依赖于国外,制造业R&D投入水平和开展R&D活动的企业占比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自主品牌和名牌产品少,仍处在“制造大省、品牌小省”的窘境。辽宁装备制造业能不能加快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培育出新的全球竞争优势及更多的自主品牌和名牌产品、从制造大省走向制造强省至关重要。

(3) 制造业信息技术支撑不强,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深。新工业革命赋予“再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传统产业进行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这也是制造业创新和以技术密集实现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辽宁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整体实力较弱,对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支撑不强,其企业数和产值占比在全省制造业中低于平均水平,制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程度不够,信息化发展和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区平均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可见,辽宁装备制造业能不能加快推进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从制造走向智造至关重要。

(4) 制造服务化发展缓慢,制造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制造业产业模式仍较传统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辽宁大多制造企业的制造服务化发展缓慢,由制造领域向咨询策划、工程设计、研发设计、试验检测、品牌营销、设备租赁、软件服务、融资担保等服务领域的拓展较少,可提供顾客化定制成套技术装备与服务、“交钥匙工程”、一整套问题解决方案的企业数占比低。由于辽宁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相比较是一块"短板",现代制造服务业又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因而对装备制造业支撑不足和融合程度低。辽宁装备制造业能不能加快制造服务化转型并获得制造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协同支撑、破解制造服务业发展滞后对装备制造创新能力提升、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等产生的瓶颈制约至关重要。

(5) 制造业生产方式较粗放,物耗能耗污染偏高。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全面凸显:环境承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人们对当今环境的承受力接近极限。作为辽宁工业主体并处于中心地位的制造业既是当前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也是目前物耗、能耗和污染偏高的产业,其生产方式还较粗放。据统计,我国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物80%来自制造业。面对资源环境约束明显趋紧和日益法制化的趋势,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压力,辽宁装备制造业加快改造粗放的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对于建设新型的工业产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至关重要。

四、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定位和基本思路

辽宁装备制造业面对国内外有关发展趋势、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压力挑战,应以提质增效升级赶超为主题,从新工业革命、再工业化和产业变革的新视角,来确定转型升级的目标定位和基本思路。

1. 转型升级的目标定位

(1) 产品转型升级目标定位。向智能宜人化、技术产权自主化、产品服务一体化方向转型升级,以形成一大批档次高端、科技含量高、服务集成高、具有竞争新优势的自主品牌和国内外名牌产品。

(2) 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定位。向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以形成以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为主导的产业新模式,占据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中高端。

通过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使辽宁从制造大省走向制造强省,并在一些领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引领影响力的智造强省。

2. 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以提质增效升级赶超为主题,确定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目标和实现目标所需求的重大支撑;以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转型升级主线;以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内生能力建设为保障;走创新驱动的并联式发展之路,产业升级与产业改造同步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主体与内生能力建设同步推进,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群体培育与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并行,强化装备制造业的制造基础和信息基础并行,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及与现代制造服务业协同发展。

五、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动建议

1. 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主体

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是制造业实现提质增效升级赶超的根本保障。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应着重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健全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主体,做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体。对此,一是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公司治理。自主创新是现期投入未来收益的活动,是追逐长期竞争优势和长期价值最大化的企业行为,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公司治理水平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和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未完全确立,就会缺乏对企业经理人的有效监督、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企业经理人不能发扬风险承担和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导致企业倾向于追逐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期价值创造。二是政府要引导和推动基础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建设。基础共性技术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公共产品属性明显,单独某个企业不愿意或不可能完全承担研发,也很少有能力向社会提供普遍的技术支持服务。而缺少基础共性技术支持,加之技术创新具有高度的风险性,使得企业自主创新难度就更大,成功率也更低,这也是导致企业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推动基础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建设。从各发达国家科技发展实践上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初期都是由政府来统筹推动的,即使是“非国有”的公共研发平台,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是走的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道路。三是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政府应动用投资、信贷、税收、价格、外汇管理等多种工具手段,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共性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第一步,是产业创新、延伸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关键环节。而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制造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核心技术,又是实现产品创新的共性技术。加强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健全和强化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主体,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能力,可为技术和产品创新提供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为产业行业发展提供辐射作用和支撑力度大的技术供给,并利于发展高端科技服务业和形成自主创新高地。为此,应面向产品创新共性技术、产业或分行业的基础共性技术,建立健全和强化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制造技术研究院、共性技术研发促进中心等技术研发主体;面向产业或分行业的关键技术、创新增值高的核心技术,建立健全和强化以行业领军企业、技术中心企业、产业链盟主企业为主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或依托优势科技资源单位建立做实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大制造科学工程建设,搭建起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共性技术研发试验平台。这样利于解决支撑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平台技术的供给,利于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标准,利于发展高端科技服务业和形成自主创新高地,加快形成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 培育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群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辽宁装备制造业要瞄准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领域,选择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或与国际先进水平较为接近的产业及技术和产品,如先进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装备、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工程机械与专用技术装备、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工业集成电路及装备、高端医疗器械、汽车产业等领域,积极推进以高端智能制造为主导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

在加快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龙头骨干企业群体的同时,要根据产业基础和各龙头骨干企业群体的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应充分发挥各龙头骨干企业群体的带动作用及其集聚力和辐射力,通过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来做大优势产业规模,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支撑、协调合作的产业(园区或基地)生态体系。

3. 加快产业信息化和绿色化改造,强化装备制造基础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主要方面。制造产业信息化改造应以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3D)打印、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当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产业链的全过程,着重对传统的产品研发和产品模式、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制造工艺和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市场营销、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产业链集成与管理等进行改造升级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改造升级的整体性、相关性、资源共享和总体最优,推动生产要素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高效化利用。

制造产业绿色化改造应基于绿色环保竞争战略、环境意识设计、绿色制造模式、绿色制造技术、低碳环保技术、“4R”技术(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制造Remanufacturing,再循环利用Recycle)等,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的全过程,着重对传统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整体供应链进行改造升级和创新。实施清洁生产和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制造工艺、绿色包装、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处理技术,形成绿色供应链,构筑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重复利用)”这种闭环的绿色低碳制造体系。

强化制造基础应着重抓好两大方面:一是强化制约产品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二是强化制约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的信息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和系统平台建设。

4.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服务与生产制造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与生产制造密切相关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服务、物流服务、融资担保服务、电子商务、通信服务等现代制造服务业,破解因制造服务支撑不足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与此同时,适应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服务需求,推进制造服务与生产制造的联动发展和协同融合。联动发展和协同融合包括三个层面:

(1) 产业互补联动发展。着力加快发展对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支撑关系强和服务作用大的制造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服务、试验检测服务、数字化和智能服务、信息化服务、工业金融服务、装备成套和总承包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形成装备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融合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2) 产业链整合联动发展。对制造业产业链上优势互补的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密切相关的制造和服务业务进行统筹整合,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业务优化组合和战略协同,形成协同、高效、有序的产业链整体和服务型制造网络,打造产业整体竞争实力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 产品服务集成联动发展。把产业链上来自不同企业或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组装集成起来,将服务与产品“捆绑”、融合为一体,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和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

5. 深化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强化政府改革和支持,建立政府以推动转型升级为重点的顶层统筹机构,深化政府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以相关政策、规划、产业协同为重点的协调机制,发挥政府以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形成、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群体培育、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为重点的主导作用,建立起有效的政策干预和支持机制。

深化市场发展机制改革,从降低、放宽服务市场准入门槛走向市场开放,支持现代制造服务业市场发展,支持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融资服务企业参与建设,支持政府采购有意识地创造新技术应用和高端服务市场,形成现代制造服务创业创新的新常态。

加强财政税收金融支持,加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产业的财政投入和补贴,对存在市场失灵的共性技术研发给予必要的直接资助,通过税收优惠、税收补贴、税收返还、科技基金返还、高新企业申报、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工具,加大对高端制造和高端服务企业群体的支持力度。

加快相关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加快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实施服务企业自主登记、保护服务知识产权等制度建设,加快制造服务业与工业用地及资源要素平等竞争使用政策、人才政策、采购政策等政策调整。

六、结 论

新工业革命的到来给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自身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又将遇到诸多困难和很大挑战。然而,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国内外发展趋势及自身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都催促着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以辽宁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赶超为主题,从新工业革命、再工业化和产业变革的新视角,给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定位、基本思路和行动建议,不仅具有“弯道取直”升级赶超的新高度、新思路和新策略,而且行动建议上具有一系列新的对策措施。这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Daniel B.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M].New York:Harper Colophon Books,1974.

[2]Wright H,James D.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post-industrialism [J].Contemporary Sociology,1978,7(3):270-273.

[3]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阶段、特征与前景 [J].经济与管理,2013,27(7):5-11

[4]Yannis V.Model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industrial to the informational revolution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0,22(3):399-416.

[5]迟福林.转型抉择:2020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9]辽宁省统计局.2014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15-02-28].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502/28/t20150228_4680949.shtml.

[10]浙江省统计局.201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16-03-09].http://www.zj.stats.gov.cn/tjgb/gmjjshfzgb/201502/t20150227_153394.html.

[11]山东省统计局.2014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15-02-27].http://xxgk.stats-sd.gov.cn/xxgk/jcms_files/jcms1/web1/site/art/2015/3/2/art_34_7647.html.

[12]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2014年中国(全口径)装备制造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报告 [EB/OL].[2016-01-11].http://www.cinn.cn/zbzz/351622.shtml.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iaon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ZHANG Qing-shan, LIU Li-na, LIU Cheng-hao, XU Wei

(School of Manage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Abstrac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first pillar industry in Liaoning,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one third of the industrial output of the Province. With the coming of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Liaon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Liaoning are prompted. Based on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background of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the trend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are analyzed. And the basic thought threads and target orienta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are proposed. The proposals for actio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are offered, i.e.,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subject of the key common technologies; cultivating the enterprise groups of high-e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optimizing the layout space of industry; speeding up the informationization and greening of industries, and reinforcing the basi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ntegration; deepening the policy adjustment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increasing the support fo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Key words: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中图分类号: F 12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0823(2016)02-0104-08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6.02.02

作者简介: 张青山(1957-),男,吉林蛟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产系统构造及运行管理、动态联盟与虚拟企业管理、评价技术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 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F13-315-5-29)。

收稿日期: 2016-02-11

(责任编辑:吉海涛)

*本文已于2016-03-23 15∶24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60323.152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