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策略和路径*

李满春

(中共辽宁省委 讲师团, 沈阳 110006)

摘 要:针对经济新常态,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产业乃至经济发展中对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作用,重点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化+生产性和生活性制造业(服务业)、文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文化+城市化(城镇化)、文化+旅游、文化+特色农业、文化+体育产业、文化+金融、文化+中医药八种“文化+”产业方向。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的反映、规律的把握、实践的引领,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母体效应”。致力于对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宏观战略和政策进行梳理和传播,在拔尖人才、顶层设计、科技创新、投融资四个要素的支撑下,必将更好地释放相关政策的红利,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 键 词:文化创意; 文化产业; 文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给侧面对需求侧可持续解决“有没有”“好不好”“灵不灵”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对推进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符合实际、符合规律的新任务、新要求,实际上也是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的黄金机遇。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自身发展要调结构、转方式,还要以科学的发展助力整个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不仅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握紧握好,还要让硬实力和软实力融为一体。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正当其时、时不我待,一定要放在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与微观政策中,把党的大政方针作为统筹历史现实、国内国际、事业产业的“方向盘”,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契机,发挥政策在产业发展中的“母体效应”,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两分法”为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在不断加深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中,加深了对包括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在内的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党的十六大在“两个文明建设”基础上,突出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构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加突出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强调要在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党中央明确提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分法”战略思路,为深化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道路[1]

党的十六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了一大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成为合格的独立市场主体,激发了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一批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积极作用日益发挥;推动文化与科技、商贸、旅游、金融等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业态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持续加大财税、金融、工商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政策环境,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突出的标志是,应运而生一大批文化企业,中宣部把评比文化企业30强作为制度性安排,成为激励文化市场主体做强做大做优的有力杠杆。以深圳文博会为代表的一些文化交流和贸易平台,从“盆景”状态蔚成壮丽“景观”;造就了一批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研究人员和智库类的研究机构;一大批高等院校开设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涌现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这一目前中国第一大专业门户网站,为业界提供一系列重要资讯,搭建政府、高校、企业相互沟通协作的桥梁;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发挥了方向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截止到2013年4月,我国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9.8万家,其中经营性企业法人60.7万家,公益性事业法人(包括社团、基金会)9.1万家。2004年我国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 440亿元,占GDP的2.15%,到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 351亿元,占GDP的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 081亿元,突破2万亿,比上年增加2 010亿元,同比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具备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根基和势头,保持了高速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文化纳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把文化上升到软实力的高度,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以高起点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为动力和保障,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为牵引,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和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为着力点,以依托高新技术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为增长点,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新的突破口,进一步确定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针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3]。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4]

党的十八大把文化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更加明确地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针对性地对发展提出了速度要求。针对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强调了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明确提出了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发展目标[5]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措施更加深化、实化、细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把文化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系列包括文化产业发展在内的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历史新高度、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提出了“四个讲清楚”的明确要求,这个“讲”的内涵和外延是,既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也要把用文化产业形态“讲”纳入其中。文化创意产业要能够完成“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重担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文化作为“六个紧紧围绕”重大战略目标和举措之一,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针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理顺党政部门与其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等发展方向[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等,把文化经济政策提升到法律层面去推进,纳入依法治国范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11个“国字号”目标,重申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这一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标志性目标,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构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特别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7]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双轮驱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为引领,重点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文化业态创新。特别是提出要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突出地把创意聚焦在文化领域[8]

三、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纳入党中央、国务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大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一步纳入和凸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战略大格局中。刚刚实施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9]中,把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界定为“新型、高端服务业”,明确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特征是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发展的意义是,有利于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有利于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多元的重要性。《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显著提升,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融合发展城市、集聚区和新型城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上升,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明显提高,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依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确定的重点任务方向和政策取向,吸纳相关专家等研究成果,概括出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强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

(1) 文化+生产性和生活性制造业(服务业)。制造强国和文化强国相向而行,互相支撑、互为标志、相得益彰。国家确定支持面向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推动工业设计由中低端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把文化创意领域进一步拓宽,要求把创意文化消费服务的形态重点确定为生活日用品、礼仪休闲用品、家用电器、服装服饰、家居用品、数字产品、食品、文化体育用品等消费品,通过创新创造,增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或者文化含量大的工业产品的多样化供给,引导和实现消费升级。

(2) 文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深入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是国家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大战略,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强劲动力。主要内涵是,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支持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支撑文化内容、装备、材料、工艺、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文化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重点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促进动漫游戏等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提高数字版权集约水平,推进数字电视终端制造业和数字家庭产业与内容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数字绿色印刷发展。金元浦先生基于数字技术与文化融合,提出了前沿性的十大创意产业形态,即网红与网红经济,视频与直播,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弹幕与B站,输入标题,网剧与网络大电影,文化众筹众包、艺术众筹众包,跨境电商与世界电商贸易平台(阿里巴巴),微信公众号、手机栏目以及企业运营、商业模式,走出去国际文创投资[10]

(3) 文化+城市化(城镇化)。在推进文明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的建设中,要进一步秉持以人为本、安全集约、生态环保、传承创新的理念,在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和装饰设计等方面,加大文化创意和设计力度,通过提升文化品位优化城市或城镇功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规划为先导,以特色小镇建设为着力点,以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幸福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进一步把文化创意、文化品位作为城镇化内核,通过文化把五大发展理念贯通起来,这是“文化+”的重要契机,是文化创意产业大有作为的重要领域。

(4) 文化+旅游。推进文化与旅游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发展。适应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坚持健康、文明、安全、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通过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通过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重点开发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建设文化旅游精品。加快智慧旅游发展,鼓励发展积极健康的特色旅游餐饮和主题酒店等。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11]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国民人均出游2.98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目前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全民旅游时代正悄然来临。同时,人们对旅游品质、旅游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在我国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建景点、景区、饭店、宾馆。然而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和个性化旅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如今的中国,随着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旅游正越来越成为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未来3年,全国将建设600个全域旅游区,文化企业能不能“打扫好房间再请客”是一个重要课题。

(5) 文化+特色农业。当前,从国际态势看,农业已经进入“接二连三”的发展阶段。日本学者提出第六产业概念,缘起于一产、二产、三产的一、二、三相加、相乘都等于六,实际上是提出一个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取向和态势。推进文化与农业等的融合发展,旅游不可或缺,应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和场所的创意和设计,推进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注重品牌建设,培育一批旅游休闲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开拓农村吃住行游购娱的新模式。

(6) 文化+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鼓励发展体育服务组织,推动与体育赛事相关版权的开发与保护,加强体育产品品牌建设,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品,促进体育衍生品创意和设计开发的产生等。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12]印发实施,文件提出“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等目标,明确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大力促进体育服务贸易、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六项重点任务。具体的产业业态是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发展体育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媒介、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范周先生就文化与体育融合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13]他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发展体育产业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具体产业形态,认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蕴藏了巨大商机。

(7) 文化+金融。这本身既是文化创意产业业态,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保障,还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标志。要创新理念、体制机制和服务项目,推进文化金融发展。要建立完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包括专业机构、权威评估、政策支持、操作程序等内容。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运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力度。确定文化金融的新的融资品种,进一步完善无形资产和收益权抵(质)押权登记公示制度,有条件的银行可以开展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抵(质)押贷款等业务。积极探索金融机构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项目提供贷款的途径,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切实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设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

(8) 文化+中医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但与日本、韩国相比,在国际市场份额还有限。要进一步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4]。文件指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等,其中强调了产业化问题。“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强调“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专门提出“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从发展趋势看,国家将把中医药文化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产业融合,这在国内外的市场都是巨大的,必将涌现一大批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涌现一大批知名品牌和企业,这些新兴市场主体必将成功地走向海外。

四、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的相关性和分界线

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产生的。1997年,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工党内阁提出并推动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概念正式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从英国发展实际看,创意产业、“创意英国”为产业转移、城市品质提升、经济发展等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美国学者20世纪90年代就呼吁,“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从另外的视角证明,创意产业实际上是创意经济,其出发点是缘起于经济的。但创意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是创造力、创新力,与文化息息相关,甚至有人认为创意产业核心就是文化创意产业,这从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创意经济的本质。从目前发展态势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创意经济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布局和重要体现。我国适应全球发展大趋势,着力发展创意产业和新一轮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体验经济、体验产业以及由此衍生的娱乐休闲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态势,其恰恰是创意经济的肥沃土壤和市场。

文化产业作为术语产生于20世纪初。我国关注文化产业,入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当时主要是应对境外文化资本、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中,文化被明确划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相关的,规范使用的概念有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意文化产业。与我国文化产业相对应的国家或地区级的概念是,英国、韩国称文化创意产业,美国称版权产业,日本称内容产业,其他有些欧洲国家也称文化产业,香港、台湾地区称文化创意产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一分类实施8年后进行了修订。《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与2004年分类相比,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进一步完善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上)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外延上)作出解释;二是由于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取得新突破,文化业态不断融合,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取消了核心层、相关层、外围层三个层次的划分,用更精准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四个方面”来替代“三个层次”,并把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10个大类;三是增加了文化创意、文化新业态、软件设计服务、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的生产等内容和部分行业小类,删除旅行社、休闲健身娱乐活动、教学用模型及教具制造、其他文教办公用品制造、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和彩票活动等。特别要强调的是,其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分类首次被提出。事实上,北京是内地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城市。2006年12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即《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北京是继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地区发布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后,第三个发布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的城市,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提出的文化产业内涵是一致的。上海采用的大多是文化创意产业概念。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分大概念、中概念、小概念。大概念就是约等于创意产业,但突出了文化创意在创意设计中的核心作用。中概念等于文化产业,但还是突出了创意、创造、创新的色彩。小概念就是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类别,将创意与设计并列,突出了文化创意产业是需要单独强调、自成体系的文化产业形态,蕴含了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高级形态,具有引领性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小概念。金元浦先生在《文化创意产业四题——关于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中指出,“文化创意作为新兴文化产业,更是具有空前强劲的活力和巨大潜力,直接催生了当前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产业,如动漫游戏、互联网经济、数字设计、电子(数字)商务、网络电视、手机电影、手机音乐、手机报刊、手机阅读、手机娱乐等[15]。同时,文化创意对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推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变革、提升,是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及“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创意文化产业”,其着力点是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趋势,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动力,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运用“文化+”的理念和思路,强调创意要聚焦文化产业,创造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切实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深度激活文化产业存量,加快扩大文化产业增量。

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把握好拔尖人才、顶层设计、科技创新、投融资四个支撑点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把握和运用好四个支撑点,就是“四个第一”。

(1) 拔尖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培养、造就和吸引、掌控一批拔尖人才,包括高端创意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经营人才、投融资人才等。2010年8月,文化部制定实施《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这是我国文化系统第一部人才发展规划。但这一规划应该进一步由“部门规划”升格为“国家规划”,这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顶层设计是“第一需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交叉性,需要若干能吃透“上头”和“下头”的高端智库。要按照“四位一体”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根据全国各地区的实际,进行系统的谋划。在文化事业方面,优先扶持落后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采取错位发展的扶强战略。按照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统筹布局、优化结构,面向世界、打造品牌的要求,坚决避免同质化,避免小、散、弱,务实地建设“国家队”“地方队”,形成阶梯式发展模式,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3)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要双轮驱动,这是创新驱动战略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具体化。《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奠定了具体化的政策根基。其中特别强调围绕演艺、工艺美术、新闻出版全产业链,包括重点开展广播电视网升级换代及新技术的推广,着力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16]。当前已经进入了创意为王、内容为王、软件为王的时代,正如金元浦先生指出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信息产业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产业,而是信息技术产业与内容文化产业的高端融合。同样,文化产业只有与信息产业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内容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内容信息化,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才能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 投融资是“第一瓶颈”。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国务院以及相关部门制定了涉及税种较全的优惠扶持政策,从当前和长远看,要进一步加大投融资力度,从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上作出制度性安排。这一瓶颈的突破还与文化创意项目评估息息相关。要建立权威的无形资产、文化创意项目评估机构,为投融资解决好前置性问题。要充分考虑文化企业特点,创新体制机制,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和项目。鼓励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除主板市场上市、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之外,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文化企业可“借壳上市”“捆绑上市”等。这些方面已有不少成功实践,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把成功实践上升为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厘清政策界限,列好负面清单,鼓励外商在更广阔的领域投资兴办文化企业。要用好“特殊股”管理办法,利用好国际资本和社会资本,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合作。要抓住“一带一路”契机,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要更多、更好、更快地走出国门。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08-08-01].http://www.gov.cn/test/2008-08/01/content_1061490_7.htm.

[2]人民网.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07-10-25].http://cpc.people.com.cn/GB/104019/104099/6429414.html.

[3]新华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EB/OL].[2011-10-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

[4]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EB/OL].[2010-10-2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27/c_12708501.htm.

[5]新华社.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12-11-18].http://www.seac.gov.cn/art/2012/11/18/art_757_170858.html.

[6]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EB/OL].[2013-11-16].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11/16/nw.D110000renmrb_20131116_2-01.htm.

[7]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EB/OL].[2014-10-29].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4-10/29/nw.D110000renmrb_20141029_2-01.htm.

[8]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EB/OL].[2016-03-18].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392/c4676365/content.html.

[9]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 [EB/OL].[2014-02-26].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YpS-mq62PybeGPvTqgGRDrYNbDz8091JI8WEspOq_i95z1TSL0E6KE4kiSV-rErptvWv_aZ_y6Vlo7HXk6Zq.

[10]金元浦.金融驱动下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新形态 [EB/OL].[2016-06-09].http://toutiao.com/i6297712219589181953/.

[11]星岛环球网.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 [EB/OL].[2016-05-2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20/20/16537583_560801153.shtml.

[1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 [J].环球体育市场,2010(2):40-41.

[13]范周.文化与体育融合,创意与力量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EB/OL].[2016-06-09].http://sanwen8.cn/p/1afW31H.html.

[14]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 [EB/OL].[2016-02-26].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26/content_504.6678.htm.

[15]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四题:关于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 [J].求是,2012(11):53-55.

[16]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国科发高〔2012〕759号) [EB/OL].[2012-08-31].http://cn.chinagate.cn/tech/2012-08/31/content_26394885.htm.

(责任编辑:吉海涛)

Strategies, policies and paths of development of culturally creative industry

LI Man-chun

(Lecturer Group, CPC Liaoning Provincial Committee, Shenyang 110006, China)

Abstract:Pertaining to the New Economic Normal, the culturally creative industry is stressed in the critical role of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pattern trans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s well as cultural industry. Eight types of “culture+” industry orientations are highligh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ly creative industry, i. e., culture+production and livelihood manufacture, culture+high-tech such as internet, culture+urbanization, culture+urbanization (local urbanization), culture+tourism, culture+distinctive agriculture, culture+sports industry, culture+finance, and culture+Chinese medicine. The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re the responses of the trends, grasp of the regularities, and the leadership of the practi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ly creative industry, which have “maternal effec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ly creative industry. Efforts are committed to combing through and disseminating the macroscopic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of developing culturally creative industry of China. The relevant policy dividends will be better released and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culturally creative industry will be materialized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four components of top-notch talents, top-level desig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finance and investment.

Key words:cultural creativity; cultural industry; cultural plus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李满春(1963-),男,辽宁盖州人,中共辽宁省委讲师团团长,主要从事党建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专题论坛创意文化产业:检视·发掘·聚力】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6.04.01

中图分类号:G 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16)04-0289-07

*本文已于2016-07-12 14∶50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60712.145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