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实务】

创新2.0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研究*

邹 华, 王诗琪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摘 要:创新2.0是科学、管理和技术共同创新的时代,催生了制造业新的创新形态和需求。以增长极理论、点轴发展理论以及网络式发展理论为基础,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进行现状分析和问题剖析,最终提出联姻民营创新孵化器、搭建双创平台、构建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吸纳高端人才等对策措施,对激发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创新2.0; 高新技术产业带; 创新能力; 增长极; 点轴发展; 网络式发展

创新2.0是一种以用户为本、致力于产生应用价值的知识社会形态下的创新模式。在这一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从0到1的垂直进步,显得尤为重要。与创新2.0共生共倚的国内外新战略包括:德国提出“工业4.0”,支持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的研发与创新;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推动以人的智慧决策为目标的美国第三次产业革命;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以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转型和升级。

从学术研究方面看,郑垂勇等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区划模型研究了其高新技术产业带状发展,提出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涵盖范围[1]。王晓梅最早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中心城市、城镇网络、空间梯度、联系通道和经济腹地五大要素通过集聚、关联和扩散相互协调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2]。李寿德对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研究较为深入,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带不属于具体的经济类型[3],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本质表现在其集聚性和辐射性[4-5]。刘敏等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政府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能,认为政府应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制度创新和市场体系的建设[6-7]。王彩萍对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结构特征、影响要素以及发展策略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观点是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完善服务体系及金融体系,并且注重人才的吸收和培养[8]。陆大道首先提出“点—轴”系统,即以各级聚集了大部分经济要素的城市为点,以点与点之间形成的各种联系通道为轴,通过点轴形式向周围渐进扩散[9]。赵丹等研究了市域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空间结构,比如大连的“点轴”空间布局的建设[10]。赵晶媛研究了沿高速公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两端城市联动创新的空间布局[11]

一、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理论

高新技术产业带是以在地理位置上相邻或相近的、科技及经济实力突出的、拥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各类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以快速通道为纽带,在经济、技术、资源等各个方面进行流动、集聚与扩散从而形成的经济密集发展的区域。这种带状经济大多是由于多种突出条件自然发展起来的,各个经济主体和板块间并无明晰的边界,其功能主要是资源共享、机制联动、管理协作、研发迅捷等[12]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源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要素聚集、创新驱动、梯度扩散,其递进过程如图1所示。但是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速度有所不同,因此并不是每个高新技术产业带都发展成熟,也可能会处于递进过程中的某一发展状态。

图1 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过程

(1) 增长极状态。这一理论是阐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首先被称为增长极的是因为产业聚集而具有经济增长能力的中心城市或产业园区,这一级增长极具有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使其吸收周边的各类资源,后者逐步向周围区域扩散,进而形成递进的次级或三级增长极。通常情况下,极化效应发生在产业经济发展初期,在高新区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主导作用,扩散效应则发生在产业经济发展的中后期,对高新区向高新带的演变起加速作用。我国处于该发展状态的典型代表是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

(2) 点轴状态。这是增长极与生长轴相结合而产生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理论,“点”指各级中心城市,“轴”指交通干线[12]。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在一定的区域开发中,“点”与“点”之间会通过基础联系通道形成生长轴,“点”上的经济要素会通过“轴”进行扩散,进而使“轴”对周边地区产生集聚和扩散功能[9]。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就是以“点—轴”状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3) 网络式状态。这是点轴状态的发展与深化理论,点轴状态逐步发展成为点轴聚集区而成为更大的“极点”,通过极化和扩散功能的不断作用,多个点轴聚集区汇聚成为网络体系,最后这个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成为新的增长极向周围进行扩散[9]。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是发展最早、较为成熟的网络式发展经济状态,只是网络上各个结点的高新技术发展并不均衡。

二、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现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多聚集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达到140多个,逐步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达到10多条,其中比较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本文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进行现状分析。

1.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位于西北地区的陕西省,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推动力,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该地区在全国的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上具有领先优势。如图2所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以西安为增长极,通过陇海铁路和宝潼高速公路形成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区,同时向两侧辐射,辐射方向涉及榆林、延安、陇南、汉中、安康等,形成了近似扇形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图2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状态

2014年,该高新技术产业带内专利申请量达到68 879件,专利授予量是29 959件,科研经费投入量达到68 270万元。其中,西安高新区拥有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和技术中心200多个,专利申请量超过3万件,是全国西部地区环境最好的CBD之一;渭南高新区创造经营总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4%,且全国第一个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器和创投基金等都在该区产生;宝鸡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1家,获得政府科技资金资助9 070万元;咸阳高新区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高达589.9亿元,增长16.3%;杨凌农业示范区共引进106家技术创业团队,技术创业团队累计达到316家。

2. 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

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位于辽宁省,由沈阳、大连、辽阳、鞍山和营口五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成。该产业带以沈阳和大连为两核进行驱动发展,以沈大高速公路为途径影响其周边的城镇,与辽阳、营口和鞍山进行科技、资源和产品的交流与扩散,在高速公路两侧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如图3所示。这一产业带关键是以沈阳和大连共同成为一级增长极,通过高速公路呈现典型的点轴发展状态。

图3 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状态

2014年,该高新技术产业带内专利申请数量达到30 115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人员9.88万人,高新技术企业1 021家,沈阳、大连依然是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两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总和达到833家。虽然辽阳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只占到大连的1/5,但是营业收入位列全省第三。

3.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位于广东省,是国内高新技术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包括中山火炬、广州、珠海、深圳、佛山、惠州仲恺、东莞松山湖、肇庆和江门九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密集型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其东岸,技术密集型产业带集中在其西岸,沿海则是生态环保型重化产业带,三带共同组成了三角形的产业空间发展网络,如图4所示。

图4 2012年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状态

注: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选取2012年珠三角各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201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专利申请量达到290 880件,专利授予量187 818件,R&D活动人员达到500 920人,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12 911 934 万元。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深圳、广州是龙头集团,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充当主力集团,江门、肇庆是潜力集团。其中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最高,占整个珠三角产值的1/3以上,肇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最低,两者相差20倍。可见,珠三角九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三、创新2.0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同质化。横向比较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带在自主创新方面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大多数的核心技术以引进吸收为主,目前面临着在工业4.0环境下提出的智能产品制造的巨大挑战。纵向比较看,多数高新园区为了追求产业的高度化,盲目地模仿建设,未能真正体现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产业创新和差异化发展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包括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管理模式单一、软硬件设施发展不平衡、科技企业孵化器助力不足等。创新2.0关注以人为本的用户创新,只有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科技、管理和制度创新,才能赢得市场。

(2)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滞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虽然较为迅速,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因为企业规模、技术力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很难获得融资渠道,即使发展潜力非常好的中小企业,也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而无法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与大企业实力存在差异并缺少交流和共享,再加上资金的约束,这些最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不仅不能与跨国公司相比,更不能与大企业相提并论。创新2.0是大众创新的时代,各类型企业的创新活跃度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其中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尤其重要。

(3)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带内的科研机构较多,每年专利申请量及审批量都较高,但是这些科技成果往往很难或不能转化为终端产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创新要素互动合作力度不够,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角色未定义清楚且追求的利益目标不同,许多创新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缺乏联系、合作与交流,高校和科研院所难以参与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创新2.0时代,将产学研扩展为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要素增多,但上述问题导致各方合作力度不够,较难形成关联度密切的众创空间。

(4) 顶级科技人才的缺乏与流失。创新2.0时代是以人为本的创新时代,要求终端产品的实现更加面向用户价值,同样,终端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也是从人出发。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其发展对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我国恰恰是顶级科技人才的缺乏与流失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其次是国外待遇与环境的吸引。德国、美国等引领着工业创新,也吸引着较多的顶级科技人才,我国潜在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的科技人才每年大量流失,从而限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创新2.0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对策

(1) 联姻民营创新孵化器。随着创新2.0时代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风生水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不断增多与壮大,各大高新技术产业带纷纷出现了较多的民营创新孵化器,这些民营孵化器在投资机制方面更具有优势,弥补了传统孵化器存在的诸多不足。因此,产业带上的国有创新孵化器可与民营创新孵化器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创造全新的符合产业带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的科技孵化模式,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创新能力。

(2) 完善科技创新交流平台,搭建高新技术产业“双创”平台。创新2.0时代促进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形成了“互联网+”这一新形态,高新技术产业带内的各类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工具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融合,使高新技术产业带各个产业园区之间的资源得到共享,中小企业可在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构建双创基地,提供众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的发展,从而使更多的创新成果走上转化之路。同时,大企业辅助中小企业进行发展,形成合力共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

(3) 积极探索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创新2.0时代,积极探索产业带上的企业2.0与政府2.0,不仅是要主张政用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合作,更要明晰在产业带上的每个互动要素应当承担的角色。政府应成为服务的主体,积极出台政策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中小微企业与龙头企业的互助协同合作,研究机构应紧密联系用户与企业,保证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4) 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吸收。人是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主体,育人、用人和留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关键。创新2.0时代是知识高度聚集的时代,因此对高科技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育人需要政府牵头,促进产业带上的企业与高校合作,如果条件成熟,企业可投资成立高校,专门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用人需要企业辨析哪些人能久留且具有一定的科技研究水平,留人则需要企业与政府合作,企业内部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持续创新。

参考文献:

[1]郑垂勇,葛久研,唐凤泉.高新技术产业带区划理论模型研究 [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20-23.

[2]王晓梅.浅析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机理及功能效益 [J].软科学,1997(2):58-60.

[3]李寿德,张春莹.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基本理论探讨 [J].中国科技论坛,2002(1):11-15.

[4]李寿德.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性质、类型与时空演化机理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0):28-32.

[5]李寿德.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组织、功能与本质问题探析 [J].科研管理,2002(1):36-41.

[6]刘敏,杨快英.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特征与定位 [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50-51.

[7]刘敏,杨快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分析 [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75.

[8]王彩萍.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分析 [J].东方企业文化,2011(8):284-285.

[9]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 [J].地理学报,2001(2):127-135.

[10]赵丹,张海清.市域范围高新技术产业带“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 [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8):281-283.

[11]赵晶媛.沿高速公路形成高技术产业带的理论分析及两端城市的联动发展 [J].中国科技论坛,2007(12):97-101.

[12]李丹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机理及空间布局研究 [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吉海涛)

Development study on hi-tech industry belt under Innovation 2.0 era

ZOU Hua, WANG Shi-qi

(School of Manage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Abstract:Innovation 2.0 is an era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mong scienc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It has spawned new innovation form and demand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ree typical hi-tech industry belts are expounded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growth pole, point-axis growth, and network growth.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such as allying private innovation incubator, establish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exploring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among government, user, producer,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and absorbing high-tech talents, and so on.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innovation vitality of hi-tech industry belts.

Key words:Innovation 2.0; hi-tech industry belt; innovation vitality; growth pole; point-axis growth; network growth

收稿日期:2016-06-28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资助项目(2013401028);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2017lslktyb-132);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F16-233-5-13)。

作者简介:邹 华(1968-),女,吉林省松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技管理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14∶59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61010.1459.026.html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6.05.08

中图分类号:F 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16)05-04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