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城融合全面提升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质量*

徐春祥

(沈阳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沈阳 110159)

摘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产城融合,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加快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遏制全省经济进一步下滑的重要举措。从城镇化、产业、人三个层面分析辽宁省产城融合发展现状,深入剖析辽宁省产城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导出产城融合拉动辽宁经济增长的效应,提出加快产城融合、全面提高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产业同质化;协同发展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以城镇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镇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从而达到城镇、产业、人三者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镇发展要有产业支撑,才能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镇为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产城融合有利于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集聚;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口,规避盲目城镇化带来的空城现象;有利于构建城镇产业生态体系,提高产业自我更新能力;有利于城镇化有序推进,提升城镇化质量。

一、辽宁省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全省新型城镇化目标开展工作,城镇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城融合、产城互促、产城一体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

1.城市群协同发展,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以辽宁中部城市群、沿海城镇带和沈大城镇轴(一群、一带、一轴)为主线的辽宁城镇群建设,带动了区域内新区、县城、重点镇和特色镇发展,城镇群内部得到初步整合,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和建设统筹推进,产业支撑和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强化,新区(新城)发展效率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以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生态网络为依托的结构优化、科学协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1) 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围绕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核心,沈本、沈铁、沈辽鞍营、沈阜同城化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群和新型工业化先导示范区正在加速形成[1-5]。目前,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在空间布局、产业衔接、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城际连接带建设等方面协同效应不断增强。

(2) 沿海城镇带初步形成。沿海城镇带战略正得到积极落实,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有序推进。以大连为核心,以大连—营口—盘锦为主轴,以丹东、锦葫两市区为两翼,以节点城市和口岸城市为突破口,金普新区及一批重点园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3) 沈大城镇轴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沈阳和大连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正在有效发挥,一方面促进了沈大城镇轴与哈大齐城市群、长吉城市群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辽宁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使沈大城镇轴成为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挥着在东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6-8]

(4)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辽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设施配套水平逐年提高。城镇交通、通信、电力、燃气、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城乡水资源、土地资源、农业基础、生态环境等支撑条件基本能够满足城镇化发展需要,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1)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8.8∶54.1∶37.1调整到2015年的8.3∶46.6∶45.1。十二五期间,农业与工业比重分别下降了0.5个百分点和7.5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提高了8个百分点,结构日趋合理。

(2) 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国企比重下降,民企比重上升。2002年,辽宁省国有经济比重一度高达64.5%。2015年,辽宁民营经济投资12 946.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3.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3 803.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1.56%,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9-10]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一是辽宁工业生产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比重下降。二是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一高两新)三个产业依靠原有优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产值之和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82%,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在辽宁各行业增速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却实现了逆势增长,说明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有所提高。

(4) 服务业总体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辽宁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6 849.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2 976.8亿元,年均增速达17.87%,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服务业完成地方税收占辽宁地方税收的65%,新增就业约60%来自服务业[11-13]

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 城镇常住人口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据推算,截至2015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4 38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 951.5万人,占67.35%;农村人口1 430.9万人,占32.65%。城镇常住人口由1993年的2 071.1万人上升到2015年的2 951.5万人,平均每年新增40万人,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2)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逐步缩小。2011年,辽宁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0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1.2%,两者相差12.85个百分点。2012年,这一差距甚至扩大到了14.15个百分点[14]。2015年,辽宁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3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7.3%,两者差距缩小到10.05个百分点,说明城镇化质量有所提高。

(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辽宁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46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297.5元。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 12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057元,年均分别增长10.41%和9.0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

二、当前辽宁省产城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辽宁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攀升,产业结构得到较大改善,产城融合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应当看到,全省在推进产城融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城镇化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个别地市的城镇化与产业发展规划不切实际

各地市虽然编制了相应的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规划,但一些规划贪大求全,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也没有和辽宁省整体规划形成对接。目前辽宁在建的新城新区中,出现大中小城市全面扩张、产业功能紊乱的严重局面。缺乏全省统一指导下的城镇和产业规划,必然导致产业、人口、空间的逻辑错配与混乱。

2.城镇化建设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目前辽宁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都是大城市的缩小版,缺乏特色。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遭到破坏。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

3.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城市群建设的最大难题是城市之间产业的布局与协调。当前辽宁省产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产业缺乏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规模偏小;营商环境不佳;投资率高但投资效率低;传统产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比重低;重“重工业”轻“轻工业”等。其中,园区的功能定位、产业方向和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突出,主导产业集中于少数几个产业。产业同质化直接导致产能过剩、低价竞争、合作缺失等问题。

4.户籍人口城镇化存在较大压力

数据显示,2015年,辽宁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3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7.3%,两者相差逾10个百分点。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65%。换言之,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每年要提高0.93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平均每年要提高1.54个百分点,可见辽宁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压力仍较大。

5.“城市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一是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导致的后果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造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远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假象,并进一步增加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二是部分地区出现过度城镇化迹象。研究发现,辽西北地区城镇化综合指数高于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说明这一地区已出现过度城镇化迹象。三是城镇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占地过多,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弱。四是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市病”问题的实质是城镇化质量不高,本质是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失衡。

6.产业空心化现象突出

目前辽宁省的城镇化总体处于过度城镇化状态,即同期城镇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这一方面造成失业率偏高,另一方面,城镇化超前发展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的投资挤出效应,集中表现为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减缓,用于工业发展的资本在高利润率的指挥棒指挥下,纷纷转向房地产等领域,从而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

三、产城融合拉动辽宁省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1.城镇人口增加对辽宁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效应

研究发现,每增加1个户籍城镇人口,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至少需要1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GDP增加2.4元。

(1)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5年,辽宁省户籍总人口4 270.8万,其中城镇户籍人口2 447.17万,占57.3%。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65%,即十三五期间,将有329万人从农村户籍转为城镇户籍。329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带动各类新建基础设施投资3 290亿元,平均每年新增投资658亿元,能有效消化全省钢铁、水泥、管道等领域的过剩产能,每年带动GDP增加约1 580亿元,按当前地区生产总值,对稳增长的贡献率可达5.5%。

(2) 棚户区改造方面。按全省城镇化发展目标,到2020年,将完成300万人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300万棚改人口涉及的改造面积约9 000万m2,可带动中央及省市县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 000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每年投入资金400亿元,将主要投向建筑、设计、建材等领域,可带动GDP增加960亿元,对稳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3%。

(3) 现有公共设施改造方面。省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改造城市老旧小区、管网、道路等设施,投资标准为每城镇常住人口每年约0.5万元。十三五期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从2015年的约2 951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约3 151万人,200万新增人口城镇化每年带动投资约100亿元,将主要流向施工、建材、物流、装备制造等领域,可带动GDP增加240亿元,对稳增长的贡献率约为0.83%。

综上,辽宁省在十三五期间按照预期目标扎实推进城镇化进程,每年约可拉动投资1 158亿元,带动GDP增加约2 780亿元,平均每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63%。

2.城镇化率提高对辽宁服务业发展的拉动效应

研究发现,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带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0.77个百分点。由此估算,辽宁省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城镇化能带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3.58个百分点,按当前的服务业增加值测算,每年增加近100亿元。

四、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对去产能、去库存,实现全省经济增长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推进产城融合,科学制定城镇发展规划,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完善产业发展结构布局,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加快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遏制全省经济继续下滑的重要举措。

1.把推进产城融合作为全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支撑

新型城镇化是辽宁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全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关系到十三五时期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也是辽宁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要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把推进产城融合、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作为全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大战略支撑。

2.科学制定城镇规划

一是在新一轮城镇规划中,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与城镇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防止出现脱离产业发展实际的城镇规划。二是各个城镇先作产业规划,再作城镇空间规划,做到产业规划与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相结合,产业培育与内生发展动力培育相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相结合。三是各地市的产业和城镇规划要紧紧围绕全省的总体规划,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定位,不能相互矛盾。要根据中心城市和成员城市之间、成员城市与成员城市之间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的动态演化趋势,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之间的合理分工,从而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之间匹配良好的区域性产业体系,避免出现大中小城市全面扩张、产业功能紊乱的局面。

3.严格审批新城新区规划

一是要处理好产业园区与所依托的新城之间的关系,对缺乏产业支撑的新城新区扩张应加以限制。二是要控制增量,重点在优化存量、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三是对区域产业发展良好、生态承载力强的地区,可放宽设市标准,设置一批镇级市或撤县设区,以此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

4.进一步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1) 提升空间承载力。建立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体系和空间结构布局,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廊道建设,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2) 提升住房承载力。进一步提升住房品质,搞好小区环境,加强物业服务,提高居住质量。同时,加快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

(3) 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一是加快推进供水、供热、垃圾、污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二是建立城镇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运行经费保障及运行监管体系。三是科学发展热电联产,配套建设调峰锅炉,淘汰燃煤小锅炉,保证冬季供热质量。四是发挥绿化和水系建设对城镇环境的提升作用,增加城镇绿化和水系面积。

(4) 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一是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二是健全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三是扩大城镇公共活动空间,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5.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1) 加强县城建设。一是对重点县城应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增强其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二是制定财政转移支付、土地指标分配等优惠政策,支持县城发展。三是支持具备条件的县改市。四是选择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开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

(2) 加强重点镇和特色镇建设。一是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充分挖掘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二是优先发展重点镇和特色镇,增强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的能力。三是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改镇,缩小城镇化差距。四是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具有代表性的镇开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

(3) 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一是加快县城和重点镇的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地方优势产业,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农业“一县一业”、县域工业“百亿元产业集群”发展。二是鼓励大中城市部分产业向县镇梯度转移。三是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重点布局在县城和重点镇。四是发展服务业,为乡村旅游做好配套。

(4) 以城市群建设带动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一是县城和重点镇要依靠毗邻的大中城市,融入城市群,避免孤立发展。二是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产业结构相近的乡、镇合并,扶植大型城镇和新的经济中心。三是加强重点县镇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现代基础设施连接,创造县镇融入城市群的有利条件。

6.加快产业郊区布局,提升郊区城镇化速度

城镇化一般要经过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人口向城镇集中、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西方国家郊区城镇化的经验表明,郊区城镇化能够有效缓解原中心城区人员稠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和发展空间不足等“城市病”的压力。目前,辽宁省新型城镇化格局正在形成,总体来看,一方面人口在持续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郊区城镇化正在有序推进,应加快相关产业从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的步伐。

一是重点建设郊区基础条件较好、独立性较强、功能较完善的中心城镇,吸引中心城区人口、企业迁移到郊区。二是加快城郊之间城市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的超前性规划建设,形成良好的城郊空间结构布局,减轻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三是科学划定开发边界,防止郊区城镇化过程中建城区“摊大饼式”蔓延。

7.严格控制城镇居民迁往农村等逆城镇化行为

逆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现象,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镇化趋势越强。当前,农民进城落户意愿低在全国各地是一个普遍现象。据调查,辽宁省约有2/3农民有迁到城市居住的意愿,但不愿意迁入户口。逆城镇化一方面说明城乡差距在缩小、农村户口含金量提高;另一方面,逆城镇化客观上给辽宁省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一些困扰。破解逆城镇化难题,一是要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帮助农民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权”的财产性价值;二是要消除农民后顾之忧,让农民在和土地“脱钩”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进城落户意愿;三是要严格控制城镇居民到农村买房购地等逆城镇化行为。

8.防止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

郊区的快速发展往往会伴随着中心城市的衰退。随着人口、产业从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会变得单一,以服务大众为特点的商业、服务业会面临收入减少、效益下降的局面。因此,应未雨绸缪,通过积极调整中心城区功能结构和旧城改造等方法,构建城郊共同繁荣的城镇化格局。一是积极调整中心城区产业结构,使之成为第三产业的集聚核心。二是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旧城改造,在不断巩固中心城区区位优势的同时,积极改善环境质量,并注意对原城区传统历史风貌及文物古迹的保护。

9.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改变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小,服务业发展与重化工业发展不匹配的状况,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辽宁省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8.0∶50.2∶41.8调整为7.0∶46.0∶47.0的目标,使服务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

(1)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推进工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分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二是推动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发展。三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促进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四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和科技服务业。五是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与中介服务。六是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七是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商务咨询、售后服务和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

(2) 加快升级生活性服务业。紧紧围绕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积极创新服务产品,推进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一是升级发展商贸流通业。二是加快打造现代物流体系。三是稳定发展房地产业。四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五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0.加快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产城融合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二是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鼓励成立农村生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三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水平。四是鼓励农村土地向农业生产大户、农村生产合作社、农民协会、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逐步变农民为农业产业工人。

11.探索“产城一体、产城互促、产城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一是加快实施“一融两新”工程。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为核心,以加快新生中小城镇培育发展和新型城镇建设为重点,瞄准短板,加快突破,优化政策组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建立产业评估机制。产品有生命周期,一个产业也同样具有生命周期。应加大对辽宁省各地市主要产业园区不同产业实际运营情况的调研,科学分析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特征等,为产业的优化、整合、转型与升级提供借鉴。三是深入研究各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从中甄别出对其他产业有较强带动作用、贡献率高、影响程度大的产业,并加以政策扶持。四是实现“四集中”,即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探索出一条“产城一体、产城互促、产城融合”的互动发展之路,全面提升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求发.2016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 [N].辽宁日报,2016-01-26(1).

[2]辽宁日报.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N].辽宁日报,2016-03-23(3).

[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EB/OL].[2016-04-26].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4/26/c_1118744344_5.htm.

[4]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EB/OL].[2016-02-22].http://yshj.nen.com.cn/system/2016/02/22/018883241_02.shtml.

[5]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十三五”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方案 [EB/OL].[2015-08-14].http://www.zgzsyz.cn/News_Content.aspx?NewsID=10030071&MenuID=1050.

[6]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EB/OL].[2015-07-10].http://www.ln.gov.cn/zfxx/zfwj/szfwj/zfwj2011_106024/201507/t20150715_1738952.html.

[7]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因地制宜推进产城融合:辽宁省城市化的探索与实践 [J].辽宁经济,2014(1):15-19.

[8]马洪君,孙忠学,李飞,等.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辽宁“十三五”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J].辽宁经济,2015(8):20-21.

[9]徐依东.辽宁省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D].沈阳:辽宁大学,2015.

[10]付静.沈阳经济区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研究 [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5.

[11]郭叶波,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述评 [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2):39-45.

[12]谢呈阳,胡汉辉,周海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 [J].财经研究,2016(1):72-82.

[13]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 [J].经济研究参考,2013(31):3-32.

[14]徐春祥,韩召龙.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1):64-69.

(责任编辑:张 璐)

Speeding up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city and comprehensively increasing quality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XU Chun-xi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59, China)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celerat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of Liaoning to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actively and soundly, to 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city,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ontain the further decline of economy in Liaoning.The status quo of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city in Liaoning is analyz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urbanization, industry, and people.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city in Liaoning are analyzed in depth.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study, the effect is derived that the economic growth in Liaoning is pulled by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city,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s are proposed for speeding up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city and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city; new-type urbanization; industrial homogeneity; development in coordination

收稿日期:2016-08-16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咨政建言重点课题(2016lslzzzdian-06)。

作者简介:徐春祥(1967-),男,山东潍坊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亚太经济、区域一体化合作等方面的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09∶10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61129.0910.022.html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6.06.12

中图分类号:F 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16)06-05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