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论持久战》的认识论思想*

刘凌峰, 潘文秀

(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 110870)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一篇杰出的军事著作,也是一篇闪耀着认识论光芒的哲学著作。它创造性地运用哲学认识论原理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充分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解决了抗日战争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从具体理论入手,深入分析《论持久战》所阐述的哲学思想。《论持久战》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思想不仅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影响。

   毛泽东; 论持久战; 认识论; 主体能动性; 感性认识; 实事求是

中图分类号 A 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18)03-0274-04

收稿日期 2018-02-06

基金项目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6BKS005)。

作者简介 刘凌峰(1967-),男,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等方面的研究。

* 本文已于2018-05-17 15∶13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80517.0921.008.html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8.03.14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进行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论持久战》的发表,就是中国共产党为夺取抗战胜利在军事理论方面的重要发展。该文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原理与抗日战争中敌我双方矛盾具体现状结合起来,用以指导整个抗日战争,从而作出了具有科学意义的判断,并最终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论持久战》通过分析敌我双方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国际国内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回答,认为抗日战争是一场长时间的持久性的战争。因此,它既是一部军事著作,也是一部具有现代哲学意义的著作。

一、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原理

主体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论述在哲学界是众所周知的。他认为:从前的唯物主义仅对事物作抽象的直观,“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它让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能动性的实质是主体将现实状态改变成期望状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2]

《论持久战》比较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差异,如敌人武器先进我们武器落后、敌人退步我们进步、敌人寡助我们多助等,在面对抗日战争中敌我双方矛盾基本特点及其在战争进程中强弱优劣的互相转化过程中蕴含和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战争力量强弱优劣的互相转化和战争是否能够胜利,要靠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即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论持久战》在讲武器与人的关系时明确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3]469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提出:战争的胜负与否是由中日两国在军事设备、政治环境因素、经济能力、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国际援助等方面的条件决定的,然而战争的胜负不止由这些因素决定。“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3]478-501毛泽东首先认识到,在战争中要充分发挥军事指挥人员的自觉能动性作用。这句话更深层次的内涵就是,要想打败帝国主义,仅仅有经济支撑、政治认同和技术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发起人民战争,发挥全军和全国人民的自觉能动性,拿起自己的武器加入到抗日斗争的行列中,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浪潮之中,这样才能取得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论持久战》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提出问题,讲了“问题的起源”“问题的根据”。第二,分析问题,论证“为什么是持久战”“持久战的三个阶段”“犬牙交错的战争”“为永久和平而战”四个问题。第三,解决问题,“提出了战争采取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并且进行“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和“消耗战、歼灭战”,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毛泽东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都是从实际出发,具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如果将《论持久战》中的军事思想抽象为哲学思想,那么抗日战争就可以看作一个社会实践过程,中国是抗战的主体,日本是侵略的客体,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如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出要区分敌友,把区分主体与客体看作实践的首要问题那样,《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关注的也是主体的实践,所以首先区分了主体——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客体——帝国主义的日本。

《论持久战》先从主体的角度全面观察并分析这场战争。作为客体的日本其优势是拥有极强的经济实力、极强的军事实力和政治组织能力,劣势是国家面积小、人口少,因此缺乏人民群众的力量、物资消耗不足,禁不起长时间的战争消耗。而且日本的战争具有侵略性,难以得到国际上的支持。作为主体的中国在物力、财力和武器装备上都不如日本。但主客体之外的条件也可以纳入主体的认识范围,作为实践的某种客观条件:一是历史条件,中国虽然在物力财力方面都不如日本,但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数十年的革命传统和经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二是国际形势,中国的战争具有进步性和正义性,而日本的战争具有侵略性,因此中国会得到国际共产主义的广泛支持。

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客体及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相互约束下进行的实践。主体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实践,如在“能动性在战争中”一节毛泽东指出:一方面,要分胜负,需要发挥战争中自觉的主观能动性,“用我们的主观指导的能力”,战争指挥员可以导演出“很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另一方面,强调“客观条件的许可”“战争指挥员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4]。正是因为客观条件的制约,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将不会以阵地战为主要的作战方式,而将采取运动战和游击战相互配合的作战方式。正是因为客观条件的约束,使得主体的自觉能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毛泽东感叹道:“在这些战争形式中,战争的领导艺术和人的活跃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的机会,这又是我们不幸中的幸事啊!”[5]

三、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突出特点就是直接性。感性认识以事物的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论持久战》在第一部分指出:一方面,由于当时共产主义者对战争的宣传解释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战争这个客观事件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暴露其固有的性质,让人们无法看到战争的整个趋势和前途。所以,一些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说:“中国会灭亡,最后的胜利不属于中国。”也有一些速胜论者跑出来说:“中国很快就会取得胜利的,不需要白费力气。”这些人的观点都是比较片面的,只是从表面上预测抗日战争的趋势和前途,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理性认识处于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反映事物的本质内容,因而是深刻的。为了验证这两种说法的错误和片面,深刻认识抗日战争是持久的这样的一个“实事”,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深入分析了敌我双方的矛盾和具体战争过程,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比较了两国在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差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这场战争进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这个认识过程,使认识从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逐步深入为全面的本质的内部联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何谓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6]毛泽东在“求是”过程中探究的规律有三类:“第一类是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内在的客观规律,比如近代中国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等等。”[7]第二类是关于思维和认识运动客观规律的探究,如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即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运动的“两个飞跃”。第三类规律即关于人们实践的客规观律。在日本全面侵华这一生死攸关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阶级矛盾和团结谁、打击谁的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敌我双方在某些方面的矛盾,制定出正确和有效的抗战策略。由于当时的抗战状况,使党内一些同志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出现了“亡国论”和“速战论”之类的错误认识,所以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为了使事物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状态,这就必须根据事物自身在自然界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客观现象,把握事物的固有的规律。“求”就是用心探索、研究,“求”也是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内在要求。要想从抗日战争这个实践中得出具体的认识规律,最重要的就是“求”。规律只能通过事物的现象表现出来,是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因为它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一种本质的联系。只有用心去探索和研究才能发现规律,才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而探索的前提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根本途径就是将真实而丰富的感性材料连贯起来加以思索,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由此来实现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8]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和日本在抗战中存在的矛盾进行正确的分析,从实际出发推翻了党内存在的“亡国论”和“速战论”等错误观点,由此得出抗战是一场持久战、是一场犬牙交错的战争的结论。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法宝,也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五、《论持久战》认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了《铭记抗战历史,弘扬伟大精神》的讲话,强调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抗战精神,万众一心,使这种伟大精神变成我们进行社会改革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对政府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因此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前进道路上艰苦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现代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准确了解和把握,将使我们在改革道路上奋勇前进,永不停息。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要求;只有坚持科学的国情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各项改革和实践中去;只有科学分析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9]。“同时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只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路上稳步前进。”[7]

“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过程中,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10]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要使人民群众的力量能够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让人民群众献言献策,集思广益,使群众的智慧融合在一起,最后依靠全体人民的力量推动改革大踏步前进[11-12]

综上所述,要想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取得成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必须从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13]、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以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前进道路上的推动作用这三方面着手,由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2] 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9.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苏敏智.试论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唯物辩证思想 [J].集宁师专学报,2012(2):36-41.

[5] 李斌.《论持久战》中的辩证法探析 [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4-57.

[6] 张卫波.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传播与影响 [J].军事历史研究,2016(3):83-90.

[7] 梅祖寿,姜彦华.毛泽东《论持久战》的问题研究方法 [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6(4):16-20.

[8] 于冠华,潘静思.《论持久战》中的辩证唯物思想 [J].学术园地,2012(9):17-18.

[9] 胡振平.《论持久战》——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之作 [J].东岳论丛,2016(1):114-118.

[10]罗刚.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哲学思想探析 [J].未来英才,2015(5):11-12.

[11]辛延英,何珊.读毛泽东《论持久战》 [J].共产党员(河北),2015(20):30-31.

[12]房列明.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理论创新 [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7(4):15-20.

[13]陈彦超,丽娜,韩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探析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572-576.

On thoughts of epistemology of On the Protracted War

LIU Ling-feng, PAN Wen-xiu

(School of Marxism,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Abstract: On the Protracted War by Mao Zedong is an outstanding military work and a philosophical work that shines with the light of epistemology. It gives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of subject on aspects of raising questions and solving problems by creatively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of philosophical epistemology, and solved the various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unter-Japanese War.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elaborated in the On the Protracted War are deeply analyzed from concrete theory. The epistemology thoughts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that reflected in the On the Protracted War not only laid a solid ideological basis for the victory of Counter-Japanese War, but also has becom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 China, which has far-reaching impact on realiz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Mao Zedong; On the Protracted War; epistemology; subject initiative; perceptual knowledge;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责任编辑:郭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