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古今义理*
——习近平同志青年寄语释读

杨 凡1, 杨建新2

(1. 天津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84; 2. 益阳市赫山区审计局 审计服务所, 湖南 益阳 413000)

论成人,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便自有一套完整的成人次第,即勤学是成人的保障,修德是成人的根本,明辨是成人的觉智,而笃实则是成人的标准。四者之间不仅相互倚靠、互为秩序,更有各自独立而丰富的精神意涵。深入挖掘个中义理,不仅有利于理解传统文化,对于更好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具有比较突出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成人; 勤学; 修德; 明辨; 笃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洋洋洒洒三万两千多字,立意深远、气象宏阔,但其落笔却聚焦于青年人的国家责任之上。诚如习近平同志所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但对青少年如何成人成才,则尚需我们深入挖掘习近平同志长久以来的育人思想。回到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曾特意来到北京大学同广大青年师生进行交流,并提出“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1]他的讲话不独是对青年师生的时代引导,其中的义理更渗透着传统中华文明立志成才的成人次第,既是新时代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阐发,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次当代新释。有鉴于此,本文试对那次讲话中的四个关键词作一深入解读,期以挖掘出十九大当中有关青年人新时代历史使命的理论涵义,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通打并,并力图借此描摹出习近平同志有关青少年成才成人思想的大致风貌。

一、“勤学”是成人的保障

孔子说,“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2]。由此可见,“而立”乃以“志于学”为基础。年轻人必须从一开始就要下决心勤学,正如习总书记讲的“第一粒扣子就要扣好”。循序渐进、步步扎实积累,才能练就精忠报国的本领。然则,论学当如何学?这却不是一个轻易就能回答的基本问题。“或问: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伊川先生曰:学以至圣人之道也。”[3]

首先,应该勤学经典。所谓经典,是指那些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人文传承,历代经典可谓灿若星河。立身规范的《四书》、处世原则的《五经》是经典,“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是经典,“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诫子书》是经典,“清操厉冰雪,时穷节乃见”的《正气歌》是经典,修齐平治的程朱理学是经典,觉心觉己的《传习录》是经典,统合并超越知行两仪的《实践论》更是经典。而所谓“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4],是所以勤学经典最终要在自己的心地上起作用,要在自己的身心上见道理,要在自己的心性上得觉悟。

其次,应该勤学榜样。五千年斯文荟萃,端赖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人物传承。“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韩愈《原道》)又或“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文天祥《正气歌》)而或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那些为着国家独立、人民幸福的英雄们就是我们应该勤学的榜样。

最后,应该勤学以恒。学经典、学榜样,而所谓的“勤”,关键是在持之以恒。“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之一字,便含尽力、诚恳之意,更有持续恒定之德。勤学以恒不仅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也要“一门深入,长期熏修”,更要“须向高高山顶立,须向深深海底行”。所谓勤学以恒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即如同古人所讲的“朝乾夕惕,终日乾乾”,(《易经·乾卦》)应当时时惕励、吾日三省。如此,则“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谓勤学以恒的“一门深入,长期熏修”,正如《三字经》所言的“教之道,贵以专”。学问知识当以专一深入唯尚。所谓勤学以恒的“须向高高山顶立,须向深深海底行”,从某种意义上则恰恰需要“眼高手低”,即眼界要高,而入手要低。诚如《中庸》“登高必自卑,远行必自迩”。能“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一旦豁然贯通,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5]

二、“修德”是成人的根本

朱熹曾把一个学者的终身任务归纳为两点,即“尊学问”和“道问学”。前者即勤学知识、深培学养,而后者则是种德修德、立德树德。人无学而无知,但更为重要的是人无德而不立。任何知识都要经得起道德的检视,任何学问都要经得起道德的拷问。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也可以说德就是规律,就是天理。所谓遵循规律、不悖天理,也由此,德在古代甚至被称之为“天德”。所以,德律才能成为人类社会的戒律和规矩,甚至成为个体生命得以完整、完全、完善、完满的基础。乃是因为天德下贯而为天性,而为人之天性,而为人之先天德性,而为人之先天善性,而为人之先天德律[6]

论德之说可谓多矣。《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或曰“君子进德修业。”《周礼·地官》论“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尚书·洪范》又分“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论语·为政》则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更曾直言不讳答问梁惠王“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又或“无德不贵”。(《荀子·王制》)至于宋代八德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至于清代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中的诸多金玉良言等皆是个人立身、国家立世和民族立林的根本。近代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复又开启中国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序幕,及至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提出,更为世局艰危下的中华民族保留下了一滴千古圣贤相传的道德“真骨血”。

而从横向的道德内涵上讲,则修德首先当修立志之德。志,通常用来表示“意向”。如东汉许慎《说文》便讲:志,意也。以至于“夫志,气之帅也。”(《孟子》)而“三军不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由此可见,志不是一般的意,而是一种坚守的、持守的意向。也正因为是其一种坚定的意向,它又往往表现为一种深挚的情感。无论志于学还是志于道,都饱含这一种真诚的愿望、持续的情感和坚持的意向。晚清名臣曾国藩甚至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而“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而如明初大儒曹端月川先生言:“人要为圣贤,须是猛起,如服瞑眩之药,以黜深锢之疾,真是不可悠悠。”[7]是所以青年人立志,必要自强勇猛、精进坚定。

其次,修德当修齐家之德。齐家,原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礼记·大学》)未有家不齐而国能治者。古往今来,亦无有不重视治家者。习近平同志甚至专门提出“孝悌忠信”“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8]。而如《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以及“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等,都是至理名言。是所以在儒家经典当中,“齐家”一直同“治国”和“平天下”相并列是也[9]

最后,修德当修为政之德。“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为政之德亦有别于为官之德。为官之德专为官员所设,为政之德当为众人所循。因为所谓政治者,不独为从政者。政治者,众人之事。亦即大众之事、公众之事。则所有身处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成员都无法置身事外。那么,《论语》中的这句古代名言在现代公共关系当中的运用便可解释为,处理公众的事务,甚至说在一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仍需以德为行、以德为信,方能凝心聚力,共襄事举。是那种程颐所谓“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的公德、公正之德、公义之德[10]

三、“明辨”是成人的觉智

明辨与笃实均语出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直接意指为学的层次,或者说为学的阶梯,但放置于更为广阔的人生境遇,未必没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应该说,“明辨”,明的是是非善恶,辨的是正邪曲直。是“明辨”在成就“修德”,是“修德”就需落实于“明辨”。只有时时明辨,才能事事明德,也只有事事明德,才能时时有明确的判断,而不至于有大的人生过失。明辨是修德的方法和途径,修德则是明辨的依据和目标。

根本上来说,明辨之“明”,明的是生命本质。《大学》开篇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辨”之明便是“明明德”中的第一个明。而所谓的“明白人”即能“明明德”“亲民”而能“止于至善”之人。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样一种“明白人”便是在以不断“明明德”的努力去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以身亲近我们的学生,使自己和学生都能在“至善”的人生轨迹上踏实前行。而“明明德”的“明德”,其实就是古人心目中的生命本质。这样一种生命本质即《礼记》中的“赤子”,即《庄子》里的“真人”,即程朱理学讲的心体,即从孟子到王阳明讲的良知,即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纯粹的人”。

其次,明辨之“辨”,根本是起心动念。明辨,自然是要明辨善恶是非、正邪曲直,但根本的善恶是非、正邪曲直是人心、人意、人情,甚至人性上的善恶是非与正邪曲直。即辨要从人的起心动念上辨起,甚至要从心性本体上辨起。因为在中国古人眼里,人的起心动念才是人善恶正邪的根源。同出《礼记·中庸》的“慎独”便是明证:“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乃至《后汉书·杨震传》载:“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即起心动念上要辨得天理昭昭。

最后,明辨明辨,隐含觉后的做起。一般讲“明辨”,多止步于智慧、智识的精神领域,或者说是主观领域一面,殊不知还有其客观领域一面,尤其是实践领域的一面。明不仅仅要明在心里边,辨更不是辩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落实于工作,甚至是日常生活中。仅仅明在心里边,那是知行两张皮;光是辩在口头上,那更是言行两面人。因此,明辨明辨,隐含着知而行之、智而行之、觉而行之的义理。而通过明觉后的行道,便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便当“虽千万人,吾往矣”,便当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四、“笃实”是成人的标准

人之生命质量如何?人之生命分量多少?全在于一个人能否实实在在地践行道德的理想,全在于一个人能否切切实实地践行道德的承诺。笃实笃实,不仅仅要落实,还要扎实,不仅仅要实实的用力,还要持续的用力。要坐得住凳子,沉得下心思,一颗钉子持续敲打,一门心思耐住性子。不但要落实学问的积累,更要落实道德的修持;不但要在实效上见勤学的成绩,更要在实效上见修德的业绩。真正将自己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怀抱当中来,真正将小我融入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我当中来。也只有通过如此的民胞物与或者说“民吾同胞”,才能完成自我有限性、名利,甚至生死的超越构建[11]

笃实之实,其一为忠实。《大学》修齐平治的前提是正心,而正心的前提则在于诚意。《尚书·大舜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是危险的,天道的本心是隐微的,而只有发觉自己人心当中的那个与天心一体的“良心”,那个“惟一”以后,人才能永远在中正的道路上不偏不倚的行走。如何正心?忠实恳切是也,诚意诚一是也。所谓忠诚者,便是于心体发端之处、心体发微之处、心体发详之处、心体发力之处意诚情真是也。情在一个真字,意在一个诚字,真诚的用意,真诚的感情,便能道通圣贤、道通天地、道通人心,便能参透天地人三才,便能彻悟天理与民心本自一体。

笃实之实,其二为厚实。厚者,地之德也。遍寻厚的词源,笃厚、敦厚、醇厚、朴厚、深厚、丰厚、仁厚、忠厚等,皆为中国文化评品人物的褒扬赞赏之语。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更是寄望人们能够效法大地的宽厚无私,成就民胞物与的大德情怀。因此说,笃实君子便需勇猛精进,以大德负载大智,以大智觉悟大德。甚至不独圣贤豪杰,即使普通百姓也应当,更可以不断深培福德、广置善根,跬步千里而成就德智圆满的人生。一如分量有大小,然则成色可相当,“尤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足色处可以无愧。”[12]因此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因此,“六亿人民尽舜尧”并非乌托空想。

笃实之实,即实践之实。实践之实,超越行知。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知与行的总和”[13]。而论知行关系则古已有之,如程颐的“知先行后”、朱熹的“行重知轻”,以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等。孙中山先生更不乏“知难行易”“因知以进行”的论述[14]。但真正统合知行,真正做到行知合一的还是毛泽东。其《实践论》之实践乃以具有实效的践行,为知与行,并知行是否真正合一的标准,是为知行关系提出了一个独立于知行本身的前提或者说是基础。从此,不论知行,还是知之行,或是行之知,都有了一个确定不移的检验标准。也因此成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今日论笃实,更须强调此“实践论”的义理,为个人、社会,乃至民族、国家的发展确定一以实践为唯一检验标准的功成路径与成功目标。

五、结 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十六字真诀的提出,新时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遂得以最终确立[15]。而毫无疑问,“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正是这一理论系统的源头起点。此外,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还是一个由外到内,复出内入外,直至统合内外,甚至超越内外的成人过程,此所以为“次第”之意所在。即从向外勤学开始,开启内明明德的修德过程,由此而获明辨是非善恶的成人标准,并由实践验证之、证成之、笃定之。由此,“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提出,又不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概念运用,而是一次有着时代精神与义理逻辑的“旧名新命”与人文再造。其方法论上的阐旧维新路径也有着文理传承意义上的理论研究价值,而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释义学上的逻辑思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青年的座右铭 [N].人民日报,2014-05-05(1).

[2]陈晓芬,徐儒宗.论语、大学、中庸 [M].北京:中华书局,2015:41.

[3]朱熹,吕祖谦.近思录 [M].北京:中华书局,2011:32.

[4]王阳明.答季明德 [M]//王阳明全集: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14.

[5]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M].北京:三联书店,2013:8.

[6]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 [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23-27.

[7]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45.

[8]习近平.干部要学哪些传统文化? [EB/OL].[2015-08-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810/c1001-27439365.html.

[9]苏力.齐家:父慈子孝与长幼有序 [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2):100-113.

[10]冯友兰.新理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80.

[11]邹广文,蔡志军.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的超越维度 [J].河北学刊,2010(2):17-21.

[12]王阳明.传习录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13.

[13]陈绶祥.第一农业文明 [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35.

[14]乐寿明.论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 [J].近代史研究,1980(4):195-213.

[15]新华网.从“八字真经”到“十六字诀”,习近平对年轻人提出新要求 [EB/OL].[2015-08-0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06/c_128100527.htm.

Ancientandmodernconnotationandviewpointofdiligentstudy,virtuecultivation,brightdiscernment,sincerehonesty”:interpretationofmessagetoyouthfromComradeXiJinping

YANG Fan1, YANG Jian-xin2

(1. School of Marxism,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 2. Audit Service Reputation, Heshan District Auditing Bureau of Yiyang City, Yiyang 413000, China)

AbstractOn cultivation of people, the Chinese culture has had a complete set of series from ancient times till now. Namely, the diligent study is the guarantee of cultivation of people, the virtue cultiv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cultivation of people, the bright discernment is the sense of wisdom of cultivation of people, and the sincere honesty is the standard of cultivation of people. The four aspects are not only interdependent, but also in order and sequence with one another, and have their own independent and rich spiritual implications. It is propitious to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is of great historical and epochal significance better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Keywordscultivation of people; diligent study; virtue cultivation; bright discernment; sincere honesty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80517.0922.028.html

*本文已于2018-05-17 15∶09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作者简介杨 凡(1982-),男,湖南益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宪法和中国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C024); 天津市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TJJX15-011)。

收稿日期2018-04-20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8.05.02

文章编号:1674-0823(2018)05-0391-05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D 0

(责任编辑:吉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