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探析*

王 金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沙 410081)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路径,是农村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要求,针对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乡土文化断裂、乡村治理无序、城乡差距悬殊的发展现状,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大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积极推动乡土文化复兴,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解除后顾之忧,铺就文明底色,筑牢政治堡垒,提供制度供给。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 农村特色产业; 乡土文化

乡村振兴主要是指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乡村为地理空间,以市场经济为重要导向,以农村基层政权为调控主体,以新型职业农民为建设主体,发挥农村地域特色与优势,发掘农村多种功能与价值,全面振兴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尽力而为,扎实推进,稳步前行[1]。2020年将是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从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来看,乡村振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对国家“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是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后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和重要战略创新。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度重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大任务要求,合力构建“五位一体”总布局在农村发展中的新形态,不断丰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内涵,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在新时代的各项实践。

一、正确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发展决策,是对“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的有效回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而言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

1. 产业兴旺是乡村经济振兴的前提条件

色诺芬曾说过:“农业繁荣,百业兴旺;土地荒芜,百业凋零。”[3]人无论贫穷富足都不能离开农业,农乃食之本,民之本,百业之本。促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质量提升、融合发展、对外开放是产业发展进步和乡村振兴实践的重点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归根结底要将“三农”问题摆到“台面上”,一项一项逐步解决[4]。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产业兴旺是根本所在,必须认清产业衰败、农村落后的危害。产业兴则农兴,农业兴则国兴。如果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农村现代化不能得到长足发展,农业不能走向繁荣,那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现代化强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城镇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拉动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挖掘乡村的内在动力,增强内生动能,促进产业兴旺。

2. 生态宜居是乡村环境振兴的关键环节

生态宜居既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农业强国的关键。生态复兴事关乡村振兴进程,事关农民幸福生活需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中国古代历来奉行“天人合一”的自然发展理念,农民富、生态美、家园广阔、山清水秀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念在乡村的生动再现。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民生存无忧,乡村振兴的最高理想还是回归自然、造福人类。自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大国小农”的现实国情,粗放产业的根深蒂固给创新绿色产业模式发展带来挑战。但是,农业产业由传统到现代、由粗放到集约、由单一到多元的全面转型,既是绿色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目标是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不可忽视的生态发展规律。

3. 乡风文明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坚实基础

纵观历史上有迹可循的文明,大多源于农业和乡村。我国从夏朝开始确立的农耕文明为农业文明的发展奠定基础,决定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发展形态。五千年历史积淀流传下来的乡土文化和两千年儒家思想熏陶下传承的乡风文明,是中华民族先贤先哲与全体华夏儿女积累的智慧结晶、浓缩精华,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繁荣兴盛乡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这是从微观意义上阐述乡风文明建设,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促进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传承乡土文化,尊重风土人情,共建乡风文明,共享发展成果。乡风文明的主阵地在乡村,主体是农民。乡风文明建设最终要依托乡土文化复兴,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其宗旨是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乡土文化,树立正确的乡风文明价值观,体现农民的尊严与价值。乡村社会显著的文化特性表征、昭示了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基础性作用。

4. 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振兴的基本保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体系这一牢固基础。治理有效,就是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体系。其中德治是根本前提,法治是重要保障,自治是最终目的[5]。充分发挥乡村治理的最大功能,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是乡村振兴实践的基础和前提。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享有盛名的政治理论家Edmund Burke认为,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6]。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以稳定乡村秩序为前提,以改善乡村治理为重点,以保障乡村民生为目标,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是乡村治理有效的根本出路。同时,乡村的有效治理为新型农民主体的发展与乡村人才的振兴提供可靠保证,为乡村的整体发展提供优质指导,为乡村秩序新格局的形成提供基本保证[7]

5. 生活富裕是乡村民生振兴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要想满足农民生活富裕的美好需要,就必须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补齐民生短板。乡村振兴在民生领域涉及面广、涉及内容多、发展难度大,但生活富裕是其中不变的追求,满足人民最现实的利益需要是其根本所在。保证农村基础设施趋于完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各要素得到基本保障是生活富裕的重要前提,也是农民群众直接面临的现实问题。生活富裕的要求作为乡村振兴“人钱”三要素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农民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影响着乡村振兴的进程,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善乡村民生的直接因素。

二、乡村振兴战略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次提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实施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制定,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8]。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广阔平台、重要群体,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当前,乡村振兴建设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五个。

1. 农业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城市主义”的发展战略和“现代农业”的盲目植入吸附农村现有的优质资源,造成农业发展滞后的局面[9]。首先,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过于单一,生产技术落后,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当前,先进生产技术尚未在农业领域得到全面普及,生产过程中仍存在农业机械化生产覆盖率低、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部分地区仍采取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浪费资源且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但竞争力差,使得农业发展与时代断裂,与科技发展断轨,与现代化建设断层。其次,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城乡二元体制的遗留弊病,拉大了城乡差距。城市的广阔发展前景与优良环境吸附农业科技、管理、创新人才资源,使农村缺少推动农业发展的“智囊团”和助力产业发展的“实干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再次,农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国民需要,但缺少特色产业的带动和龙头企业的引领,难以支撑农村经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资企业招商投资渠道不畅通等方面,农业现代化发展任重道远。

2. 生态环境恶化

自古以来,乡村一直是生态自然的最佳代名词。但近些年,乡村资源不断被利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导致乡村社会的不稳定性与日俱增[10]。一方面,农村大气、水、土壤污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11]390。重工业集聚的农村空气污染较为严重,重要流域水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土壤侵蚀总面积占比仍旧很大。农业农村部统计资料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显示:(1)截至2016年末,农村地膜、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为146.80万吨、175.40万吨、6 005.00万吨。残膜不易分解造成土质受损,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甚至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2)在污水处理问题上,目前农村仅有17.4%的地区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3)2017年麦收期间,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共监测到全国的秸秆焚烧火点3 638个,同比增加约73%。东北地区的情况最为严重,仅长春市秸秆焚烧火点数就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0倍。另一方面,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1]396。中国人的勤劳本性造就了今日“四海无闲田”的局面,但往往只注重数量增长而忽视质量效益提升,集约式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绿色消费观念尚未普及。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农民对耕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对粗放经营的过度依赖,对奢侈消费的盲目崇拜,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仍较为严重。

3. 乡土文化断裂

随着城市文明的涌入,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遭到破坏,传统的乡风文明遭到冲击,乡土文化断裂,乡村甚至被贴上“贫穷、无知、落后”的标签。一方面,传统的以地缘、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的乡村小农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业文明溃败,传统因素与现代乡村文明产生十分明显的冲突,乡村新价值观仍未确立。这种经济发展与乡土文化价值观传承的失衡,是当代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给以人为主体改造乡村文明设置了难题。乡村文明发展遭遇瓶颈,造成乡村社会多维度的“空心化”问题(乡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传统文化缺乏传承主体。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乡风文明的传承出现断裂,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遭到解构,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乡村有其自身的生命机理,有其自身的独特韵味,有其自身的文化层脉,将钢筋水泥里生长出来的城市文化生搬硬套地应用于多元而丰富的乡村社会,多半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4. 乡村治理无序

在农村土地面积广泛、农业产业复杂多样、农民品质褒贬不一的现实状况下,乡村治理无序是必然会出现的问题。首先,乡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不够,部分党员干部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乡村法治体系不完善,为乡村发展带来一系列阻碍。其次,农民政治参与程度不高,自治意识不强,乡村建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难以得到稳定发展。最后,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治理的德治基础不够坚实。个别乡村基层领导干部利用乡村治理体系漏洞以权谋私,对农民的切身利益缺乏关注;农民群体考虑个人既得利益、当前利益较多,而往往忽视集体利益,不能立足长远,使得乡村治理的德治基础难以支撑整个乡村治理的有序发展。

5. 城乡差距悬殊

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乡发展存在差距的桎梏。重视城镇而忽视乡村,重视工业而忽视哺育城市、固本强基的农业,重视农村人口涌入城镇而忽视扎根中国大地、发挥重大作用的农民群众,极大地妨碍了乡村发展。城乡要素流动机制不健全是当前城乡差距的突出表现,城乡发展差距拉大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阻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一直放在城镇,势必会阻断城乡间的互联互通;有利因素不向农村转移,势必会阻碍城乡共同发展。城乡差距不只是经济发展的悬殊,更涉及教育问题、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缩小城乡差距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城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育问题上,仍存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师资力量配置不均,城乡学校硬件、软件教育设施不均等问题;在基础设施上,一些农民仍未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偏远山区公共基础设施较差,在城镇普及的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化建设等深入乡村不够;在社会保障方面,智能养老、大病保险、医保异地结算等尚未在乡村得到全面普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城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三、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

1. 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实践的基础和前提。首先,顺应时代潮流,构建“互联网+农业”新方式,大力发展数字农业,设定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方位。要充分利用农业丰富资源,依托农业科技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智慧乡村新时代。2018年6月2日,我国第一颗农业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蓝天下的中国农业有了专属的“中国天眼”[12]。农业卫星为智慧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动力,为创新农民管理提供有效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数据支撑。其次,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和乡村生态旅游精品工程建设,有效利用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势,做到合理开发、创新发展,打造特色乡村产业链。最后,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是重中之重。着力改善市场准入条件,打通国内国际新市场,打造农产品品牌,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必须提升农产品质量,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打造国产农产品优势品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加强监管、树立威信,引领产业变革,走国际竞争之路;必须创新特色农产品生产,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推动“订单农业”发展,走农产品高附加值出口之路[13]

2. 大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解除后顾之忧

从固守发展主义与偏颇消费主义中解放出来,进行乡村生态系统重构,是使乡村在新时代涅槃重生、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对乡村地域、流域、海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开发与保护并驾齐驱。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开发优质生态产业、农业、教育等服务,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化、产品生态化、旅游生态化的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其次,对乡村人居环境中的突出生态问题加以整治,做到无用垃圾集中销毁,可回收资源循环利用,清查农业农村污染源,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土地和水是农业生产的两大基本要素,也是优化人居环境的两大重点内容。必须加大土地保护力度,加强水源污染防控,打造山清水秀、人地和谐的乡村生态宜居环境。最后,农业、经济开发绝不能与生态建设背道而驰,而是要相互促进,综合发展。生态化建设征地、重点水域禁捕、生态产品买卖的补偿机制应落到实处,积极推动生态经济的岗位带动效应,以工代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积极打造乡村宜居环境。

3. 积极推动乡土文化复兴,为乡村振兴铺就文明底色

古往今来,中国的“根”始终在农村。这个“根”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历经沉淀经久不衰的农业文明底色和农耕文明基因。积极推动乡土文化复兴,努力将极具中国底色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是乡村在新时代的新使命。费孝通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的。”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社会转型期应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复兴,促进城乡文明融合发展。首先,以良好家风为前提,以淳朴民风为根基,以文明乡风为目的,着力构建乡土文化复兴主流意识形态,深入挖掘农村传统的道德教育资源,强化农民在乡土文化复兴中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同时,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乡土文化传承、开发与复兴不能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其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性地推动新乡土文化的建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积极推动乡土文化发展与创新,是推动乡土文化复兴的有力举措。在城市文明对乡土文化造成冲击的同时,城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乡土文化复兴,现代城市文明在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衍生的新乡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最后,积极推动乡土文化转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文化转型势在必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中,在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的碰撞中,在乡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冲击中,“文化断裂”或许无法避免,但可以积极推动乡土文化转型,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促进乡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乡村振兴实践为乡土文化复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更应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积极推进植根于广袤乡村的乡土文化与时代同行、与城市文明相融合,构建乡土文化复兴的新风貌。

4. 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筑牢政治堡垒

农村基层的有效治理与建设直接关系到乡村社会内部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进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石[14]。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明发展方向,筑牢政治堡垒。首先,要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问题,提升组织力。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治理体系的最大政治优势。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管乡村、党治乡村的政治优势,改变“人多有党管,人少没党管”的基层党组织发展状况;创新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建立党组把关、党建扎实、党员带头、群众监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长效机制;党政清廉必须从基层抓起,杜绝小微权力的腐败,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有组织力、建设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型乡村。其次,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着力点。要切实维护农民基本权益,保障农民根本利益,强化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解决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问题,满足农民多样合理的利益诉求,从而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地位。最后,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拓宽农民参与党内事务管理、决策和监督的渠道,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强向心力。

5. 健全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供给

城乡发展紧密相连,密切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单方面加速城镇化或单方面振兴乡村发展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违背城乡融合发展的初衷,都是极端的错误选择。党中央强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调城乡发展不是独立建设,而是优势互鉴、功能互补、良性互动[15]。首先,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努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力破“城市中心论”思想,促进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流动,从制度层面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不是亦步亦趋,而是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不能固守传统的城乡发展模式,要打破工业城市、农业乡村的传统观念,科技创新、公共基础设施、人才劳动力等重要要素应适时向农村流动[16]。其次,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土地是农民扎根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乡村的基础,必须保障农民基本的土地经营权益,保障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的切身利益,着力解决农村宅基地资产闲置问题,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最后,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人才引用培育机制。在制约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体系的建立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党和政府要大力扶持构建新型农民队伍,通过培训课程、优惠政策、资金补贴等方式提高职业农民的创新能力、专业技能、道德素质,使其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投身于现代化农业建设,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

四、结 语

食为民天,农为正本,乡土中国,叶落归根。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标志着中国乡村振兴建设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切不可成为概念的附庸,纸上谈兵只会断送乡村的未来。现代化建设虽以城市为中心,但乡村才是最重要的根基。美丽乡村建设方兴未艾,必须摒弃“利益最大化”原则,把农村、农民纳入国家支持援助体系中,积极为乡村建设抢占话语高地、实践高地。乡村振兴终究要归到土地、回到农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是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8-02-05(1).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3] 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M].张伯健,陆大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0.

[4] 文丰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之理性审视 [J].重庆社会科学,2018(4):16-24.

[5] 段雪珊,黄祥祥.乡村振兴:战略定位与路径探索——第二届中国县域治理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J].社会主义研究,2018(1):169-172.

[6] Burke E.法国革命论 [M].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Ⅲ.

[7] 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 [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49-55.

[8] 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二○一八—二○二二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N].人民日报,2018-06-01(1).

[9] 叶敬忠.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 [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64-69.

[10]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79-181.

[1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 陈海波.“中国农业一号卫星”飞向太空:农业农村管理有了精准保障 [N].光明日报,2018-06-03(3).

[13] 钟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2-6.

[14] 王慧,吴猛.农村新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368-371.

[15] 朱启臻.当代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19-25.

[16] 四川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 [J].农村经济,2018(1):11-20.

Exploration on countermeasures of strategy of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New Era

WANG Jin

(School of Marxism,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ath of reducing urban-rural gap in the New Era, and the general leverage of rural economic work. The five requirements must be further implemented in industrial prosperity, ecological livability, rural civilization,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affluent life.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of the backwar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deteriora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fracturing local culture, the disordering rural governance, and the disparity of urban-rural gap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should be accelerated, the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hould be improved vigorously, the local culture should be revived actively, the rur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hould be perfected. It will inject strong impetus into rural revitalization, relieve worries, lay the foundation of civilization, build a political fortress, and provide institutional supplies.

Key words New Era; rural revital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rural modernization;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in rural area; loc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 F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19)05-0415-06

收稿日期 2018-12-21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项目(2017M62034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8T110835);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XSP18YBC096)。

作者简介 王 金(1996-),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研究。

* 本文已于2019-05-15 13∶22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90515.0723.010.html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9.05.03

(责任编辑:郭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