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

杨 莉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福州 350007)

摘 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五个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为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对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新时代; 主要矛盾; 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的全面发展”共出现了三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和现实追求,而且是新时代条件下发展的要求和目标。促进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要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考察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条件,探索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1]123即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并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马克思在诸多著作中皆论述过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首先,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96马克思说明劳动是人类独有的特性,赋予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本质特征。劳动活动实际上是人本质力量外化的表现,劳动者在对象性的现实中感受并肯定属人的本质力量,从而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因而,作为对象化的劳动活动的发展程度,实质上标志着人的发展程度。其次,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2]。马克思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3]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从而揭示了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在社会关系不断突破、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中,人也逐渐实现了全面发展。再次,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马克思认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4]514需要是人的一种内在要求,满足人的需要即占有自己的本质。需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人的发展程度越高,人的需要满足程度越高,人就越完全地占有自己的本质。最后,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以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阶段。在人的依赖阶段和物的依赖阶段,人的个性和自由发展受到社会条件的桎梏,只有在破除了这种限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获得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294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自由全面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由‘较为’自由全面到‘更为’自由全面的过程。只要人类存在着,这一过程就没有止境。”[6]新时代条件下,我国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条件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改变了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一直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新时代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条件,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进入了新征程。

1.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奋斗和努力,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纵向来看,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 679亿元,2017年达827 12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了33.5倍,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7年达到59 66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22.8倍。横向来看,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9.5%的经济平均增长率远超过世界约2.9%的平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实力显著增强,从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发展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大步迈进,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产力将更加发达,经济将更快发展,人民生活将更加富裕。这为新时代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稳固的经济基础[7]

2. 民主政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第一,党的核心领导能力不断强化。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在思想引领、战略布局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充分彰显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进一步加强。不断强化党的核心领导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强有力的保证。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不断彰显。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裔炯总结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得到坚实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更加彰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巩固和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稳步推进。”[8]第三,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被写进党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第四,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为不断促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必须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以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激发社会创造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发展的是社会制度。因此,为实现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强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建立高度发达的生产关系,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3.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紧紧围绕文化小康目标,宣传文化战线,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教育方面,1978年普通本专科在校人数为85万人,2017年为761万人,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近8倍。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7]。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1978年公共图书馆有1 218个,2017年共计3 166个,比1978年增长了近1.6倍;2017年全国博物馆共有4 721个,与1978年的349个相比增长了约12.5倍。在文化产业方面,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5 462亿元,占GDP比重4.29%,比2004年增加2.14个百分点[9]。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熏陶人的思想,滋润人的心灵,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我国的文化建设从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力求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族精神文化水平,以期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在脱贫攻坚方面,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 039万人削减到2017年的3 046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末的97.5%下降到2017年末的3.1%,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就业方面,就业人口由1978年的40 152万人上升到2017年的77 640万人,增长了93%,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社会保障方面,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1989年的5 710.3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40 293万人,增长了约6倍。在公共卫生事业方面,1978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计169 732个,2017年达987 000个,增长了约4.8倍。在总体健康水平方面,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与1981年的67.8岁相比增长至2017年的76.7岁[7]。不断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持续解决民生问题就是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5.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民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持续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果。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2016年全国自然保护区共计2 750个,比2000年增加1 52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 733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约50%。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2016年我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 041万公顷,与2000年相比增加3 945万公顷[10]。在节能减排方面,2017年能耗与1978年相比累计降低77.2%,年均下降3.7%,单位GDP能耗整体呈现下降趋势[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持续努力有效遏制了生产开发中的生态破坏行为,使自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资源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概言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使人的发展问题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站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开启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征程。

三、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2]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也是当前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不平衡的发展

1. 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第一,发展领域不平衡。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主要体现为高端和有效供给不足、中低端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结构性失衡。我国经济目前正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但低端产业多、产能过剩、库存多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在后工业化时代,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巨大转变,但供给体系无法满足人们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实体经济与金融失衡。“资金脱实向虚,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13]金融领域依靠资产价格泡沫收益不断增加,导致金融体系风险增加,同时也致使实体经济融资困难,进而导致实体经济投资和收益降低,发展受到抑制,增速下降。金融快速增长最终导致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失衡。三是实体经济和房地产发展失衡。大量金融资源聚集在房地产市场,带动一线二线城市房价快速上升,进一步增加了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实体经济缺乏相应的发展资金,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发展差距大;南北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沿海地区发展快,内陆地区发展慢;各省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首先,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过度集中于发达地区,导致缺少必要发展条件的欠发达地区与集中所有优势资源的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大。其次,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度高,社会负担重,可用生态资源有限,易形成“大城市病”;而欠发达地区人口稀疏,缺乏发展经济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导致发展滞后甚至衰退,易形成人口空心化。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然而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区域发展的巨大差距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也易造成社会心理鸿沟,积聚社会矛盾和冲突,导致社会不稳定。

第三,收入分配不平衡。收入差距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以及个体收入差距等。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8 310.8元上升到2017年的25 973.8元(1)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增长幅度较大,然而在发展成果由群体共享方面有明显差距。基尼系数是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高于0.4则表示收入差距较大。1979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31,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虽然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一直高于国际警戒线0.4,而发达国家基尼系数一般为0.24~0.39。这表示我国贫富差距较大。收入分配不均衡,贫富差距大易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削弱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团结稳定。

2. 不平衡的发展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不平衡突出反映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的问题。我国过去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满足的情况下,人民更加追求生活的品质,但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未跟上人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目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下,生活资料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这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人们的需要无法得到全面满足,进而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368发达的生产力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生产力高度提升,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才能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奋斗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收入的较大差距是社会财富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占有不均的表现。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财富在少数人手中不断积累和增加,而多数人却处于相对贫困状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294。这说明每个人都应具有平等的自由的发展机会,同时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总体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了个体发展的差距,而个体发展的不平衡又反过来制约着社会总体的平衡发展。我国在新时代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社会全面进步是整体的全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一部分人的也不是一部分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只有实现了共同富裕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 不充分的发展

1. 发展不充分的表现

第一,精神文明发展不充分。首先,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建国初期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迈入新时代,人民更加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遥遥领先于精神文明建设,造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失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导致物质充足而精神匮乏,强化了人们的金钱观念、利益观念和享乐观念,滋生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潮。这种注重物质需求而精神需求匮乏的状况使人的需求结构失衡,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再次,在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下,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瓦解人民意志,削弱社会凝聚力,影响了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而言,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得不充分会制约物质文明发展,导致社会整体结构失衡,最终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民生保障不充分。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然而我国在民生领域还有很多短板有待突破和解决。在扶贫脱贫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仍有部分人群尚未完全脱贫,脱贫任务依然严峻;就业方面,劳动力供求不匹配,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就业不协调不充分,结构性就业问题突显;教育方面,教育不公平问题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差距大,高等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医疗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供给不平衡,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养老方面,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冲击,农村养老问题严峻。民生保障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宁,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政权的稳定。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解决民众最关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生态环境保护不充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浪费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和人民环保意识增强的条件下,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沉疴积弊,生态环境治理依然任重道远。《2018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显示,在全球180个参评经济体中,中国排名第120位,在空气质量方面排在倒数第四名。这表明我国环境质量仍落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生态治理形势仍较为严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仍需继续努力。生态环境保护不充分影响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一系列自然灾害和疾病。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仍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2. 不充分的发展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人的需求的全面满足,还包括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4]330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后导致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同时,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个人总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不充分不利于个人思维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精神文明充分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的发展。民生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问题,因而不断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民生问题着手,从人民切身利益出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人的发展提供稳固有保障的基础,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需求的全面满足。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意味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个生活环境在自然和社会方面一定是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的。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其次,人是自然界的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条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22马克思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作对立统一的整体: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资料,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程度越高,生态环境建设就越完善。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再次,多项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影响。和谐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增进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人们的交往,满足人类精神审美的需求;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进而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潜能,使人的个性有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可见,生态环境保护不充分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四、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2]

1. 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重点是增加商品供给数量,解决物质短缺问题,采取的是以扩大生产规模、追求发展速度为重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现阶段我国进入新时代,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消费品质。为适应并满足人们需求结构的变化,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是当下的关键。第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12]。第二,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人才强国。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由传统的要素投入发展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创新科学技术代替资源、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第三,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资源空间配置,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平衡发展。第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完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第五,促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全球市场和资源,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开放迈出更大步伐。

2.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要不断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第二,坚持人民当家做主。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大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不断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其次,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团体协商”[13],走社会主义民主协商法制化道路,不断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扩大协商方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民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坚持依法治国,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和执法人员的公信力,加强执法监督,保证司法公正。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坚持人人学法、人人懂法、全民守法。

3.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新时代,虽然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仍然不平衡。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所在,引领社会的发展,代表着社会的总体价值取向,反映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趋向。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教育引导、舆论传播、文化感染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人们的价值认同,使之内化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人们自觉遵循。第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建立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抵制市场经济体制下滋生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坚决抵御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的文化渗透,坚持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安全观。提升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不仅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考察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新时代条件下,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重要举措。同时,作为第三产业重要支撑的文化产业是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式。应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文化对社会的规范、引导和凝聚作用。

4. 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

民生问题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我国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要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一,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根基,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注重区域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人才队伍。重视网络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加强高等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第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网络平台,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弱势群体就业援助,保障失业人员的就业权益。第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初次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完善税收制度,充分利用和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加大二次分配调节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促进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第四,实施精准扶贫。落实和完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体系,夯实扶贫工作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要求。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促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深入推进重点工程实施,推动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切实强化保障措施,建立防范返贫保障机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5.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新途径。第一,推进绿色发展。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全民的绿色发展意识,引导民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建立绿色生产的体制和机制,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创新绿色生产技术,充分利用绿色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废物回收、资源循环。“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14]第二,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和预防水土流失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重点江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加大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问责机制,将绿色发展观念落到实处,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第三,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强资源环境执法队伍建设,严惩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实行全民共治,广泛动员各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形成通力合作、共同监督的环境监管体系,有效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吴向东.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29-37.

[3]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4]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陈新夏.人的发展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N].光明日报,2017-09-18(15).

[7]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波澜壮阔四十载 民族复兴展新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EB/OL].[2018-08-27].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8/t20180827_1619235.html.

[8] 张裔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成就——“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告会 [EB/OL].[2017-09-05].http://news.cctv.com/zhibo/tuwen2016/dlfjdwn4/index.shtml.

[9]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文化事业建设不断加强 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显著——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 [EB/OL].[2018-09-13].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13_1622703.html.

[10]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环境保护事业全面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初显——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八 [EB/OL].[2018-09-17].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17_1623287.html.

[11]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能源发展成就瞩目 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EB/OL].[2018-09-11].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11_1622051.html.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17-10-28(1).

[13] 白玫.抓住新矛盾 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之新矛盾篇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1):11-14.

[14] 包月强,赵王青.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475-480.

Constraint factor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n New Era

YANG L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 Achiev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s the highest value goal of Marxism and the unremitting pursuit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 New Era,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which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n the five aspects of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society and ecology. Howeve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s restricted b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growing need of the people for a better life and the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uct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prosper socialist culture, guarantee and improve people livelihood, and constru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chieving the comprehensive social progress and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Key words New Era;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economic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 2018-11-25

基金项目 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FJ2016B016)。

作者简介 杨 莉(1994-),女,四川遂宁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 本文已于2019-05-15 13∶22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90515.0723.008.html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20.01.13

中图分类号: B 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20)01-0079-08

(责任编辑:郭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