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探析

李绍广, 陈 猛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65)

摘 要: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国目前的生态困境,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深刻地阐明了生态与文明、生态与经济、生态与政治以及生态与民生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 经济; 政治; 民生; 小康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1]我们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才能让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梦想成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被理解为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类对于自然的不合理开发使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完成工业化,在跻身于世界制造大国行列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习近平总书记早年在正定工作期间,主持制订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就列入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的内容。他在福建宁德提出的“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在浙江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不给广大干部群众留下深刻印象,更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致富指明了方向。从要求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批示重拳惩治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主动为美好生态环境当“保洁员”,多次就解决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打头阵”,直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实现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乎民族的兴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1. 有利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三五规划对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这样的表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2]这一生态目标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生态目标实现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空谈。实现这一生态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3]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关系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生态文明建设不好,国家可能会富强,但人民一定不会幸福。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乎人民的幸福感,关乎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尽管如此,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了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3. 关系中华文明的兴衰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影响中华文明在未来的延续发展。中华文明已经延续发展了五千年之久,是否再能延续五千年将取决于我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与政策。从文明的高度审视中华民族的近代发展史,不难发现依靠西方工业文明走过的老路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森林消失、湿地退化、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带来的教训极为深刻。作为正在崛起中的新兴大国,中国不可能靠掠夺资源、增加污染来发展工业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关系中华文明兴衰的战略高度,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4]这意味着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必须科学客观地判断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习近平总书记用两个“清醒认识”强调了我国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艰巨性与必要性。

2013—2016年,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按新标准开展监测,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年均值,一氧化碳日均值和臭氧日最大八小时均值进行评价,得到2013—2016年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达标城市比例年际比较,如图1[6]所示。

由图1可知,从效果上看,2013—2016年降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排放工作趋好,但臭氧的达标城市数量却逐年下降。从整体达标情况上看,2013—2016年,PM10、PM2.5达标城市的比例较低。2013年,在监测的城市当中PM2.5的达标城市比例低至4.1%。2016年,在监测的城市当中PM2.5的达标城市比例也只有16.2%。以上数据反映了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排放问题解决效果良好,新的臭氧、PM10、PM2.5排放问题又出现了。

2000—2016年,对全国几百个市(县)进行酸雨监测,得到图2[7]所示数据。由图2可知,2000—2016年我国酸雨整治工作向好,但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仍然较高。

可见,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评价,2015年在2 591个县域中,生态环境质量为“优、良、一般、较差、差”的分别有548个、1 057个、702个、267个和17个。“优”和“良”的县域占国土面积的44.9%,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占22.2%,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中西部、内蒙古中部、青藏高原中部和新疆北部等地区;“较差”和“差”的县域占32.9%,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青藏高原北部和新疆大部。发达国家用几百年的发展所达到的工业化水平,在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达到了。然而,发达国家几百年内逐渐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几十年内也集中爆发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势态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8]

图1 2013—2016年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达标城市比例年际比较

图2 2000—2016年出现酸雨城市比例年际比较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离不开土地的给养,人类的食物供给需要土地的培育,人类生产的初级资料来源于土地上的农业作物。土地一旦失去活力,哪怕是一小部分的掠夺也会对人类造成不小的影响[9]。当前,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继续沿袭粗放型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将难以想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将化为泡影。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我国生态负债依然很大,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索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明确环境治理路径的努力方向,更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实现环境治理宏观理念与中观政策的协同、契合,共同推动环境治理取得实效,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根基[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就明确了在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目标与任务的同时,要通过主动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构建合理的政治与法律制度、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方法与路径对于中国走出目前的生态困境、走向未来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方针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核心理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思忖和关注的焦点[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极其丰富,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延展,是对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生动诠释。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12]这一方针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进一步落实,更加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准则。节约优先包括资源能源节约与空间集约高效。保护优先就是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自然恢复为主,就是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在方法上由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恢复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自然面貌。

2.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任务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有多层次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多次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针对当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实提出的,目的是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切实增强生态保障能力;第二,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净、地绿的美好家园,实现国家的永续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将其紧紧抓在手上,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重点抓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项任务的落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相应领域,分别在这四大建设系统内部采取相应行动。

3.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要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革人的生态观念,不能再依靠消耗资源取得经济增长,而要节约资源[13]。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经济发展方式是两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在经济发展路径与方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路径上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的政治建设,将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在政治建设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这一系列生态文明具体制度将大大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4. 重视法制建设与文化构建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强化法制思维,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立健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针对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不健全的现实问题,在立法理念上体现了保护优先,关注公众环境健康;在立法方向上体现了预防为主,强调预警与标准建设;在治理途径上体现了综合治理,强调手段的多样和方式的多样;在制定方式上体现了公众参与,强调法律与民生的融合;在后果承担上体现了损害担责,为企业和政府环境行为监督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文化构建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他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构建生态文化的重要意义、遵循原则和建设内容。在具体的文化内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育和谐的功能;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转型、创新性发展”;要求坚持知行合一,将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行为的落实紧密结合。生态文化的合理构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是积极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文化构建的要求有利于生态文明本身的建设。

四、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14]这一论断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角度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属性,也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与其他建设系统的有机联系。

1. 生态与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论述纠正了以往我国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关系的错误认识,充分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受苏联学界影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破坏生态环境视为必要条件,导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这种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错误解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生产力划分为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中的生产力。因此,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力概念时并没有将自然生产力排除在外。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个概念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充分表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片面地对立起来,要清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也有统一的一面。

2. 生态与政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与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在这一观点下,生态环境属于自然生产力的一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我国的政治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两者的讨论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态问题解决好了,人民对于政府管理的满意度会大大提高,政府公信力会得到提升;生态问题解决不好,人民的幸福感会大打折扣,对于政府的满意度会有所下降。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相辅相成,合理的政治制度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建设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建合理的政治制度,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3. 生态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5]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16]这样的悲剧在我国历史上同样存在,昔日“丝绸之路”上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如今已淹没在大漠黄沙之中。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文明与生态的不可分割性。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揭示了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因此,在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一定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生态与民生

环境就是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度追求GDP数据的倾向。事实上,GDP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不能反映人们生活的质量。现实生活中,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是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清新空气、清洁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永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的社会属性。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就遭到了破坏,民生问题自然也就突出地显现出来。因此,在发展国家实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生态与民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顾仲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N].人民日报,2018-05-20(1).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N].人民日报,2015-11-04(1).

[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05-10(2).

[4]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8.

[6]环境保护部.2013—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EB/OL].[2017-06-08].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17-06/08/c_1121109209.htm.

[7]新华社.2000—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EB/OL].[2017-06-02].http://www.gov.cn/xinwen/2016-06/02/content_5079008.htm.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7.

[9]叶冬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新析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61-466.

[10] 丁桂馨.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环境危机成因分析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76-379.

[11] 余玉湖,陈墀成.化解“生态危机”的人文追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域 [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9-24.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

[13] 孙全胜.空间生产的生态化及其实现路径 [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1-18.

[14] 李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60.

[1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43.

[1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LI Shao-guang, CHEN Meng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bstract Xi Jinping’s series of important discuss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rich in content and profound in thought, which revealing the current ecological dilemma in China, pointing out the method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rofoundly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ecology and civilization, ecology and economy, ecology and politics, and ecolog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 Xi Jinp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y; politics; people’s livelihood; well-off society

中图分类号: D 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20)03-0274-06

收稿日期 2018-04-18

基金项目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18260)。

作者简介 李绍广(1993-),男,安徽六安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20.03.13

(责任编辑:张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