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城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陈源充, 牛俊伟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 《共产党宣言》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观点,阐述阶级斗争的历史,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以及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理论。其中,这些理论蕴含着三个思想,即城乡的巨大分离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进城乡对立尖锐化和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根本途径。因此,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思想出发,辨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城乡演变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正确地运用资本对城乡的改造和妥善地解决城乡的正义问题,对于我国当前因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关 键 词: 《共产党宣言》; 城乡; 空间; 资本; 正义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为《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其传播范围广、影响深度大,对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作用,且在发表170余年之际,依然绽放灿烂的光芒。这主要在于: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着世界各国争取思想解放、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建设。我国自建党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是,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和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存在着对客观现象认识方面的局限性,所以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往的潜在问题也逐渐地暴露出来。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面临的时代难题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1]。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则是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了迫切解决时代难题,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宣言》及其时代意义第五次集体学习会议时强调,应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2]。因此,探究《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城乡之间关系的思想,对我国解决城乡对立,促进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宣言》中的城乡思想

《宣言》的发表,第一次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3]。在这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分析了资产阶级的形成和作用,并揭示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指出实现“两个必然”的理论。这些理论也蕴含着城乡的巨大分离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迫使城乡对立更加尖锐化和城乡走向融合需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思想。

1. 城乡的巨大分离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资产阶级的由来,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地壮大。资产阶级借助当时国家发展的现有条件,在城市中发展了工商业。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城市不仅占据着政治中心地位,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由此逐渐地拉大。此时,城市作为孕育资产阶级的温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4]28对于中世纪欧洲历史进程,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西欧的社会发展,为城市中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其表现在:中世纪以来,随着大垦殖运动从庄园中逃离出来的农奴,为旧城市中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提供了人口基础和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城市中人口数量的突然增加,对物质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使手工业、工商业活跃起来。于是,城市中出现了行业师傅和包买商。行业师傅通过手工业作坊来获取一定的报酬,在作坊中,他们起初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但是,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市场的扩大,作坊主开始以招收学徒和帮工的形式,增加产品的生产,转而以积累财富为目的,变成了雇佣工人的资本家。包买商则是一些从手工业者中间分化出来的专门从事倒卖活动的人员,他们以收买产品为条件,供给行会师傅和帮工以现金、劳动工具和生产原料,从差额中获得财富。由此,这两类人后来也逐渐地成为资产阶级中的一员。

十五世纪末,美洲的发现以及绕过非洲的航线,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4]28。新航线的开辟给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发展契机。他们利用手中的武器,开辟了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对美洲进行殖民化,并且以贸易、交换和一般商品增加的形式,从这些国家中掠夺大量的金银财宝以及丰富的生产原料,同时也推动了西欧商业、工业和航海业的空前高涨。世界市场提升了对商品的需求量。这时封建的或行会的经营方式,甚至是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庞大的消费市场。城市中的资产阶级为了提高商品的生产效率,以满足广大人民的消费需求,于是兴起了一场关于生产力的变革。这场变革体现在蒸汽机的发明,大机器的出现并且广泛地运用于生产之中。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反过来也促进商业、陆路交通的发展。城市中因工业、商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而与乡村差距逐渐地拉大。在此过程中,资产阶级也壮大起来。但是,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4]30。因此,资产阶级确定了自身的生产方式。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进城乡对立尖锐化

资产阶级以其特有的生产方式摧毁了封建的生产方式,推动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但是这种阶级社会却把无产者推向了另一个深渊,同时也使城乡对立更加尖锐化。资产阶级采用了机器化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况,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集聚在少数人手中,由此必然产生政治的集中[4]3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使城市的政治中心得到增强,而且使其逐渐地成为了经济中心。同时,这样的中心趋势不断地向农村地区辐射,从而导致了城乡对立更加尖锐化,最终使得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这种统治主要表现在:

(1) 从经济上来看,机器和社会分工的推广使城乡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鸿沟,即城市经济占据着绝对优势。机器化大生产起源于城市地区,并以分工明确、效率较高,产品质量优的特点,促使农村中的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于是,农村中失去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者开始涌入城市,成为了工人阶级。他们彼此挤在工厂里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在资本家、机器、监工的奴役下进行有序的生产。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农村人口极度稀少的现象。而在城市中,资本家掌握工业产品的输出、原料产品的输入和农产品等生活消费品的输入,并且有意操作工农产品的价格差,占领农业产品、农村土地等资源,致使农业从属于工业。工业的巨大发展,使城市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农村因人口的大量转移而变得更加破败[5]46

(2) 从政治上来看,资产阶级以雄厚的经济基础在城市中取得了对城市空间的支配地位,成为了统治阶层。资产阶级运用强大的生产力摧毁了封建的经济,在经济上占据绝对优势的资本家不愿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附庸,于是他们以运用资本和发动工人参与政治运动的形式,逐渐地实现了对城市的统治。而此时的农村地区仍旧生活在封建阶级的统治之下,由此城乡之间在政治上形成较大的差距。

(3) 从生活方式看,资产阶级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4]30。资本家通过发挥资本的强大功能,从雇佣工人为其生产产品到商品进入到消费领域的整个过程中,都对无产阶级进行了残酷剥削,从而使双方无时不刻地处于金钱的交换之下。这种交换的不平等,客观上激励了人们对物的追求。由此,城市中以雇佣为主的劳动形式与农村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根本途径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资本主义以其特有的生产方式,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农村公社对于人脑的束缚,使人摆脱了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及传统的奴隶的命运[6]。不过,这种以机器化大生产为形式,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目的,采用雇佣劳动为剥削手段的生产方式,把无产阶级抛向了另一个使其更加痛苦的境地。同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形成了更加复杂的城乡对立问题。对此,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提出了这样的一种观点,即: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4]50。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分离成为了城乡对立的主要方面,而主要方面的后面隐藏着主要矛盾,其就在于:私有制的存在和工业革命使社会分工进一步增强。因此,从消灭私有制和消除严重的社会分工的视角,解决农业与工业的分离,才能逐步消除城乡对立。

(1) 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经济体制,使城乡劳动者联合起来。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面以及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剥削层次上的,它体现了个人的地位特征。所以,无产阶级队伍应以暴力的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用来剥削人、残害人的国家统治机器,使国家的统治权力由自己来掌握,同时逐渐地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4]42,也就是废除资本主义特有的,即把劳动者抛到资本奴役之下的不公平财产制度所体现的剥削方式。于是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这样的一种公有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是劳动者联合起来的公有制[7]。工人作为联合体是自己的资本家,即他们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以使他们自我的劳动增值。如此一来,以往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局面将被打破;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将获得联合;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将得以实现。最终,城乡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2) 打破城乡社会分工的壁垒,促进城乡人口平均分布,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在社会进程中,主要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手工业与农业、农业与工商业。在农业与畜牧业分离时,社会中尚未形成明显的差别。而到了农业与工商业的分离之后,社会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机器和分工的推广,无产者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他们变成了机器的单纯附属品,只被要求做极其简单、单调和容易学的操作[4]34。如此长期的循环反复,造成了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由此,这种现象不仅使城乡居民在意识形态方面形成差异,而且也使人口广泛地集中于城市地区。对此,无产阶级追求消灭束缚于人和异化工人劳动的目标,将促进劳动分工回归到人的类本质层面上。最终,代替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1。在劳动者可以不受外界环境的限制时,他们通过提升个人的意识以及在自由的氛围之下,以更加理智的思维选择从事的职业,从而消灭城乡中由于工业与农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所形成的明确划分界限,促进人口平均地分布于城乡之间,缓和城市过度集中和农村极度冷清的局面。

二、《宣言》中城乡思想的现代意义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在阐释资本主义发展时,蕴含着城乡由同一向对立到融合的思想。因此,借鉴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地看待城乡发展的思维和立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分析资本的作用,实现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对于解决新时代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样面临的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具有辨证地看到城乡发展历史、发挥资本对城乡空间的积极塑造作用和从人的视角贯彻空间正义的意义。

1. 辨证地看待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状况

城乡的发展状况,是城乡历史进程中各个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变化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客观事实出发,以辨证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行了全面剖析,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资产阶级与城乡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的发展,一方面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另一方面使农村中很大一部分的居民摆脱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4]32。对于资产阶级给城市带来的双重影响,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表明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接着,他们也提出了把农业与工业相结合,才能消灭城乡对立之道。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呈现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跨越的一道障碍。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乡发展主要受到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影响。当时国家通过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城市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统筹统购、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体制的方式,使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在这种战略下,虽然我国在较短的时间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城市化水平也有一定进展,但是在长期重工轻农的战略思想指导之下,城乡之间的关系被扭曲,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结构的转变及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放松户籍管理使得农村中的大量人口开始向城镇转移,小城镇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然而,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缩小,反而比改革开放前的差距还要大,而且差距的拉大趋势还在延续。此时,城乡的差距已不仅仅体现在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的层面上,国家在城乡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差别,使城乡在社会状况方面又呈现出另一种差距[8]。城乡的差距使人民生活在不平等的社会当中。这种不平等现象是以往历史所遗留下来进而延续到新时代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当前,国家依然面临着一些发展难题,其中城乡区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党和人民共同奋进,同时也要相信执政党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所以,面对着城乡对立引发的城乡差距,不仅要以辨证的观点看待城市化所带来双重影响,而且应从发展理念、发展机制和发展途径方面做出正确的回应。

(1) 在发展理念方面,要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为指导,大力实践城乡发展统筹战略,把城乡置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从而转变原先城乡各自发展、重点发展城市的传统思维,并树立起消除城乡分离、对立的二元结构的目标。对此,人们首先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城乡差异的客观事实,并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城乡的内在矛盾进行分析,以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推动城乡资源流动,在自由互动的层面上实现双向互补。

(2) 在发展机制方面,蹄疾步稳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坚决的态度破除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机制。通过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促成有能力于城镇中生活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并且保障他们与城镇人员享有同等的就业、教育等权利;通过破除阻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机制体制弊端,让每个人都有资格以勤劳的双手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3) 在发展途径方面,需继续沿用以往有助于城乡发展的方法,同时还应根据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进行有效的创新。一方面,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以外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振兴乡村战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提升农村内在实力。通过双向的发展,把振兴乡村的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城乡共同体。

2. 合理地运用资本对城乡空间的塑造作用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有一个因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资本。资本的形成与扩大,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深入,但同时也引发了工业、农业的分离以及城乡差异。

资本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塑造城市空间的同时,不断地向外延伸,从而产生出新的社会关系[9]。在资本主义形成之前,城市尚未具备强大的功能,甚至在经济方面仍然受制于农村地区。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市场的壮大,资本的流通逐渐地繁荣。资产阶级在掌握一定的资本之后,利用资本增大资本,实现对财富的追求和政权的掌控。在此期间,资产阶级运用资本实现宏伟蓝图之时,也对城市空间进行塑造。其主要体现在:资本将人口、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聚集起来,让它们在空间的优化和重组之下,为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创造出更有利于资本同行的空间,即城市空间[10]。资源的集中对城市空间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为了适应资本的发展,则需对城市的建筑、基础设施做出相应地改造。由此,资本的运用使以往的城市格局发生改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向前发展。然而,在资本的作用下,城市空间生产尤其活跃,而且影响范围不断地向农村地区扩展、延伸,这种结果虽然增加了城乡之间的接触,但是也影响以及造成了乡村内部固有的空间变化[11]。城市中的资本在向农村延伸时,也对农村地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表现在:一方面,资本在农村中以建造工厂、房屋,修建公路等形式,在逐渐地占据农村土地的同时,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资本以垄断的形式,占领农村的生产原料和劳动力等资源。这些现象,伴随着资本使城市对乡村渗透程度的加深,城乡对立变得愈加严重。

对于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造就的城乡对立现象,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时期也有所体现。例如:有些地方官商勾结使开发商破坏市场交易的规则,以较低的价格同农民进行交易,以获得土地;城市中一些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农村地区,给农村造成了环境污染;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中的第一产业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在低附加值面前,农村的青壮年只能抛弃土地,涌入城镇,最终使得农村变得空心化。对此,解决因资本引发的农村问题以及城乡对立,需从资本这一矛盾体着手。

合理地运用和充分地发挥资本的积极效用,扭转我国农村的破败、城乡严重对立现象。资本作为客观的存在物,虽然它自身拥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需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层面上,才会显示出强大的功能。乡村的振兴,城乡区域发展的平衡性,需要的是城市中的企业家运用资本进行投资、需要政府部门对资本进行监管。对此,一方面需鼓励社会资本融入农村,让企业运用自身拥有的资本、技术和销售能力等优势,以租赁土地或者收购农民的生产原料的形式,在解决了农村荒废的土地、农村的就业和原料销路的问题之时,也使双方实现互利共赢,从而激活农村空间活力;另一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企业资本下乡的监管体系,以建立一支专门管理企业与农村事务的队伍,从乡企合作的洽谈、签署到实施的全部过程,都贯彻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做到权责明晰,公正监管,防止资本偏离最初的目的。

3. 以人民主体性为导向,贯彻城乡空间正义理念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无产阶级为实现人身自由和平等分配劳动成果的目标,与资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2]。这些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有助于当前我国正确地对待因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反抗行为,进而维护和保障人们的权利,促进城乡走向融合。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造成了空间正义的缺失同时引发了一些利益受损的群体展开了捍卫城乡空间正义的行为。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不仅在政权方面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方面也走上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我国对于城乡空间正义的行为,已不存在如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而是转为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引发群众性反抗事件。农民工集体讨薪、工伤纠纷、集体上访等行为则是这种反抗行为的具体表现。对此,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从人民的主体性出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于农业、农村、农民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城市中关于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等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着手,贯彻城乡空间正义理念,从而缓解城乡地区、城乡居民因存在差异而导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1) 增大人民参与空间生产的力度。在取得空间生产的正义性方面,需要的是人民拥有更为多元化、多渠道的参与其中的权力,改变政府以往的一元性管理模式为多方参与、多面协调、全面决策和全方位举措的模式,从而实现空间多样化的权益要求。这些理念具体体现于:在事关人民利益的决策方面,首先应发挥多种参与的方式,即召集人员或者代表召开现场听证会或者运用网络平台,召开视频会议,以保证人民的参与权。同时,还需注重人民的意愿表达,切实地从人民反映的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服务于民的相关文件。

(2) 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制度和政策的实施是保障我国城乡空间正义的基石。我国制定的一些相关制度和政策体现了空间正义的理念,同时这些空间正义的制度和政策起到了维护城乡公平的作用。其中,对农民实施减少征收税、在城市中落实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等则是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具体体现。因此,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变化,应适时地创新和提供符合城乡空间正义的制度和政策,并且以公平、公开的形式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促进人民平等、自由的发展。

(3) 促进政府发挥公共管理的职能。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在于以发展社会的各项事业和解决困扰民生的难题为重要节点,优化公共资源向农村、偏远地区配置,形成惠及于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对此,新时期实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应以提高服务成效和城乡发展的状况为依据,创新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推动城乡信息交流,从而为全体人民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N].人民日报,2018-04-25(1).

[3]胡传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 [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9.

[4]中共中央编译局.共产党宣言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岑乾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46.

[6]刘孝阳.《共产党宣言》的文风特征和当代启示 [J].青海社会科学,2014(3):7-13.

[7]李惠斌.对马克思关于“私有制”、“公有制”问题的再解读 [N].北京日报,2008-10-27(12).

[8]王德文,蔡昉.如何避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农民收入变化趋势与政策建议 [J].农业经济问题,2003(2):13-18.

[9]张春玲.资本逻辑与空间正义 [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7):45-50.

[10]刘顺娜.论资本逻辑在空间生产中的功能品质 [J].求实,2013(10):42-46.

[11]龚天平,张军.资本空间化与中国城乡空间关系重构——基于空间正义的视角 [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6):29-36.

[12]吴晓明.马克思主义社会是思想史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57.

Urban-rural thought and modern significance of Communist Manifesto

CHEN Yuan-chong, NIU Jun-wei

(School of Marxism,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viewpoints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mmunist Manifesto are the theories of expounding the history of class struggle, revealing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inevitable realization of communism. These theories contain three thoughts, i.e., the establishment of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s promoted by the great separation of urban-rural areas, the sharp opposition in urban-rural areas is promo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rural areas. Starting from the urban-rural thoughts of Marx and Engels,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urban-rural areas in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viewed dialectically, the capital reform of urban-rural areas is applied correctly and the justice problem in urban-rural areas is solved adequately, which is of great modern significance to the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areas caused by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Communist Manifesto; urban-rural area; space; capital; justice

中图分类号: D 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20)04-0379-06

收稿日期 2018-05-23

基金项目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闽教科〔2015〕54号); 福建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陈源充(1991-),男,福建漳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已于2019-05-15 13∶57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90515.0723.018.html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20.04.14

(责任编辑:吉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