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华》中漫画对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

王方玲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41)

要: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办的机关报,所刊载的漫画对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发挥了独特作用。《红色中华》中漫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真实面目、解读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策略,建构起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呈现出通俗化、真实性和感染力的特点,起到了促进抗战动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作用,对新时代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词: 红色中华; 漫画; 中国共产党; 机关报; 革命话语

中图分类号: A 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0823(2021)02-0150-06

收稿日期 2019-06-1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007)。

作者简介 王方玲(1996-),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已于2020-11-16 17∶11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201116.1020.030.html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21.02.08

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简称“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办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在1931年12月至1937年1月间共刊载了175幅漫画[1]。这些漫画“有红色战士的英勇姿态,有革命群众的实像,有革命与战争的轮廓画”[2],其中所呈现的话语表达方式凝结着话语指向,通俗而不庸俗、易懂而不虚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战斗性,为考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提供了重要史料参考。

一、《红色中华》中漫画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核心意旨

“话语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要素构成的系统。”[3]对于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而言,主要包括为什么革命、如何革命和跟谁革命这三个基本维度。《红色中华》中漫画以此为基本逻辑框架,介绍中国革命发展现状,解读革命策略,展示苏区建设风貌。

1. 揭露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真实面目

《红色中华》以阐述中国革命的正义性为逻辑起点,用大量简单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漫画尖锐地描绘出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真实面目,从而在视觉上影响人们的认识。

首先,揭示了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这些漫画借助刀枪、手、骨头、旗帜等图像符号,采用拟人、象征、夸张手法,真实地展现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如《帝国主义瓜分中国》[4]将帝国主义描绘成一只狰狞的魔爪,伸向中国大地,五个手指末端虎视眈眈、垂涎三尺的人分别代表日法英美意五国;《日本对华第二十一条》[5]中,一个日本人正用刀切割中国地图,其中写有“北满”和“蒙”字的地图已被切割下来,并被放在了日本人身边。除此之外,《红色中华》中漫画还描绘了帝国主义侵略之下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如在《血腥的屠杀——在日本帝国主义炮火下的华北民众》[6]中,一名日本兵双手拿着手榴弹,脚下是尸横遍野,揭露了日本的血腥屠杀暴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7]则描绘了一名高大凶恶的帝国主义士兵右手拿着枪支,左手正高扬鞭子抽打劳苦民众。这两幅漫画线条简单,但含义一目了然,在揭示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瓜分中国丑恶本质的同时,使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强烈的愤恨之情,使民众意识到如若不全力反抗这种野蛮侵略行为,必然遭遇亡国的厄运。

其次,揭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真面目。1927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杀害无辜百姓和共产党员,对外卖国求荣、勾结帝国主义,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此,为了使人们认识这一时期国民党的真实面目,《红色中华》以漫画的形式解读新闻信息。其中,《国民党法西斯蒂的白色恐怖》[8]系列漫画描绘了国民党抢劫钱财、强奸妇女、强迫农民修路、收取繁多沉重的苛捐杂税、烧毁农民房屋、高利贷盘剥、抓夫等残酷行为。《白色区域闹大水灾》《国民党统治之下的灾荒》《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饥饿大众》《国民党提倡奴隶道德》等则进一步深入描绘国统区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事实,让人们意识到国民党的真实面目,认识到要武装起来以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此外,《红色中华》中的漫画还描绘了国民党卖国求荣、勾结帝国主义的形象。在《来,把华北也卖给你》[9]中,一名气势汹汹手握尖刀的日本人,被一名国民党军阀扶手上岸,企图跨过大海进入华北,揭露了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出卖华北主权的卖国行径;《国民党出卖平津宣言》[10]则把国民党与日本签订的《华北停战协议》比喻成一块石头,沉重地压在劳苦大众身上。这些漫画不仅直接揭露了国民党卖国求荣、奴颜婢膝的丑态,也呈现了其给民众带来的悲惨命运。

上述漫画通过摆事实的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真实面目,并对其中的利害关系进行了分析,于无形中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相结合,有助于引导人们增强革命意识,促进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

2. 解读中国共产党革命策略

《红色中华》以图文并茂的漫画形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等革命主张,并在其中展现了红军奋勇抗敌、保家卫国的动态进程,这有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有效性。

首先,阐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统一战线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11]。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华儿女共同抗战,以早日取得革命的胜利。如在《抗日统一战线》[12]中,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广大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把掉入半殖民地深渊的中国地图拉回安全之处。这幅漫画虽然线条简单,但是形象地刻画了中国所面临的危险以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又如《联合全国抗日部队一致抗日去》[13],从诠释国民政府“一味退让”的后果和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所彰显的强大力量等角度出发,把革命的敌人、中国所面临的危险以及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认识到若不能建立统一战线,中国将会面临更大的危险和困境。

其次,阐述武装斗争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战术。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就像毛泽东所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14]。《红色中华》中的漫画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武装斗争这一策略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战术。如《动员起来,武装保卫苏区》[15]中,英勇奋战的红军武装保卫会昌、广昌,而举着青天白日旗的国民党正在疯狂进攻。这幅漫画把国民党比作凶残的狼狗,让观众认识到若不反抗国民党的发动统治,苏区将会陷入被占领的境地,进而凸显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又如《游击队应该做些什么》[16]这组连环漫画,则指出了游击战这一具体革命策略,即从政治上瓦解敌人、发动白区群众斗争、牵制敌人、分散敌人、消灭团匪、破坏敌人给养和运输。这些漫画不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的必要性,而且让观众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力量。

《红色中华》所刊载的漫画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介绍了中国革命发展现状,让人们看清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真实面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引领者,从而促进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

二、《红色中华》中漫画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基本特征

话语的表达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其中话语的实践语境、话语的对象以及话语的表达方式尤为重要。《红色中华》中漫画以扎根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紧跟战争时事为导向,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技术,凸显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通俗化、真实性和感染力,以增强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表达力和传播力,动员更多群众支持和参与革命。

1. 密切联系群众,促进话语通俗化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传工作的喉舌,《红色中华》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积极参加苏维埃政权,这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传播对象。在这一时期,多数群众识字不多、文化水平低下,而漫画具有直观、通俗、有趣的特点,易于被广大群众看懂、理解,由此成为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有力武器。首先,漫画采用具象化、类型化图像符号。图画是传播思想的理想载体,但是如何让人民群众看懂图画所表达的思想,是漫画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创作者扎根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对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艺术加工,最终形成有思想有内涵的漫画。如漫画中以镰刀、红旗、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而用投枪、匕首、刺刀、炸弹等直指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内部的丑恶现象,使革命话语的表达与群众内在的认知逻辑相契合,从而达到“无论哪个层次,有无文化,看了图画就能了解画中的意思”[17]的效果。其次,采用生活化话语。《红色中华》中漫画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为帮助文化水平较低的广大群众深入了解革命话语,漫画标题选择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如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罪行时,以“来!把华北也卖给你”“日寇血手又伸到华中来了”等为题;在鼓励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时,用“动员我们的力量”“上前线慰劳红色战士去”等为题。这些漫画标题具有简短、通俗的特征,与群众日常表达方式相符,便于群众理解和口口相传。

2. 紧跟战争时事,凸显话语真实性

《红色中华》在创刊初期就成为苏维埃临时政府向人民群众报道最新消息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良好形象和语言力量。后来出现的新闻漫画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与报纸中的社论、要闻相配合,紧跟战争时事,传递着“当时报刊时评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涵”[18]

在《红色中华》所有的漫画中,报道战争时事类的漫画数量最多,特别是在第60~100期、第212~240期中,几乎每期报纸第一版的中心位置都有一幅漫画。这个位置的漫画主要是为“要闻”“社论”板块而刊载的。“要闻”板块主要刊载重要新闻,“社论”则是编辑部对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是最为重要的舆论工具,主要体现了苏维埃政府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立场和主张。如为配合所刊发的《反对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事材料,以漫画《日本对华第二十一条》为配图,表达了红军抗日的决心;为配合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局“党应动员党团员积极加入赤少队”的决定,刊发《模范的福田区的赤少队突击》《广昌城市工人一致加入赤少队》的报道和《工人加入赤少队》的漫画,以巩固党在赤少队模范营中的领导作用。

《红色中华》以时事漫画的形式让观众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真实面目,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影响力。

3. 运用传播技巧,增强话语感染力

《红色中华》中的漫画采用夸张、对比、象征等艺术手法,通过赋予漫画情感色彩进行情感渗透和设置“召唤结构”(1)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召唤着接受者能动地参与 进来,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激发观众思考两种形式,增强话语的感染力。

首先,赋予漫画感情色彩,增强漫画感染力。新闻漫画是创作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解码”后创作出来的,包含了创作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色彩,让观众在无意识中接受漫画情感的感染[19]。《红色中华》中漫画善于通过讽刺、歌颂等方式赋予漫画感情色彩,实现情绪型的引导。如《反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20]通过描绘国民党脚穿钉靴在白色骷髅上行走这一场景,激起群众对国民党的憎恨。又如《活捉敌师长两只》[21]通过国民党慌忙逃跑和红军英勇杀敌的对比,传递了对红军的赞扬之情。

其次,设置“召唤结构”,激发观众思考。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召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漫画中。《红色中华》中漫画借鉴这一手法,将所要传达的思想蕴藏在一个思维开放的想象空间中,给予观众“结论自己得”的感觉,使他们在无形中接受创作者的观点和政治倾向。如在《把红旗插遍全中国》[22]中,画面最下方是巨大的五角星,其上是白色的中国地图,上面写着“中国”二字,地图上插着带有“中国工农红军”字样的军旗;又如《帝国主义在红旗面前发抖》[23],描绘了一位戴着高帽肥胖笨拙的帝国主义分子看到高举的红旗仓皇逃窜的场景。

这些渗透了创作者观点、立场和态度的新闻漫画,以其强大的视觉力量、高效便捷易于接受的视觉宣传、引导人民群众识别善恶与美丑,促进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有效建构[24]

三、《红色中华》中漫画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效果评析

《红色中华》中漫画是“笔杆抗战中的先锋”。以其通俗化、真实性和具有感情色彩的特点,既有效塑造中共形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也启发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建构和传播,集历史、理论、现实和价值于一体。

1. 有助于推动抗战动员

《红色中华》中漫画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新闻宣传的核心和灵魂,紧紧围绕其发刊词所提出的三大任务,与报纸所刊载的文章形成合力,揭露敌人暴行,介绍红军英雄事迹,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正是因为有《红色中华》“这样的旗帜和灯塔”[25],才让人民群众全方位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进而支持中国共产党所发起的革命和根据地建设,达到了抗战动员的效果。

作为党和苏维埃策略口号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它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和号召之下,最近在经济战线上的动员,取得伟大的成绩,在扩大一百万铁的红军的动员上,亦起了相当的宣传与组织的作用。”[26]这一时期,出现了无数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子、兄弟争当红军的动人事迹,如《整师整师的加入红军中去》[27]配合该版刊发的“扩红”成果,描绘了数队举着“兴国模范师”“瑞金模范师”等旗帜的红军队伍纷纷涌向前线,展现了这一时期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的热潮。此外,漫画也展现了经济、政治等方面动员所取得的成效,如《热烈拥护并推销三百万公债》[28]中描绘了苏区民众积极购买公债,从经济上支援苏区政府的场景。

《红色中华》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提出的中心任务,以漫画的形式更加具体地向群众宣传和解读,得到了千千万万群众的有力回答,有效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和建设的热情,且取得了有效成果。可以说,这对《红色中华》“成为党和苏维埃动员群众组织领导革命战争的有力助手”[29]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作为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中漫画不仅要起到抗战动员的作用,更要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分析漫画内容发现,《红色中华》中漫画取材于社会现实,借助图像符号这一表达方式,向人们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积极运用《红色中华》中漫画这一有效载体,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大众能感知和理解的个性体验,从而有效扩大了受众范围。如《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30]中,地球上不同肤色的人举起手中的镰刀、斧头、红旗等武器;《无产阶级铁锤下的骷髅》[31]以铁锤象征武器,以骷髅象征万恶的资本主义、官僚主义、腐化分子,蕴含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2]的思想。这些漫画采用人民群众所熟悉的象征符号,不仅有利于拉近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而且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广泛传播。

其次,有助于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在中国革命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主张。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指示,《红色中华》不仅以文字的形式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还以漫画的形式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理解这些理论知识。例如,《武装斗争和游击战争去扰乱打击与消灭敌人》[33]中上方有一只印有镰刀、斧头的大手拿着武器,下面是无数的民众拿着武器向前冲,而民众的前方就是趴倒在地上的敌人。这幅漫画用这样的场景向广大人民群众表明了要在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同敌人进行武装斗争。这也就在无形中传播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新的发展要求,《红色中华》中漫画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过程,为新时代进一步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3. 对于新时代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改革话语是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语言载体,它囊括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历程,也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如何更好地建构改革话语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而《红色中华》中漫画对于新时代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首先,需坚持通俗化和系统化相结合,促使话语更加成熟。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既是改革开放的依靠者和推动者,也是改革开放的最终评判者、“阅卷人”[34]。可见,人民群众对改革话语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那么,应如何有效推进新时代改革话语的丰富和完善?借鉴《红色中华》中漫画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宝贵经验,应明确改革话语对象是第一要义,认识到人民群众文化背景不一、认知方式多元这一实际情况,坚持通俗化和系统化相结合这一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人民群众喜欢的语言方式有步骤、有策略地介绍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使广大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35]。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群众关注改革话语,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执政理念和核心观念,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改革开放这一伟大进程中来。

其次,需坚持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增强话语吸引力和感染力。《红色中华》中漫画在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时采用讽刺、赞美等手法赋予图画深厚的感情色彩,以激发读者内心的爱国之情,鼓励更多群众参与革命。当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新时代丰富和完善改革话语需要继续坚持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此,应立足于中国实践,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增强话语生命力[36]。同时,也应采用艺术手段,在风格特征、方式方法上可以采取个性化、生动化、多样化的手段,以增强话语活力,让人民群众在学习、理解改革话语的过程中感到自豪,引导更多群众投入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话语的力量是推进实践的重要因素。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应及时关注新变化,不断创新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37],引导人们保持对改革开放的持续关注,推进改革话语不断发展[38]

四、结 语

《红色中华》中的漫画属于中国抗战漫画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特殊的品种,为研究中国抗战史、美术史留下了宝贵史料。土地革命时期,由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较低以及传播媒介不发达,《红色中华》中漫画成为中国共产党建构革命话语的特殊形式。漫画创作者坚持促进话语通俗化、凸显话语真实性和增强话语劝服性的基本定位,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真实面目,凸显出中国共产党的正义性和革命性,从而有效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组织建设的热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对新时代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洋.红军漫画——《红星》报、《红色中华》报漫画选 [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2] 甘险峰.中国漫画史 [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14.

[3] 韩庆祥.中国话语体系的八个层次 [J].社会科学战线,2015(3):1.

[4]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N].红色中华,1933-03-18(1).

[5] 日本对华第二十一条 [N].红色中华,1934-07-10(4).

[6] 血腥的屠杀——在日本帝国主义炮火下的华北民众 [N].红色中华,1933-03-21(1).

[7]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 [N].红色中华,1933-03-30(1).

[8] 国民党法西斯蒂的白色恐怖 [N].红色中华,1934-05-23(2).

[9] 来,把华北也卖给你 [N].红色中华,1933-05-08(1).

[10] 国民党出卖平津宣言 [N].红色中华,1933-06-14(1).

[11] 魏晓东.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 [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33(1):99-107.

[12] 抗日统一战线 [N].红色中华,1934-09-21(3).

[13] 联合全国抗日部队一致抗日去 [N].红色中华,1933-01-25(6).

[14]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4.

[15] 动员起来,武装保卫苏区 [N].红色中华,1934-04-28(2).

[16] 游击队应该做些什么 [N].红色中华,1934-10-03(2).

[17] 林道福.中央苏区美术史 [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61.

[18] 王奇生.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 [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3):78-89.

[19] 滕媛媛.党刊新闻漫画的舆论引导功能——以《前线》“画里画外”专栏为例 [J].传媒,2016(22):32-34.

[20] 反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 [N].红色中华,1934-05-11(2).

[21] 活捉敌师长两只 [N].红色中华,1933-03-27(1).

[22] 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N].红色中华,1933-07-29(2).

[23] 帝国主义在红旗面前发抖 [N].红色中华,1933-05-11(1).

[24] 朱媛媛,李刚.论抗战漫画中的视觉动员、观看控制与国家认同建构 [J].编辑之友,2018(7):99-103.

[25] 李玉林,冷树青.文化主题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7(3):53-56.

[26] 邓颖超.把“红中”活跃飞舞到全中国 [N].红色中华,1933-08-10(2).

[27] 整师整师的加入红军中去 [N].红色中华,1933-06-11(6).

[28] 热烈拥护并推销三百万公债 [N].红色中华,1933-07-26(1).

[29] 李富春.“红中”百期的战斗纪念 [N].红色中华,1933-08-10(1).

[30]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N].红色中华,1922-04-23(3).

[31] 无产阶级铁锤下的骷髅 [N].红色中华,1933-05-02(3).

[3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33] 武装斗争和游击战争去扰乱打击与消灭敌人 [N].红色中华,1934-09-23(1).

[34] 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8-01-06(1).

[35] 王志强,王跃.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众文艺与主流意识形态重构——以新年画为例 [J].理论视野,2017(11):68-74.

[36] 肖唤元,戴玉琴.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演进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1):101-107.

[37] 齐卫平.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话语转换——从执政能力到治国理政能力 [J].行政论坛,2017,24(4):9-14.

[38] 李明,赵金科.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探微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3(6):569-576.

Construction ofrevolutionarydiscourse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cartoons of Red China

WANG Fang-ling

(School of Marxism,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Abstract As an organ newspaper sponsored by the Provisional Central Government of the Soviet Republic of China, the cartoons published in Red China play a unique role in construction of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artoons of Red China construct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exposing the shameful crime of Imperialism and the Kuomintang, interpreting the revolutionary strate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rity, authenticity and infectivity, exerts the function of mobilization of Anti-Japanese War and promotion of Sinic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enriching and perfecting of reform discourse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Ara.

Key words Red China; cartoon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rgan newspapers;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责任编辑:郭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