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技创新现状比较分析与能力提升*

祝爱民,于丽娟,侯佳妮,刘新航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沈阳 110870)

摘 要:根据辽宁省“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从创新能力、经费投入、人员投入、科技产出、创新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几个方面对辽宁省的科技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市场导向、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政策转化方面的不足,并从创新要素、科技创新源头、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创新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旨为辽宁省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创新创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局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悄然来临,科技创新在当下显然已成为改变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一环。面对新形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1]。《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要求,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2]

经过多年努力,辽宁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科创事业展开了新篇章,但仍然存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强化、科技创新生态有待优化、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够突出等亟待破解的问题。了解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对标先进地区明确发展方向,探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和举措,对于辽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已有文献针对各省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科技创新方面的评价及分析,并针对各省市自身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王丹等从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要素、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三个方面构建了省域内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3]。石薛桥等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中部六省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及分析,以揭示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4]。郝挺雷等[5]基于钻石理论提出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模型,构建了新时代区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赵丽娟等运用改进突变级数法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静态评价,并从信息集结视角构建了速度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跨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变化速度进行了多维动态综合评价[6]

李颖等分析了合肥市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优势和问题,从加大人才和科研投入力度等方面,对合肥更好地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7]。崔烨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整个高科技产业中居于关键地位,是提高创新活力的源泉,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力量[8]。郑健蓉等提出通过夯实创新平台、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等方式加快山西省科技创新[9]。邹振宇研究了两类不同城市的众筹模式,分析了安徽省科技众筹的发展形势,从发展“众筹+众创”模式、开拓科技众筹融资模式、推广科技众筹产品、发挥行业第三方优势、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以及加强政策支持和过程监控等方面提出安徽发展科技众筹的对策建议[10]。张程皓提出,提升河北省创新体系运行效率需要加强创新治理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强创新经费的预算和使用管理[11]。赵菁奇等提出,通过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共享、加强规划设计、健全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途径,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12]。罗丹程等选取东北三省2001—2016年面板数据,引入人力资本和地区消费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对东北三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13]。王青等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同资金和人力资本相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程度相当,且促进作用不断增强[14]。王少鹏等搜集整理了2008—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面板数据,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15]

二、辽宁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始终坚持将创新作为发展的源动力,以创新驱动为主要战略布局,稳固打好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科技强省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一批代表国内相关领域领先水平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相继获批建设,省本级科技创新基地全面优化整合。R&D人员稳步增长,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7件。2019年,全省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04%,进入全国前十位。

(2) 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得到突破。2020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45亿元,是2015年的2.2倍。

(3) 创新主体活力持续迸发。企业在科技创新链条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R&D经费投入、R&D人员全省占比不断增加。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省属科研院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研发水平和创新活力不断提升。

(4) 区域创新高地形成。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作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改革创新示范区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全省省级以上高新区已达到19家,目前已初具集聚效应。

(5) 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改善。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初步构建,科技成果“三权”下放加快促进成果转化。

三、辽宁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比较分析

1.创新能力

辽宁省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值2015—2017年逐年下降,从26.88下降至22.26。2017—2019年变化较小,基本与上年持平。综合指标值在全国排名从2015年开始下降,2016—2019年波动较小,在17~19名之间浮动,凸显出辽宁仍然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发展压力(见表1)。

表1 辽宁省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值和全国排名

年份指标值全国排名201526.8815201624.4618201722.2617201822.4417201922.7319

数据来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2.经费投入

(1) 从R&D经费投入总量来看。“十三五”期间,辽宁省R&D经费总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年均增速高达8.2%,但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水平。2019年,辽宁省R&D投入居全国第15位,处于中游位置。

(2) 从R&D经费占GDP比重来看。2015年辽宁省R&D经费内部支出额占GDP比重为1.27%,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0.25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辽宁省R&D经费内部支出额占GDP比重持续上升,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值1.82%,但2018年则下降0.02个百分点。2019年全省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85%,创历史新高。结合R&D经费内部支出与其占GDP的比重来看,两者皆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增速却与其他先进省份有着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还要与辽宁省的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匹配,在自适应的条件下进行稳步提升。有关数据详见表2。

表2 辽宁省R&D经费内部支出情况

年份R&D经费内部支出/亿元R&D经费内部支出额占GDP比重/%2015363.41.272016372.71.702017429.91.822018460.11.802019463.01.85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3) 从地方财政R&D支出来看。2018年,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为75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18名。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排在前5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规模超过300亿元。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全国总量的份额从2010年的4.3%下降到2015年的2.0%,并进一步下降到2018年的1.4%。“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增长速度为2.9%,排在第26位。与总量偏低相比,增长乏力是目前更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数据详见表3。

表3 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情况

年份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亿元占同级财政支出比重%201568.91.54201661.61.35201757.41.18201875.01.542019--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

(4) 从企业R&D经费投入来看。2015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位列全国第14名,占比2.42%。“十三五”时期,辽宁省的排名波动不大,占全国的比例却呈现下降趋势,2016—2019年分别为2.21%、2.29%、2.32%、2.46%。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虽然年均增长率幅度达到9%~10%,但与广东省和江苏省超过10%的增速相比还是差距较大的。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对于辽宁省整体科技状况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有独立研发部门的企业,应该具有与企业配套资源相对应的合理研发投入,才能实现有效的科技产出。有关数据详见表4。

表4 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情况

年份投入/万元全国排名20152418803142016242063715201727494771420183006014132019310248215

数据来源:《辽宁省科技统计年鉴》。

3.人员投入

(1) 从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来看。2019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力投入15.9万人,居全国第15位,只达到排名靠前的江苏、广东等省份人员投入的1/9左右。科技人员结构分配上,在“十三五”期间比例调整不大,依然是从事试验发展研究的科研人员较多,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人数基本相同。随着“十四五”的推进以及国家在科技方面的政策调整,可以在整体数量有序增长的前提下进行适度调整。有关数据详见表5。

表5 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情况

年份R&D人员万人R&D折合全时人员(万人·年-1)研究类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201525.68.51.01.56.0201625.18.81.11.56.22017-8.91.11.66.2201815.39.51.21.86.5201915.910.22.81.26.1

数据来源:《辽宁省科技统计年鉴》。

(2) 从院士数量来看。辽宁省2017年和2019年两院新增院士8人,共有两院院士56人,总数在全国各省份中处于中游位置。

(3) 从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数量来看。“十三五”期间有不断下降的趋势,甚至与2015年相比还略有降低。整体数量占比为17%~19%。此项指标虽然无法直接反映科研实力,但却间接为从事科研人员的数量作了基本参考。有关数据详见表6。

表6 辽宁省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数量

年份万人大专学历以上人员/人2015169320161802201717342018166520191881

数据来源:《辽宁省科技统计年鉴》。

(4) 从科技活动机构数量来看。科技活动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属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等,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辽宁省科技活动机构数量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态势,在2017年达到最高,机构数量达到1 700个。2019年,科技活动机构数量降至1 685个,比“十二五”末期略有增长。而机构的科研从业人员数量同机构数一样也有着先增后减的态势,在2019年有所回升。机构的科研经费支出同样在2018、2019年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整体来看,“十三五”期间辽宁省科技活动机构数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应采取政策倾斜等方式助力局势回暖。有关数据详见表7。

表7 辽宁省科技活动机构情况

年份机构数个机构R&D人员万人机构R&D经费支出亿元201516395.3151.0201616545.3167.0201717005.4178.0201816525.1112.0201916855.697.2

数据来源:《辽宁省科技统计年鉴》。

4.科技产出

(1) 从专利申请来看。2019年辽宁省全年专利申请为近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3万件。辽宁省在全国专利申请受理数量的排名中一直不占优势,“十三五”期间数量有所增长,年增长率在2016、2018年约为25%,但2017年与2016年相比则有下降的趋势。位于前列的省份在“十三五”期间一直为辽宁省专利授权数的10倍以上,而辽宁在基数小、增量少的情况下,整体上与科技强省有很大的差距。有关数据详见表8。

表8 辽宁省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

年份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件全国排名2015421531820165260319201749871192018656861820196973217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2) 从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来看。2019年专利授权数量为4万件,比“十二五”末增长58.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为0.8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18年为8.58件,较2015年的5.30件增长了61.9%。当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总体呈上升态势,从2015年的6 569件逐年增长到2018年的7 176件,其中2017年更是达到历史高点7 708件,2019年则整体有较大下降。整体来看,在专利申请与授权方面辽宁省在全国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且两者整体走势具有上升趋势,可在“十四五”期间继续突出优势,在科技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给予一定的倾斜扶持。有关数据详见表9。

表9 辽宁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当年发明专利授权量

年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当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件20155.30656920166.38673120177.62770820188.58717620196.974888

数据来源:《辽宁省科技统计年鉴》。

(3) 从人均科技论文数量来看。该指标增长较快,至2019年,每万人发表论文量达到8.1篇,比2015年的4.8篇增长51.25%。拥有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数(高新技术企业)也比2015年有较大增长。这两项指标在自增长稳定的情况下,在全国的排名也比较靠前,这应该离不开科技政策的引导和鼓励。这两项数据是直接反映辽宁省科技实力,所以在科研经费投入上应继续保持对高质量科技论文进行科研奖励及奖项扶持。有关数据详见表10。

表10 辽宁省人均科技论文数和拥有行业标准数

年份人均科技论文篇拥有行业标准数个20154.835020165.142020175.645520186.341820198.1423

数据来源:《辽宁省科技统计年鉴》。

(4) 从技术市场成交额来看。辽宁省2016—2018年技术市场成交额排名全国第6位,增长率分别为11%、22%和28%,占全国比例基本维持在5.8%~6%,增长幅度不大;2019年则有下降趋势,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技术市场成交额在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科技实力,但该指标的提升受到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因此应在维持现有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规范整个技术市场的环境来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有关数据详见表11。

表11 辽宁省技术市场成交额

年份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全国排名2015572.9262016635.6462017778.4262018996.7062019913.508

数据来源:《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5.创新创业主体及平台数量

(1) 从在孵科技企业数量来看。“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在全国的排名逐年下降,由第13名降到了全国中游水平,与江苏、广东、山东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江苏省的科技企业数量近几年分别是辽宁省的5~8倍。在孵科技企业数量虽然相对于所有科技型企业来说占比不大,产业营业额及规模也不甚庞大,但在孵科技企业数量代表着未来辽宁省的科技实力,所以对其科技投入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有关数据详见表12。

表12 辽宁省在孵科技企业数量

年份在孵科技企业数量家全国排名占全国比重%2015---20163290132.4720173953162.2320183940152.8620194007132.91

数据来源:《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2) 从创新创业平台数量来看。2016年和2017年辽宁省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数量都列第16位,占比2.58%,而广东、江苏等科技大省的全国占比超过10%。2018年和2019年辽宁的排名稍有下降。究其原因,与科技大省相比,辽宁省的科技企业存在着产业低可聚集性、低分布密度的特点,因此平台的创建也面临着举步维艰的情况。促进科技产业集聚,发挥辽宁省特长科技产业优势,才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有关数据详见表13。

表13 辽宁省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数量

年份平台数量/个全国排名占全国比重/%2015---2016198162.582017256162.582018180172.642019194182.49

数据来源:《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3) 从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来看。2016和2017年辽宁省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分别是5.1%和6.8%,全国排名为第26位和第23位,与排名第一的江苏省超过40%的比例相差甚远。2018年和2019年有所上升,排名也有所提高。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科研能力。辽宁这一数据虽然整体排名比较靠后,但是仅靠单一指标不足以说明企业研发能力不足,还需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整体分析。有关数据详见表14。

表14 辽宁省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

年份有研发机构企业占比/%全国排名2015--20165.12620176.82320186.22220196.521

数据来源:《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6.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

(1) 从高新区及产业实力来看。辽宁省的高新区企业生产总值占比地区GDP比例较低,从全国排名来看,“十三五”期间排名均位列全国20名以后。

(2) 从高新区企业发展情况来看。辽宁一直处于全国中游位置,而北京、广东、江苏三大省份的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分别是辽宁省的6~10倍。高新技术企业增加数量不多,与广东等相比差距很大。高新区相关指标整体表现不佳,与相关政策是密不可分的。辽宁省的高新区数量在全国范围内排名不低,但工业总产值占地方GDP比重、企业营业收入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皆排名不高,这对未来高新区的科技政策扶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数据详见表15。

表15 辽宁省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年份高新区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地方GDP比重/%排名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亿元排名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排名2015------201614.72225432.091831316201715.39206147.491773210201815.80226458.2817129115201916.90216693.001751117

数据来源:《中国火炬统计年鉴》。

四、辽宁省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经过本文的数据分析,可以从横向比较中看出,辽宁省的总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南方先进地区的科技投入相差较多,与同等级的省份相比在科技产出上也有所差距。科技成果转化的动能不足,技术市场成交额较少,知识产权的产出也与科技强省有所差距,创新创业的主体及平台缺乏,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比较落后,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实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营业收入不高,缺乏带动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发展的政策支持。

2.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不健全

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差,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动力不够;从市场环境来看,短时间内市场仍然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也尚不完善,故而从企业角度来看缺少因技术创新而可能获得的收益,最终直接反映在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上。同时,保证信息资源供给的科技公共服务措施也没有完全到位。

3.产学研合作活跃度不高

产学研合作程度不够,动力不足,活跃度不高。目前产学研创新的主体仍然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其他规模以上企业距离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仍然有很大差距。企业不仅在投入和产出上落后于南方先进省份,在合作的层次上也仅仅局限于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和合作开发等。

4.科技转化政策落实不到位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制定上存在着落实难的问题,在落实中缺乏协同机制,同时在监管和评估上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保证其正常落实。

五、对策建议

1.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力度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和种类,通过稳定的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保障机制,确保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全国平均以上水平。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优化人才培养支持机制,精准引进一批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难题的高技术人才,以及掌握前沿核心技术、能够引领相关领域和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健全科技成果产权制度,为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及顺利将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措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性后补助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吸纳先进适用技术,使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辽宁落地转化、服务大众。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提升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要地位,集聚创新要素向企业倾斜,逐渐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导各类平台创新资源向企业开放,落实有关税收优惠等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实施奖励性后补助,将企业培养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首要载体。加强高新区的创新载体建设,在高新区内实施高新技术培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助力高成长型企业的发展。

2.强化科技创新源头供给

构建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全过程的科技创新重大平台体系。以全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支持省内具有基础和优势的高校、科研单位以及龙头企业开展多样化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建设各类实验室、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前沿交叉研究,瞄准先进制造、新材料、催化与清洁能源、重大疾病诊治等前沿领域,推进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催生颠覆性技术,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等制度,实施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满足辽宁产业需求、彰显辽宁科技优势的重大科技项目。

3.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高标准建设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创新型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专业性科技服务机构,培育科技转移中介机构,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成立由技术经理人、技术转移专员、知识产权专员等组成的专业队伍及综合保障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搭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孵化载体的建设,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科技军民协同创新。紧盯国防科技工业战略需要,加快推进省内创新资源与军工企业融合发展,鼓励各类创新主体深度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新型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使军民科技创新成果双向转化。

4.构建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引领全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聚集地,使之成为东北亚区域领先、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枢纽,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围绕“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定位要求,充分发挥示范区先行先试、创新引领作用,将其科技创新改革方面的经验推广、复制到其他可带动的区域。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 [EB/OL].[2020-10-29].http://www.xinhuanet.com/2020-10/29/c_1126672863.htm.

[2] 辽宁日报.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N].辽宁日报,2020-12-07(1).

[3] 王丹,杜旭,郭翔宇.中国省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1-8.

[4] 石薛桥,薛文涛.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部六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J].经济问题,2020(11):119-123.

[5] 郝挺雷,谈国新,高山.区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J].统计与决策,2020,36(20):172-175.

[6] 赵丽娟,胡畔,李杨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基于速度特征 [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72-79.

[7] 李颖,孙靓.合肥市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对策 [J].中国科技信息,2021(3/4):141-142.

[8] 崔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动力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3):43-44.

[9] 郑健蓉,董建忠.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J].山西科技,2020,35(6):8-10,14.

[10] 邹振宇.安徽省发展科技众筹促进创新创业的对策研究 [J].安徽科技,2020(11):40-42.

[11] 张程皓.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效率测评与优化对策 [J].产业创新研究,2020(21):21-23.

[12] 赵菁奇,孙靓,王泽强.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 [J].贵州省党校学报,2020(5):103-110.

[13] 罗丹程,杨烁,秦浩.东北三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3(1):50-54.

[14] 王青,潘桔.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2):129-133.

[15] 王少鹏,苗欣茹,席增雷.高校科技创新、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发展 [J].技术经济,2021,40(4):49-57.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apacity improvement in Liaoning Province

ZHU Ai-min,YU Li-juan,HOU Jia-ni,LIU Xin-hang

(School of Management,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87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chieve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Liaoning in the “13th Five-Year”period,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Liaoning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investment,personnel input,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tpu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s,and high-tech industries.The deficiencies are put forward from aspects of innovation abilit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rket orientation,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Accordingly,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perspectives of innovation elements,sourc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and regional innovation.The aim is to offer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tpu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high technology industry;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transformation of achivement

中图分类号:F 2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21)03-0268-07

收稿日期2021-02-22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规划项目(2020JH15/10100002)。

作者简介祝爱民(1970-),男,山东海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战略管理与评价决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已于2021-05-26 18∶59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210526.0907.002.html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21.03.11

(责任编辑:张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