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陈晓晖;陈博
    . 2011, 4(4): 372-376.

    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宋景城;王彪;王晓丽
    . 2008, 1(3): 272-275.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启蒙时期,墨家主张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以“非攻”为核心的和平发展思想,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基本利益诉求;在当今时代,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对于构建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社会民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由我国提出的倡导国际间的和平共处、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构想也具有极强的思想指导性。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张娟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16(5): 445-450. https://doi.org/10.7688/j.issn.1674-0823.2023.05.08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载体,其话语体系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发展并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历经的创立探索、拨乱反正、加强改进、拓展发展、守正创新五个阶段,总结其基本经验,深化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期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沙蓉;姚铁军
    . 2009, 2(1): 88-91.
    Baidu(11)

    党内民主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和前提。对党内民主的发展路径进行梳理,认为当前党内民主的发展存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不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不全面、党内监督制度弱化的路径制约。为扩大党内民主,消除路径依赖惯性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尝试从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3个方面来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发展完善党内民主。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翟波
    . 2010, 3(1): 83-87.

    科学发展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本质,在理论上完成了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与超越。我国传统的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使今天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走出困境要求对科学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发端于美国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暴露出科学发展观在贯彻落实中仍然存在问题。危机是发展不科学酿成的苦果,也是萌生新发展的有效动力,研究金融危机影响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既是对现实发展问题的反思,更是对未来发展契机的解读。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陈雪洁;刘岩
    . 2009, 2(3): 278-281.
    Baidu(16)

    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引领高校统战文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须,也是加强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必须。高校统战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自身的工作重点和现实情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使高校统一战线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和育人等工作中,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开创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吕丽莉;郑雅良
    . 2009, 2(3): 273-277.

    市民社会历经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演变过程,并在洛克与黑格尔那里得到代表性的阐述,由此形成近代政治自由主义者所持的“市民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观和黑格尔所持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观。在介绍市民社会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分别分析其对民主之共性与个性的助益性,认为它在促进民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应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市民社会。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陈彦超;李文刚
    . 2009, 2(3): 264-268.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奋斗目标,并从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现实条件出发,提出“以俄为师”的战略策略。但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这个策略改变为“以苏为鉴”,毛泽东开始带领中国探索符合自己特点的工业化道路,并最终确立了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条件、道路和模式比较的角度对这一过程进行探讨,分析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得失成败及其背后的原因。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于学伟;丁春福;胡可敬
    . 2008, 1(3): 268-271.
    Baidu(9)

    针对当前在劳资关系中,国有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劳资关系的必然性。分析了当前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具体政策措施。即: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企业劳资关系的现代化观念;理顺企业劳资关系运作的体制;加强企业劳资关系的法制建设;加大维权力度和监督处罚力度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霍明帅;王超
    . 2009, 2(1): 92-96.
    Baidu(1)

    所有制及其结构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性质,它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必须加强所有制结构和谐性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和谐的所有制结构。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指导,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指出我国所有制结构缺少整体性、和谐性的研究缺陷,在此基础上得出未来所有制结构研究的发展方向是借鉴系统论的方法,把所有制结构问题当作一个系统和整体进行全面把握,大力开展和谐所有制结构研究的结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吴虹
    . 2010, 3(1): 79-82.
    Baidu(4)

    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基础上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理论,较早阐述了社会工程思想,提出人类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意识结构和政治结构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工程的思想,结合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了具有不同指向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韩影, 陶芮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16(2): 149-153. https://doi.org/10.7688/j.issn.1674-0823.2023.02.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一以贯之加强党的建设,在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等原则的基本遵循下,科学谋划、精准施教,创新性地开展了五次党内集中教育,与全面从严治党相呼应,与凝聚全党统一共识相链接,丰富发展了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理论,并在实践活动中总结深化了关于党内教育要抓住关键少数、主题确定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等经验启示,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刘明明;林美卿
    . 2011, 4(3): 264-267.
    Baidu(1)

    施韦卡特认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最好出路是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虽然其经济民主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超越对象、企业民主、宏观调控、所有制、对外贸易等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但在提出背景、理论渊源、实践道路、具体制度等方面亦有本质区别。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模式仍停留在空想阶段,因此,我国不会走经济民主模式的道路,但可以借鉴其合理成分。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陈彦超,王思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 15(5): 413-418. https://doi.org/10.7688/j.issn.1674-0823.2022.05.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现代化,人民性是其根本属性和特征。人民性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安排、制度设计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具体表现为:在党的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民的各项权益提供全面保障;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提高人民福祉,实施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陈雪洁;吴虹;张洪兵;耿文茹;李晗
    . 2011, 4(1): 78-82.
    Baidu(7)

    大学生理想信仰与科学宗教观的迷失不仅是当下社会已然的事实,也是不可回避并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产生不仅是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产物,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位使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更是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需要。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曹旭;张夫玲
    . 2010, 3(4): 379-384.
    Baidu(8)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改进。发展循环经济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生态效益,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该在政府调控、制度支持、法律保障、技术支撑、生产消费、公众意识等各个层面积极进行试点和探索。分析辽宁省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李逢铃
    . 2011, 4(3): 259-263.
    Baidu(18)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当今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网络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行,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提出新要求,网络传媒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载体创新。认识这些新特点,有利于新时期党在网络境遇中更好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孙洪敏
    . 2008, 1(3): 262-267.
    Baidu(1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筑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强大民族凝聚力的要求。其具体实践包括: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解决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改革开放;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左雪松;夏道玉
    . 2011, 4(1): 83-86.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落实,作为发展民生重要内容之一的生活方式建构已经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题突出地摆在世人面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讨科学发展观与生活方式建构的辩证关系,指出科学发展观为生活方式建构指明方向,生活方式建构是科学发展观树立与落实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挖掘生活方式建构的科学内涵,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中探寻生活方式建构的民生诉求。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杨立志,孙路亮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 15(5): 419-425. https://doi.org/10.7688/j.issn.1674-0823.2022.05.06
    中国共产党精神基层话语体系是向基层人民群众宣传和阐释党的伟大精神的话语系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在基层表达的话语集合。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精神基层话语体系面临基层契合度仍需提升、党的形象感召力仍需加强、国外反动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冲击较大、话语传播力仍需增强等诸多挑战。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拓展话语内容、创新完善表达形式、优化传播载体平台、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加快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求、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共产党精神基层话语体系,增强话语影响力和感召力,使党的伟大精神成为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和实践准则。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郭祥
    . 2009, 2(3): 269-272.

    70年前,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现当代历史上著名的改良运动,但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性质、理论来源和实践内容决定了其必然失败。与此同时,毛泽东领导的农村革命却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与二者理论和实践中的路径差异密切相关。无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村改革,都要落实在发展好、维护好、保护好农民利益上,这是梁漱溟的失败和毛泽东的成功带给当代中国的最大启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丁春福;单义松
    . 2010, 3(4): 375-378.
    Baidu(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作为一个命题,包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的具体实际以及推动二者相结合的主体这3个基本要素。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层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相应地内化为3对具体的矛盾范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对立统一、中国实际国情下的主客体互动关系以及社会精英与社会大众在主体价值上的交往对话。这3对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构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曹延汹;魏玉凤;孟艳杰
    . 2011, 4(3): 255-258.
    Baidu(3)

    权力制约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原则。古今中外的政治体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权力制约方式,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总的结论是“对权力的制约力量来自此种权力之外的权力”。这种“权力之外的权力”可以来自纵、横两个方向。历史实践证明,纵向权力制约虽然具有局部的有效性,但从整个政治架构来看却容易导致集权,从而失去权力制约的终极功效;横向权力制约在人类民主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这种制约必须坚持对等对抗性、利益监督性、坚持法治等原则才能实现其有效性。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方玉梅;张丽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系统性与实践性、价值理性与制度理性、内生性与包容性三个有机结合的特色与优势。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与优势,对于准确把握进而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姚肖雅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16(1): 41-46. https://doi.org/10.7688/j.issn.1674-0823.2023.01.06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社会分配方式和发展趋势的构想,基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探究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共同富裕是分配公平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分配公平的重要标准。当前中国分配领域存在劳动报酬低、收入不公平、贫富差距大等不足,影响了社会公平,减缓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应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前提,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为保障,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手段,更好推进共同富裕。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陈雪洁;王成
    . 2012, 5(1): 71-75.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两个同步”的发展目标,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从“两个同步”的内涵入手,具体分析当前我国提出“两个同步”的原因,并从调整和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居民收入4个方面具体阐述“十二五”期间实现“两个同步”的途径。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陈彦超;曹媛媛
    . 2012, 5(1): 76-80.
    Baidu(18)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制经历长时期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各级党委为直接领导,以党内专门监督机关为工作中心,以广大党员的群众监督为基础的监督模式。这种模式与社会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相结合,以其特有的先进性对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拒腐防变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也面临着种种挑战。从党内监督模式现存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入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构建完善的党内监督新模式的设想。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张健
    . 2011, 4(4): 367-371.
    Baidu(1)

    中国共产党通过政党下乡将农民组织起来,整合到政治体系中,成为政权的支持力量,保证了国家政权的巩固和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党号召和派遣先进分子深入乡村开展农民运动,将贫苦农民吸收到党组织中,使之成为党在乡村的组织者,实现了乡村权力党的转变,奠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吴虹;赵丹
    . 2012, 5(3): 267-271.
    Baidu(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需要。在高校这一特殊场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握“三化”理论的整体性是前提条件,把握受众客体的目标性是根本指向,把握施教主体的自觉性是重要保证。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胡雨霞;徐晶;陈彦超
    . 2012, 5(3): 272-275.
    Baidu(8)

    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注重大学生的心理认同过程,指出只有建立在心理认同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实效性。在调查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的基础上,从情感与体验出发,紧密结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提出以利用一个主阵地、把握一个契机、创建一个平台三结合的方式来构建大学生心理认同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