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

信息科学与工程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信息科学与工程
    杨亮;沈湘衡;张宁;赵玉艳
    . 2011, 33(1): 97-101.
    Baidu(3)
    针对精确测量转台角速率在转台性能评价中的重要性问题,提出一种测量转台角速率的高速摄像方法.该方法利用平行光管作为可测目标固定在转台上,目标的空间位置与转台转动的角位置相对应,在转台转动过程中,通过高速相机记录目标空间位置实现测量,并采用像元细分技术定位的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细分精度达到0.03个像元.利用该方法对某型号的低速转台进行了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台角速率为02°/s时,该方法的测速精度可达到3.405×10-4,完全可以用于高精度转台的角速率测量.由于高速相机的采样频率较高,因此,实现了转台瞬时角速率的测量.该方法的非接触测量方式实现了对转台角速率的客观评价.
  • 信息科学与工程
    杨理践;李佳奇;高松巍;张禄
    . 2011, 33(1): 93-96.
    Baidu(17)
    针对天然气管道泄漏声波识别问题,研究了泄漏声波的产生机理.从检测管内泄漏声波的角度搭建平台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采用MATLAB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泄漏声波的衰减特性以及频率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将检测管内低频声波的方法应用于气体管线泄漏检测中,可提高泄漏检测的有效距离,采用软件滤波方法可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将声波法应用于天然气管线泄漏检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实验数据为管线检漏现场提供了可靠的监漏依据.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孟艳红;王育欣;倪天予
    . 2007, 29(3): 340-343.

    介绍了数据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数据加密系统,旨在提高网络通信中数据的安全性.该系统采用混合加密体制,明文用安全性很高的三重DES算法加解密,两个密钥用RSA算法进行加密,从而保证了三重DES密钥的安全性,解决了密钥管理难的问题;同时利用Java安全软件包实现数字签名,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最后,通过Java语言开发了该数据加密系统.该数据加密系统简单有效,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 信息科学与工程
    牛连强;许银龙;陈欣;王可
    . 2007, 29(3): 317-321.
    Baidu(20)

    为了避免或减少试切法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造成的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利用三角形图元造型实现了数控机床加工异形螺旋杆的仿真过程,提出了基于定义高度缓冲区的工件表示方法和简化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刀具与工件曲线的求交算法,以最小有向距离原理为依据提出了仿真加工过程中的干涉判定算法,分析和实验证明了上述两种算法具有良好的时间和空间复杂性.最后,利用C++和OpenGL实现了具有干涉判定功能的三维仿真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较快的仿真加工速度,而且其图形具有相当强的真实感,它使整个复杂的螺杆加工过程从参数输入、刀具选择、干涉判定、插补计算、三维仿真到数控程序生成和控制加工完善地结合起来.

  • 信息科学与工程
    黄有群;邴玉磊
    . 2009, 31(1): 73-76.
    Baidu(6)
    针对雕塑作品构思和设计阶段的需求,开发了一个基于Java3D中索引曲面造型方法的虚拟雕塑系统.可以用简单的交互操作,模仿雕塑的手工过程,修改形体几何信息.通过对变形结果的展现、比较和修改,优化设计效果,给出修改形体拓扑结构的实现方法,丰富了虚拟雕塑操作的种类,提高了模型的变形能力.该系统操作方便,对用户使用的技术水平要求低,与专业雕塑人员习惯操作比较吻合,并可推广到工艺品、玩具、景观的方案设计等多个领域.
  • 信息科学与工程
    闫禹
    . 2007, 29(3): 344-346.
    Baidu(21)

    高校学生的招生、就业等信息数量庞大,表目繁多,对这些数据有效地进行预处理,并进一步挖掘以获得有利于高校教学管理决策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有用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以沈阳市某高校学生招生就业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基于学生信息的关联规则挖掘系统,并对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优化,同时对由频繁项集生成关联规则的算法给予改进,挖掘结果中产生了大量有益信息,通过实际检验,该优化算法能避免大量无意义关联规则的产生并提高挖掘效率.

  • 信息科学与工程
    黄有群;臧瑛
    . 2008, 30(6): 675-678.

    针对现有文献中较少研究和处理物体在三维地形上的运动仿真,其姿态依赖于当时所处位置的地形特征这一情况,讨论了三维路径的交互式定义、平滑控制和控制点换算、物体姿态计算和调整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步骤和方法;在Java3D环境中给出了在整条路径上同时实现物体位置移动和姿态调整的简便手段和用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复杂地形上运动物体姿态的生成和表现会增加仿真的逼真性和实用性,在军事模拟演习、汽车驾驶训练和三维游戏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信息科学与工程
    邵虹;李绍柱;崔文成
    . 2008, 30(5): 564-567.
    Baidu(3)

    针对目前只限于特定任务的医学图像检测方法,根据颅脑CT图像的特点,给出了将感兴趣区域灰度统计量作为参数检索图像的方法.首先利用区域生长法提取CT图像中的全局感兴趣区域颅脑,采用分块的方法将全局区域划分成多个子区域,以获得局部灰度空间信息,使整幅图像的检索转变为对各子区域的识别.进一步提取每个子区域的灰度统计量平均值、均方差和三阶矩作为特征,检索时将示例图像特征与特征库中的特征按照欧几里得距离进行相似性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查找出在相同位置具有相似病理特征的颅脑CT图像.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刘嘉敏;佟德刚;黄有群
    . 2005, 27(5): 567-570.
    Baidu(18)

    二维不规则形状零件排样是将给定的若干不规则形状零件合理、较优地排放在给定的材料中,使得材料利用率最大.求解一个多边形相对于另一个多边形的临界多边形,不规则形状零件自动排样算法中的关键技术,而且需要反复调用.探讨了斜率法求解临界多边形的优点,分析了该方法的任意两个多边形有多边重叠的情形时出现错误的原因,给出了对斜率法的改进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吴建国;谢莹;许荣斌
    . 2007, 29(2): 169-172.
    Baidu(3)

    为了达到能在恶劣和高干扰环境的矿井下适应工作的目的,分析了扩频通信技术理论的优势和扩频抗干扰技术原理,分析了直扩工作方式原理及其系统组成.重点运用直扩系统中的同步技术,首次将扩频通信技术方法运用于矿井斜坡道交通信号监控系统中,结果证实此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一般系统安全性和准确性低的问题.本系统已形成独立标准,并已投入使用,填补了矿井斜坡道安全运输监控的空白,增强了矿井信息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其应用水平和产品技术性能均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刘艳秋;宫照广;辛雪亭
    . 2007, 29(2): 165-168.
    Baidu(5)

    计算机通信网络由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组成,其中主干网的可靠性问题尤为重要,而衡量主干网可靠性的有效尺度是全终端可靠度.基于主干网络的设计,分析了计算机通信网络在全终端可靠度约束下的链路拓扑设计问题,该问题是NP-hard问题.针对该问题的一种典型可靠性优化模型,利用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整体退火遗传算法对求解该优化问题进行了具体设计.仿真实例表明:该算法为全终端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 信息科学与工程
    李艳;王恩德;鲍玉斌;等
    . 2005, 27(4): 418-421.
    Baidu(105)

    建立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是数字化矿山的重要内容,对矿山生产、地质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基于钻孔数据的断面不规则三角网广义三棱柱(SectionTriangle Irregular NetGeneralized TriPrism,SectionTINGTP)混合矿体建模方法,该模型既可以用TIN表示矿体的表面模型,又可以用GTP表示矿体的内部实体结构;利用边界轮廓控制点的对称性,提出了基于领域知识的由剖面轮廓构建三维模型的快速算法;并设计实现了矿体三维建模系统,该系统通过自动绘制和交互式修改勘探线剖面图将专家的知识经验融入实际的矿体建模中,提高了矿体建模的精度;最后利用该系统展示了一个实际矿体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刘巍巍;赵红;王迎春
    . 2008, 30(3): 338-340.
    Baidu(79)

    为提高柔性生产线中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运行效率,以车间物流系统中的在线任务调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遗传算法对堆垛机的运行路径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对自动化仓库中的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创建了考虑任务等待时间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过程,并检验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仿真和实际应用都证明了遗传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堆垛机的行程时间,从而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作业运行效率.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徐全生;刘双
    . 2007, 29(2): 185-187.
    Baidu(34)

    Visual Basic是目前常用于Windows程序设计的优秀编程语言之一,在今后有关程序设计普及及培训和考核中势必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考核学生应用VB编写程序的能力,实现Visual Basic试题的自动评阅,开发了一个针对Visual Basic上机考试的自动阅卷系统.对Visual Basic和Windows的消息处理机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动态链接库技术在本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VB中动态调用动态链接库的方式,既实现了试题库及试题答案的可扩充性,又实现了程序功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同时还阐述了VB题型的自动阅卷的实现过程.

  • 信息管理科学与工程
    徐全生;李美怡
    . 2007, 29(1): 90-94.
    Baidu(44)

    对于复杂的人脸模式,脸部特征定位是人脸自动识别技术的关键.对人脸图像特征点的定位过程和提取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增强与平滑等预处理,并生成清晰完整的二值化图像;利用灰度积分投影曲线确定人脸区域,以缩小定位范围;同时找到垂直方向上人脸特征的大致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特征提取工作;以粗定位为基准,按照适当的方法对眼、鼻、嘴的特征点依次准确提取.利用粗略与精确两步定位过程方法,在简化处理的同时,可准确提取正面人脸图像中的特征点.实践证明,该方法直观、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信息科学与工程
    白山;冯成;贾华茂
    . 2008, 30(3): 333-337.
    Baidu(2)

    为了解决高凝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堵井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高凝油开采用的油管变频加热系统.该系统以油管为加热载体,利用油管自身产生的热量对管中高凝油直接加热,达到降凝化蜡的目的.系统采用模糊二自由度PID方法对温度进行智能分时控制,采用移项PWM技术进行调功,选择C8051F310单片机作为系统主控芯片,设计了硬件电路,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和现场实测曲线均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电网扰动、电能浪费和高凝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堵井问题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崔宝侠;李爱军;苏桂华
    . 2007, 29(2): 192-196.
    Baidu(20)

    针对智能交通视频图像中常见的几种噪声源,阐述了数学形态学在交通图像滤波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拍摄的动态交通图像,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和帧差法的交通图像噪声滤除方法.根据提出的算法方案,编写了Visual C++程序,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形态学算法对同一组交通图像的处理结果.从实验结果得出,该算法有效分离并较完整地保留了交通图像中的运动车辆,取得了良好的降噪处理效果.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徐少波
    . 2005, 27(1): 77-79.
    Baidu(3)

    介绍了包层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并设计了一种利用液体作为包层的光纤液体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了有效的硬件和软件补偿技术,硬件补偿就是利用差动放大器消除光源波动.软件补偿就是采集一些数据,利用数据融合的方法建立一个关于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这样就可以基本消除光源和探测器受温度因素的影响.

  • 信息科学与工程
    文江林;潘晓苏;林应文
    . 2005, 27(4): 435-438.
    Baidu(30)

    电气设备温度的在线实时监测问题已日益受到广泛重视.由于测温场合条件特殊,给温度测量造成一些实际的困难,在寻求温度传感器的其他替代手段的所有研究活动中,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以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体积小、耐高压、耐腐蚀等优点正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高压电气设备温升在线监测应用研究现状及两种国外基于光纤的温度监测系统.重点介绍了新设计的一种基于光纤荧光的多路温度在线监测系统,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介绍了该装置的总体结构,通过实验给出了其技术指标.

  • 信息科学与工程
    许会;孙衍山
    . 2008, 30(3): 322-327.
    Baidu(10)

    针对电磁场问题理论复杂以及与理论及实际应用背景密切相关的ANSYS仿真软件参数设置不易掌握的问题,讨论了应用ANSYS软件进行三维高频电磁场仿真分析所涉及的有限元分析和电磁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叙述了根据电磁场知识进行参数设置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意义,研究了高频电磁场问题的详细解题步骤及为了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对混凝土中含有钢筋的3个物理模型进行了不同频率激励下的微波散射分析及仿真计算,并获得混凝土外电场分布数据.仿真数据与理论定性分析和实测的电场分布一致.

  • 信息科学与工程
    王成良;吴渝
    . 2007, 29(2): 197-200.

    为了解决多线程处理器不同线程之间并行性低、相互之间数据依赖性高的问题,在推理多线程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线程技术模型(分级多线程Hierarchical Multithreading HMT).该模型采用两种等级处理元的方法,低等级使用指令级并行和细粒度线程级并行;高等级更多地使用间隔并行机制.通过详细的模拟研究,证明分级多线程技术通过对线程的不同粒度采用并行机制能够切实可行地提高线程之间的并行性.

  • 信息科学与工程
    郭雨梅;闫磊
    . 2005, 27(1): 59-62.
    Baidu(15)

    通过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应用背景的分析,论述了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必要性.简略介绍了源代码开放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及微控制器C8051F020的特点,重点阐述了μC/OS-Ⅱ在以微控制器C8051F020为运行平台的移植.对μC/OS-Ⅱ的移植条件及各个组成模块进行说明,讨论了移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需要编写的底层硬件的相关函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示意性代码.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系统的要求优化改进了原有的任务堆栈结构.

  • 信息科学与工程
    盛忠起;徐洪学;朱云龙;刘永贤
    . 2007, 29(2): 173-176.
    Baidu(1)

    协同设计系统是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理论和技术在企业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重要应用,为确保系统信息安全这一协同设计系统应用推广的基本前提,以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协同设计系统的系统特性为基础,确定了协同设计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至少需要满足系统功能特性、系统分布特性和系统技术特性三个方面的安全需求,并应用面向信息系统的安全视图方法提出了一个由安全功能视图、安全系统视图、安全技术视图以及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和之上的约束有机构成的面向分布式应用的协同设计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从总体上指导了协同设计系统的安全设计和实现.

  • 信息科学与工程
    于光平;张昕
    . 2006, 28(2): 137-139.
    Baidu(70)
    在噪声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过采样方法可以实现使用低分辨率的ADC完成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并对过采样方法作了理论上的探索.有非常多的因素影响ADC的转换结果,如:热噪声、杂色噪声、电源噪声、参考电压波动、时钟不稳定以及量化误差等.这些噪声的噪声功率是可以变化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来减小噪声,过采样技术会减小量化误差和获得与高分辨率ADC相同的信噪比,以增加被测数据的有效位数,从而提高ADC的分辨率.这要求被测信号中的噪声为白噪声或至少接近白噪声.实验证明,过采样技术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ADC的有效位数.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徐秉恒;张燕琦
    . 2007, 29(2): 201-204.
    Baidu(4)

    为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轴向冲击响应,给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一定依据,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基于位移法的有限元方法对轴向冲击响应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位移、应力及应变等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由此得到结论:基于位移法的有限元方法适用于进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轴向冲击响应分析计算,能够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信息管理科学与工程
    许占文;于雷;张富勇
    . 2007, 29(1): 95-98.
    Baidu(15)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被用于进行数据加密和构建数字签名方案,同样也可以用来构建代理多重签名方案.为了提高数字签名系统的安全性,在研究第二类代理多重签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设计,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并在理论上验证了其正确性.方案的安全性是建立在目前还没有有效攻击方法的有限域非超奇异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之上的,比基于有限域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有更高的安全性.

  • 信息科学与工程
    杨理践
    . 2005, 27(5): 522-525.
    Baidu(200)

    管道是石油和天然气长距离输送的主要方式.漏磁检测技术是管道在线检测的主要方法.介绍了管理道在线漏磁检测系统的研究背景、检测原理以及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为适应大管径管道的检测要求及提高检测精度,利用一阶差分及嵌入式零树编码的方法对管道漏磁检测数据进行压缩,并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压缩比.研究了基于FPCA和DSP的管道漏磁的线检测系统.应用有限元法分析研究了漏磁信号的特点,应用神经网络及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对管道缺陷进行智能识别.

  • 信息科学与工程
    黎一兵;王向东;于冬清;等
    . 2006, 28(6): 647-650.
    为了满足现代汽车上越来越多的电子控制单元对彼此数据要求共享的发展趋势,现代汽车的车身控制系统开始采用基于CAN总线协议的网络控制系统.首先介绍了CAN总线技术,并从成本、性能方面重点阐述了其与LIN总线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车载分布式控制网络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设计,最后在硬件、软件两方面,实现了基于CAN/LIN总线和SAE-J1939协议的车载分布式控制网络.该控制网络实现了整车电器连接的总线化,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满足了现代汽车的控制和管理要求.
  • 信息科学与工程
    杨理践;赵志芳;高松巍
    . 2008, 30(6): 679-683.

    针对电磁波在油水混合介质中传播时,其相位会随混合物中含水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一特点,介绍了通过检测电磁波信号的相位变化实现原油含水率测量的系统.应用100MHz高频电磁波信号,采用同轴线作为传感器,实现了0%~100%含水量的连续测量.给出了以10%含水率为间隔点的测量结果.实验表明,该系统适合应用于高含水阶段(60%~100%)的原油含水率测量,测量结果稳定,测量误差在2%以内.

  • 信息科学与工程
    李雅红;孟艳红;李欣
    . 2005, 27(6): 652-655.
    Baidu(10)
    分析了分布式文件共享系统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等技术实现的通讯连接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在多用户分布式文件共享系统中.系统以共享名为主,服务器只拥有共享名列表,共享文件和共享文件目录分布在远端计算机中,实现客户端和客户端直接互访.共享信息不通过服务器,避免了共享信息的不合理公开,降低了服务器的信息流量,减小了服务器的工作负担,充分利用了客户端的处理能力,将网络终端分散的资源进行了合理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