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从生态学的层面解析了社会发展过程。论述了发展的本质是能量的流动、追求有序,发展的方向是负熵能量流动的方向。人产生于自然发展过程之中,人本身是自然最伟大的创造,需要最大的负熵能量流动,这样,自然相对于人具有先在性。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体现了现实的人、人类思维、人的创造性等有关人的逻辑,从而揭示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分析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广泛联系的生态关系延伸进入社会,如何构筑了社会和谐发展的逻辑。指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企业“绿色责任”是指企业在环境影响、资源利用方面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博弈论为主要工具,分析了企业“绿色责任”行为效果作为“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两种情形下,企业“绿色责任”行为的动因与行为规律。研究发现,在企业“绿色责任”行为效果作为公共产品的假设下,博弈的初始条件对企业的群体行为有关键影响,通过政策干预改变博弈初始条件是防止企业群体败德,使得企业“绿色责任”博弈向健康方向发展的前提;在企业“绿色责任”行为效果作为私人产品的假设下,通过消费者、供应链的区分与选择机制,使得企业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是涵育战略性企业“绿色责任”行为的有效途径。
为做好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工作,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2006年年度报告的“补充资料”部分以列表形式披露新旧会计准则重大差异的调节过程。这一调整使得新准则首次执行日的股东权益额发生较大改变。对1?382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中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所得税、少数股东权益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三项在首次执行日中对股东权益影响显著;首次执行日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总体变化不大,个体变化显著;新准则首次执行可能影响ST类公司的股东权益状况;“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位置的调整使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额发生大幅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