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论坛: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
  • 专题论坛: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
    郭燕青;覃超建
    2009, 2(3): 193-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对外技术转移引人瞩目,如何认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的东道国进行技术转移的现象,进而把握其规律性,以便东道国采取相应的策略并指导本土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对于我国的赶超型经济无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回顾跨国公司行为理论的发展脉络,结合模型分析提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所实现的技术转移程度与东道国自身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根据这种技术转移型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成本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先进与否主要在于其适应性,即考虑成本和产出的技术进入意愿。所以,基于成本考量的国际生产技术合作是我国今后进行有效技术转移的关键。

  • 专题论坛: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
    尹博
    2009, 2(3): 198-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解决,如技术依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结合世界汽车产业三次技术领导权转移,通过对技术创新与技术演进曲线的关系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是以中低档汽车技术为发展起点,以此蓄积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同时通过低端突破性创新或新市场突破性创新,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路径。其中的关键路径选择可概括为:在国际合作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技术、品牌、人才、产品战略的实施,打造适合大众需要的自有品牌车。

  • 国际竞争与产业安全
  • 国际竞争与产业安全
    孙晓芳
    2009, 2(3): 203-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和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变化,反补贴措施已经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一个新热点。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下贸易形势的变化,指出研究反补贴措施的必要性,分析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规则的演变、反补贴与反倾销措施的区别,并在分析中国补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原则。

  • 国际竞争与产业安全
    李佳薇
    2009, 2(3): 208-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入世时承诺的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242条款)刚刚终结之际,以历史分析的方法阐述中美纺织品贸易法律制度的产生及演化,并对美国制约中国纺织品进口的法律措施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最有可能引发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美国421条款以及美国有关纺织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法律问题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输美纺织品出口企业从容应对贸易摩擦提供有益参考。

  • 经济理论与应用
  • 经济理论与应用
    陈晶;朱天星;杨凌
    2009, 2(3): 213-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是东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考察辽宁省环境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辽宁省环境数据,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辽宁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辽宁省近些年来工业废气、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都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环境治理形势不容乐观,环境状况的改善还需要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进一步共同努力和协作。

  • 经济理论与应用
    范忠伟
    2009, 2(3): 216-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投资的动态结构效益是指由于投资结构变化而带来的效益,也即投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三次产业投资动态结构效益的考察,可以看出其动态结构效益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特别是1998年以来下降较为明显,这和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的变化完全不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超前下降,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超前上升。

  • 经济理论与应用
    孙颖杰;王姝;邱柳
    2009, 2(3): 220-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后真正开始,并以改革开放为界,经历了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其发展过程呈现出先被动后主动、劳动力职业的转换快于地域的集中、政策效益大于市场效益、地区间城市化水平不均衡、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的特征。在回顾中国城市化进程并总结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城市化水平,探讨其差距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制订城市化战略提供依据。

  • 经济理论与应用
    李曼罗;默存
    2009, 2(3): 225-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竞争,尤其种内竞争,是生物存在和进化的机制和动力。虽从发轫之日起人类社会内部就存在竞争,但唯有市场经济的出现,才在其内部建立普遍、持久、高效的竞争机制,从而使人的生理素质或类属能力更好地得到维持和提高,推进了社会的演进和发展。旧经济体制却违背了这一规律,人为地取消竞争,长此以往社会必然倒退。人类应该遵循竞争规律,创造一定的社会条件优化竞争环境。

  • 管理与实务
  • 管理与实务
    王必锋;王海兰;张广军
    2009, 2(3): 228-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国家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辽宁省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生产性服务业总量较低、结构层次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源不足等,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很不协调。在分析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即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依托制造业,实施产业融合战略;引入竞争,扩大开放,积极承接国际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转移;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训力度;突出中心城市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

  • 管理与实务
    杨玉春;孙莉;刘萍;刘盈君
    2009, 2(3): 234-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创新型企业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其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完善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创新型企业的内涵及优势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由创新能力、效益能力与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所组成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评价法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评价,为准确判断创新型企业自身的创新和发展状况提供较为科学的规范化方法,为政府部门选择确定创新型示范、试点、培育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 管理与实务
    吴二娇
    2009, 2(3): 239-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在市场环境中寻求珠三角区域创造持续工业产业增长和发展的整体能力,以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理论与方法,引用一套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竞争态势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珠三角区域各市2008年统计年鉴中的各项数据为依据,考察其工业竞争力情况,并提出加强重点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占有量以及加大信息产业投入等政策建议。

  • 管理与实务
    张麟
    2009, 2(3): 24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企业兼并是一种文化重组的过程,因此,兼并后的文化整合是保证兼并成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明确企业文化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兼并后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及企业文化的整合模式,并提出企业在选择不同文化整合模式时的相应措施。

  • 管理与实务
    褚瀛
    2009, 2(3): 248-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重大变革,由此产生的上市公司股东结构和股权属性变化以及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变化,都将对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2007年所有正常交易公司的股利政策为研究对象,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后股利政策的特点和趋势。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规范现金股利分配数量、减少行政干预将有助于巩固股权分置改革成果,为股利政策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 民主与法
  • 民主与法
    刘杨
    2009, 2(3): 253-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简单化理解,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始终饱受误解和质疑。与自然法相比,法律实证主义关注的重心发生了“位移”:前者关注的是法律“是”什么的定义问题,而后者关注的是法的实效层面的对策、策略问题。通过对“恶法非法”及与之关联的“恶法亦法”命题的分析,指出自然法学派与法律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都具有两面性,二者的差别应当在认识论、方法论的意义上理解,而不应简单理解为本体论上的对立。就此来说,法律实证主义的考虑可能更为周全、稳妥。

  • 民主与法
    苏昌强;阮妙鸿
    2009, 2(3): 259-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环境保护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影响着世界每一个国家、地区、民族乃至每一个家庭及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在国际社会的积极倡导和不断努力下,许多西方国家都把环境保护提升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西方各国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其终极价值是以人为本,并分析环境保护法的发展趋势。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陈彦超;李文刚
    2009, 2(3): 264-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奋斗目标,并从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现实条件出发,提出“以俄为师”的战略策略。但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这个策略改变为“以苏为鉴”,毛泽东开始带领中国探索符合自己特点的工业化道路,并最终确立了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条件、道路和模式比较的角度对这一过程进行探讨,分析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得失成败及其背后的原因。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郭祥
    2009, 2(3): 269-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70年前,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现当代历史上著名的改良运动,但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性质、理论来源和实践内容决定了其必然失败。与此同时,毛泽东领导的农村革命却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与二者理论和实践中的路径差异密切相关。无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村改革,都要落实在发展好、维护好、保护好农民利益上,这是梁漱溟的失败和毛泽东的成功带给当代中国的最大启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吕丽莉;郑雅良
    2009, 2(3): 273-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市民社会历经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演变过程,并在洛克与黑格尔那里得到代表性的阐述,由此形成近代政治自由主义者所持的“市民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观和黑格尔所持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观。在介绍市民社会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分别分析其对民主之共性与个性的助益性,认为它在促进民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应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市民社会。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陈雪洁;刘岩
    2009, 2(3): 278-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引领高校统战文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须,也是加强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必须。高校统战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自身的工作重点和现实情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使高校统一战线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和育人等工作中,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开创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 教育教学研究
  • 教育教学研究
    邓飚;张娜
    2009, 2(3): 282-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我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对职业发展教育理解片面、师资匮乏、师资专业化程度不高、就业指导教师工作繁重等问题,提出了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有效途径——“职前网络学堂”,即根据高校自身特点,依托互联网技术,定制一套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整体解决方案,全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以快速、有效地解决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 教育教学研究
    王飞;米欣
    2009, 2(3): 285-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给传统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也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服务成为高校学生事务的核心。通过与美国的比较,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进行理性思考,提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不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还要立足于本国国情,选择正确的发展策略:构建和谐校园、加强组织系统建设和工作任务整合、全面提升学生事务管理人才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