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论坛:本期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逻辑蕴涵研究
  • 专题论坛:本期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逻辑蕴涵研究
    陈晓晖, 韩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强烈而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产生和发展吸收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借鉴和扬弃了西方现代化理论,是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奋进探索的历史成果,新时代十年伟大实践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回应中国之问、破解思维定势、焕发制度优势、彰显文明多样,将更好地发展自身、造福世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保持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强化历史担当,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
  • 专题论坛:本期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逻辑蕴涵研究
    葛丽君, 张迎雪, 林小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设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关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于我们坚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指导价值。
  • 专题论坛:本期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逻辑蕴涵研究
    关巍, 李宜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优势。相较于西方,中国式现代化以多元现代观为基本前提,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一元统治的格局;以人民至上为根本遵循,将民生福祉置于资本增殖逻辑之上,超越了西方现代化资本至上的价值立场;以独特的政治优势、完善的制度架构和高效的运行模式展现实践伟力,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盲目追求资本扩张的实践困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打破了后发国家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依赖,拓宽了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 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徐伟, 韩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结合工业生产的特点,使用非期望SBM模型测算中国省域工业碳排放效率,结合莫兰指数、核密度、空间马尔可夫链模型对中国省域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分布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解读。结果发现:样本期间,工业碳排放效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走势;2013年起我国工业碳排放效率在省域空间中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工业碳排放效率的省域分布情况为分散聚集分散,地区差异增大有两极化趋势,且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 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雷, 杨丽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以中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西藏)2012—2019年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科技创新为门槛变量,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方法,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全国整体分析以及对南方和北方分别研究结果看,产业结构升级都会对碳排放强度起到抑制作用,相比较而言,北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小于南方地区;在科技创新的作用下,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既存在促进作用也存在抑制作用,只有当科技创新水平高于某一特定门槛值时,产业结构升级才会对碳排放强度表现为抑制作用。
  • 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祝爱民, 张云鹏, 于丽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闭环供应链的产品定价和碳减排率,同时考虑制造商的风险规避行为和零售回收运营成本信息的不对称性,构建以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对比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的最优决策,利用数值分析验证结论。研究表明:产品的销售价格、批发价格、碳减排率及制造商效用都将随着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的提高而降低,而市场需求与零售商效用将增加;当零售商谎报回收运营成本时,相较于坦白回收运营成本,产品转移价格与零售商效用均有所提升,产品回收价格、废旧产品回收量和制造商效用则降低,且风险规避和信息不对称均对碳减排产生消极影响。
  • 经济与管理
  • 经济与管理
    张超, 鲁健, 宋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能源生态效率研究也备受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对外开放新前沿,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006—2019年数据,运用Super-SBM和ML指数对能源生态效率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测度,并运用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生态效率未达到有效水平,在趋势上有所下降;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科学技术水平对能源生态效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能源消费结构和对外开放水平则起到了抑制作用。据此,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建议。
  • 经济与管理
    施慧斌, 李欣洋, 宋罡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地区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营商环境能够充分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优质的营商环境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的外部条件,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高速、高效发展。针对目前营商环境评价问题,构建包含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5个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犹豫模糊集距离测度的方法,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模型,对营商环境进行评价;最后以四地为例,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旨为有针对性地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
  • 经济与管理
    郝营, 郭明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文本计算,对2012—2022年国家发布的156条新能源汽车政策进行量化,通过政策协同经典模型探索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的内部协同机制和我国产业政策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从协同视角提出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协同度在不断调整中逐渐提升,可划分为全面发展期、战略调整期以及均衡发展期三个阶段;不同时期政策协同模式存在差异,形成了以基础建设为核心,规划引导与财税政策协同的演化思路,政策协同体系由协同向均衡协同演化,旨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政策协同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和借鉴。
  • 经济与管理
    赵红, 王鹏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播购物如何促进用户作出贡献行为是直播购物发展的关键。基于SOR理论,构建直播购物情境下用户贡献行为影响模型。研究发现,信息质量、品牌形象、主播专业性与直播互动性对感知愉悦与感知信任有正向影响;感知愉悦与感知信任对消费者冲动性消费与营销信息分享有正向影响;刺激环节的变量均通过感知愉悦与感知信任对消费者冲动性消费与营销信息分享的贡献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质量、品牌形象不能直接对冲动性消费产生影响,且品牌形象直接对消费者的营销信息分享产生正向影响;主播专业性、直播互动性不能直接对营销信息分享产生影响,对消费者的冲动性消费产生负向影响。
  • 法律理论与实务
  • 法律理论与实务
    邹世允, 匡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的经济权利,对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实现。目前,中国已经初步构建起新型职业农民经济权利法律保护体系,但仍然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的经济权利,需要出台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专门法,并完善现代农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相关法律制度。行政机关出台的农业政策应符合法治精神,依法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应鼓励社会力量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并完善矛盾纠纷的调解解决方式。强化对经济权利的法律保护,要发挥新型职业农民自身的作用,并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教育和法制教育。
  • 法律理论与实务
    许小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呈现出针对乡村治理的软法进路,在诸多方面发挥了其软法内容所具有的弹性、开放性及补充性作用,是我国探索软法治理的有益尝试,但也存在软法机制未充分发挥的问题。当前,应在软法硬法互动效应的强化、授权性的公众参与及治理信息共享等方面着手,弥补乡村振兴促进法软法机制的不足,寻求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软法治理进路。
  • 法律理论与实务
    丁国峰, 肖本斌, 孙玉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与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齐名的第五大新型生产要素,被誉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平台企业投入巨额资本获取数据优势地位之后,对同行企业及下游市场企业实施的数据封锁行为,严重损害各领域市场的竞争秩序。为避免数据访问限制行为在我国市场的泛滥,应借鉴域外“必要设施”“数据可携带权”等规制理论,在包容审慎原则的指导下,建构符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规制制度。
  • 法律理论与实务
    程瑶, 宋怡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防范金融危机重演,二十国集团(G20)持续推进衍生品领域监管改革并于2009年通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声明》,以承诺的方式设定了衍生品跨境监管的国际方案。然而,因各司法管辖区监管理念的分歧、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方案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等问题,在上述国际方案实施过程中,各国衍生品跨境监管规则的差异化问题凸显,导致衍生品跨境监管套利与冲突频发,世界衍生品市场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国际协作、采取有效措施突破G20国际方案实施障碍势在必行。在对传统遏制衍生品跨境监管套利的双边、单边治理进路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借助多边监管遵从理念,提出“替代合规”机制的治理路径,以“硬化”金融软法效力、纾解监管资源错配问题、促进监管技术升级,从而消弭衍生品跨境监管差异化问题,推进G20国际方案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