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娄桂艳;李英民;李放
    2006, 28(2): 121-123.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R-粘结剂是一种改性动物胶,该粘结剂以水为溶剂,本身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在混砂、造型、硬化、浇注和清砂过程中无有毒、有害和刺激性气味放出,对环境和现场操作者无危害,符合绿色铸造的要求.经实验证明,该粘结剂砂的抗拉强度高,发气量小,用SR-粘结剂砂生产的铸件表面光洁,无夹砂、气孔、缩松等铸造缺陷.型砂高温溃散性好,浇注后可通过水冲或振动进行落砂,清砂容易,特别适合于低熔点铝、镁及其合金铸件的生产,是一种理想的铝合金铸造粘结剂.
  •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杨咏东;马志伟;陈岩;等
    2006, 28(2): 124-126.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发电厂里有许多机器零件由于磨损而失效,因此提高这些机器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就成为科研及生产部门所关注的问题.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稀土,在气体软氮化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催渗剂和供硼剂,进行了一系列的低温气体氮-碳-硼-稀土多元共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5钢经氮-碳-硼-稀土多元共渗后,可在材料的表面形成较厚的化合物层和扩散层,使材料的耐磨性、耐蚀性获得了明显提高.离子探针检测证实,稀土元素镧也渗入了钢的表面,起到了微合金化的作用.
  • 信息科学与工程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宫义山;赵海;哈铁军;等
    2006, 28(2): 127-131.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知识发现的信息融合的方法.对不确定问题采用精确的数学方法解决会得到不精确的结论,模糊决策树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并能有效地提取出模糊规则.即利用模糊决策树的ID3算法对测试空间中的大量不确定多源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建立准确的评估模型,提取隐含其中的规则,最终获取新的知识.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吉林丰满水电数字仿真系统中的考核系统.实验证明,这种知识提取方法对处理大量无序、不确定的数据很有效.
  • 信息科学与工程
    高松巍;高登奎;梁昱;等
    2006, 28(2): 132-136.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磁致弹性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一种机械损伤检测传感器,详细地描述了传感器激励端和接收端测量电路的设计及传感器的软件设计,并对传感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对凹陷和凿痕两种典型机械损伤进行有效的识别.非线性谐波传感器具有小型化、低噪声、低功耗等优点,可望实现管道机械损伤的在线检测.
  • 信息科学与工程
    于光平;张昕
    2006, 28(2): 137-139.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噪声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过采样方法可以实现使用低分辨率的ADC完成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并对过采样方法作了理论上的探索.有非常多的因素影响ADC的转换结果,如:热噪声、杂色噪声、电源噪声、参考电压波动、时钟不稳定以及量化误差等.这些噪声的噪声功率是可以变化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来减小噪声,过采样技术会减小量化误差和获得与高分辨率ADC相同的信噪比,以增加被测数据的有效位数,从而提高ADC的分辨率.这要求被测信号中的噪声为白噪声或至少接近白噪声.实验证明,过采样技术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ADC的有效位数.
  • 信息科学与工程
    杨姝;孙玉敏;齐振国;等
    2006, 28(2): 140-142.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Shannon熵的性质,将WKS熵阈值法中的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把对数和乘积运算化简为减法运算,从而得到意义明确、形式简洁的WKS熵阈值法的快速算法.这种算法与WKS熵阈值法对图像分割效果完全相同,同时具有更快的运算速度.从理论上给出了该算法的证明,在实验中给出了应用实例.该算法在保持WKS熵阈值法对图像分割效果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了运算速度,增强了WKS熵阈值法的实时处理能力.
  • 信息科学与工程
    钟玲;张丹;孙淑杰;等
    2006, 28(2): 143-145.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组件式GIS应用系统中普遍关注的空间、属性信息交互查询功能的实现问题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等几种不同查询方式的实现过程;探讨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组件MapX构建系统时,提高查询效率的不同方法.同时,指出了在系统开发实践中采用MapX40进行属性信息查询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刘水;颜华;董玉岩;等
    2006, 28(2): 146-149.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电容层析系统(ECT)通常可分为两部分: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和装载有图像重建、图像分析以及ECT系统控制软件的上位计算机.介绍了16极板ECT系统上位机软件的开发设计.上位机通过串口由数据采集系统获得图像重建所需要的投影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C++作为上位机软件编程语言,实现了与数据采集系统的通信、人机交互、在线重建图像和离线图像分析等功能.说明了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给出ECT系统在线重建图像和历史回放的运行示例.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徐全生;于淼;周海华
    2006, 28(2): 150-152.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级车辆控制系统(AVCS)是智能运输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方向.道路检测是该系统正确实现的前提.提出了一种道路检测的实现方法:首先,在预处理阶段应用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了去噪处理;其次,利用现实中正常情况下车辆正前方下区域总是为背景区域的常理,提出了一种局部平均值的方法取得背景;最后,利用了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得到车辆行驶的当前车道.软件模拟试验证明该方法简单,效果较为理想.
  • 信息科学与工程
    梁中华;姜雪松;任敏
    2006, 28(2): 153-156.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电压大功率变频器中,功率器件引起的强电磁干扰环境以及绝缘的问题始终是变频器研究中影响测量信号准确性、器件运行安全性的一个问题.鉴于光纤传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偏振态调制的光纤电流传感器原理,研究一种适用于高压变频器的小巧的,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的高圆双折射光纤电流检测系统,用Jones矩阵对光纤系统进行分析.通过线性度、实时测量等具体实验,验证研制的高圆双折射光纤电流检测系统能够满足高压变频器对电流检测的需要.
  • 信息科学与工程
    刘丽钧;李晓游;孙清
    2006, 28(2): 157-160.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光电码盘和FPGA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广泛性的分析,论述了在控制系统中采用光电码盘和FPGA进行位置检测的必要性.根据增量式光电码盘进行位置检测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内嵌FPGA的可编程微控制器芯片ZE502实现光电码盘位置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简略介绍了ZE502芯片的主要特点,详细分析了四倍频及辨向电路的设计原理,重点阐述了系统的整体构成,对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说明.利用仿真软件Pspice对四倍频及辨向电路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电路功能的正确,并给出了仿真输出波形.最后分析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片芯片上的优点.
  • 信息科学与工程
    付博文;张胜男;牛连强;等
    2006, 28(2): 161-164.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中存在大量的需要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在研究RTP/RTCP等多媒体实时传输协议原理的基础上,对RTP/RTCP在网络多媒体传输中的实现机理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实验和消息分析,并给出了针对MPEG格式的媒体数据的具体实现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数据压缩、切分及调度、丢包修复及拥塞控制等情况,并编制软件利用上述协议进行了实际的数据传输尝试,说明了这些协议在多媒体数据传输中是有效的,能够很好地实现网络数据的实时传输.
  • 信息科学与工程
    王秀凤;董峰
    2006, 28(2): 165-168.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水费计量远程抄表控制系统的抗干扰问题.通过对控制系统计量结果以及周边环境的分析,找出主要干扰信号,并针对此干扰信号幅度大、脉宽大的特点,在软件上设计了具有特色的长延时软件滤波抗干扰措施,同时采用了相应的屏蔽、双绞线传输以及安装滤波电容等硬件抗干扰措施.通过以上软件及硬件两种抗干扰措施的实施,干扰信号被有效控制,系统的计量准确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实践表明,这些抗干扰措施简单易行、经济实用、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 建筑工程
  • 建筑工程
    沈新普;王翰卿
    2006, 28(2): 169-173.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复合材料界面裂纹的Corigliano-Bolzon模型进行了数值验证.回顾了这个模型的数学描述,编制了相应的FORTRAN程序.在本构局部水平上对该模型进行了典型加载路径上的力学行为模拟,包括:基本的Ⅰ型和Ⅱ型位移载荷加载;模型的卸载行为;模型在混合型断裂位移载荷作用下的位移-面力响应,以及不同加载路径下应力点随荷载增加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描述法向刚度减少的特性方面有明显优点.
  • 建筑工程
    陈四利;孙秀丽;周辉;等
    2006, 28(2): 174-177.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材料的屈服准则是塑性力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现广泛应用的屈服准则有Mises屈服准则、Tresca屈服准则以及俞茂宏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等.根据这些屈服准则推导出了双τ2屈服准则理论,成功地求解了受压平板圆孔问题,推导出了受压平板圆孔的塑性区范围以及极限值.并与Mises屈服准则和Tresca屈服准则和俞茂宏双剪屈服准则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双τ2屈服准则的理论预测位于Mises屈服准则和俞茂宏双剪屈服准则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 建筑工程
    宁宝宽;金生吉;陈四利
    2006, 28(2): 178-181.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水泥土搅拌法的施工工艺及水泥土的应用特点使其经常处于具有侵蚀性离子的环境中.为此,利用试验模拟了侵蚀性离子的存在,对不同离子浓度、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试件在各龄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侵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和Cl-对水泥土的侵蚀性均比较明显,其中Cl-的侵蚀性与水泥的掺量有关;而SO42-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水泥土的强度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对水泥土在复杂工程环境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 建筑工程
    俞家欢;张峰;贾连光;等
    2006, 28(2): 182-187.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水泥基复合材料均为抗拉性能低的脆性物质.加入随机分布的纤维会显著提高其断裂强度.素混凝土在加入纤维后会破坏原有的颗粒状骨架并降低配合物的和易性,使纤维混凝土的施工产生困难.针对配合初始和硬化后两种状态,提出钢纤维混凝土全新的配合优化设计过程给出了考虑纤维、外加物、水及水泥用量后和易性与时间的关系.研究了根据该优化方法所制得的试件在受压和受弯下的力学性能,并证明它比Swamy法更为优越.
  • 建筑工程
    李玉华;陈静云
    2006, 28(2): 188-192.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正规方程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时出现负数解及混合料级配超出理论界限范围的问题,采用迭代算法.先按普通正规方程法计算矿料组成比例系数,将得到的混合料级配作为目标级配初始值,当矿料组成比例系数为负数时则取消对应的矿料,对超出理论级配范围上限或下限的目标级配值则强制调整为相应的界限值,根据修正后的目标级配再利用普通正规方程法计算新的矿料组成比例系数,将得到的新混合料级配作为新的目标级配,通过迭代计算最终得出完全满足理论设计级配范围要求的解,其结果与采用二次规划法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改进后的正规方程法算法简单明了、应用方便;计算结果收敛、稳定,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 建筑工程
    孙海霞;王忠;梁玉舫
    2006, 28(2): 193-195.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反映道路工程质量的多种因素,包括可量化的定量因素及无法量化的定性因素,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到道路工程质量评价中,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区分不同因素指标的权重差别,根据类因素及次一级因素指标层对上一级评判目标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由专家打分,形成判断矩阵,分别经过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最后进行综合评判.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确定道路工程质量的等级.从而建立了一种对道路工程质量进行评价的多目标、多层次的模糊评价模式.结果表明,采用系统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对道路工程中的工程质量加以描述与评判是非常合理的.
  • 风力发电技术
  • 风力发电技术
    姚兴佳;刘光德;邢作霞;等
    2006, 28(2): 196-201.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大型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总体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机组的概念设计,在对几种驱动链结构机型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国际市场上已商业化的基本驱动链结构和单永磁发电机直驱结构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优势.以国家863“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研制成果SUT-1000型机组为例,研究了发电成本估算问题及成本估算模型,提出了利用发电机成本模型优化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参数的优化方法,并以发电成本最小为参数优化设计目标,对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风轮直径进行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设计效果.
  • 风力发电技术
    林成武;郑利伟;王凤翔
    2006, 28(2): 202-205.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双馈发电机和转子励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定转子电压相位角φ12将两者联系起来,推导出双馈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一体化矢量控制模型.该模型不仅反映了双馈发电机的参数、励磁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和转子励磁控制参数,而且从理论上揭示了双馈发电机兼有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的运行特点以及应用于变速恒频发电系统中的技术优势.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双馈发电机具有良好的功率控制特性.
  • 风力发电技术
    王亮;林成武;姚鹏
    2006, 28(2): 206-209.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DTC)已广泛应用于感应电动机的调速控制领域,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感应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主要是在工频附近,双馈发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主要工作在低频区域,而直接转距控制技术的低频特性是一个研究热点.对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推导出有关控制方程,给出了具体的控制框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输入机械功率曲线的有效跟踪,说明理论分析和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
  • 经济管理
  • 经济管理
    刘戈;党源源;孙冰楠
    2006, 28(2): 210-213.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提出运用集成化供应链思想指导实施邮政物资管理系统的方法.依据该方法的思想建立邮政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和物资管理业务流程,把邮政物资供应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供应链,进而将面向对象方法学应用于邮政物资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开发中.采用分层体系构架模式和J2EE设计模式构建系统软件架构,可系统地实现利用先进的开源软件框架,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能很好地解决邮政物资管理信息传递不畅的突出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水平.
  • 经济管理
    王晓煜
    2006, 28(2): 214-217.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车间作业调度问题是最困难的组合优化问题之一,也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根据工厂车间生产模式给出了基于工序模式的编码设计方式,并基于这种编码方式对车间作业调度的成本模型做了优化.该模型是一个在时间、可重复使用和不可重复使用资源约束下的多模式车间作业调度问题,加入了不同工序在不同模式下的最小延迟,从而使基于该模型的车间作业调度问题能够达到时间-成本双优的效果.
  • 经济管理
    张丽杰
    2006, 28(2): 218-220.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关系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以家电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构成和股权集中度两个角度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较差,根本原因不在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
  • 数学·物理·化学
  • 数学·物理·化学
    姜涛;吴全才;樊小辉
    2006, 28(2): 221-224.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亚麻的染色性差和色牢度低一直是制约高档亚麻织物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PDA,将PDA与NaOCl进行氯胺化反应,经Hofmann重排使部分酰胺基转变为活异氰酸酯基团,与亚麻纤维素大分子上的-OH基反应,在亚麻纤维素的大分子接枝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DA).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聚合体系温度、反应时间、PDA浓度对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接枝共聚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DA)能够明显改善亚麻的染色性和色牢度.并通过染色实验考察改性后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
  • 数学·物理·化学
    耿新;白艳秋;任公年;等
    2006, 28(2): 225-229.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实验确定了化学镀铜的最佳工艺与配方,研究了化学镀铜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从热力学数据分析看,还原剂的电极电位皆比铜离子负,用甲醛、次亚磷酸钠做还原剂还原Cu2+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在碱性溶液中对化学镀铜反应有利;从阴极极化曲线的Tafel斜率分析看,Cu2+=Cu+步骤为阴极反应的速度控制环节;从镀液的旋转圆盘电极测试结果分析看,电子跃迁步骤H2C(OH)O-→HCOOH+1/2H2+e-为镀液中阳极反应速度的控制性步骤.
  • 数学·物理·化学
    鞠衍清
    2006, 28(2): 230-232.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线性插值的方法,提出了在一个任意摆角条件下的单摆运动周期的近似公式.同时利用Mathematica软件,对在不同摆角下的单摆振动周期进行了精确计算,并绘制出了精确解的曲线.将推导出的近似公式与该精确解及其他近似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近似公式的推导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其结果与精确解也符合得很好.而且,从推导过程得出的图像中可比较直观地看出单摆作简谐振动所需的小角度条件.
  • 数学·物理·化学
    佟瑞洲
    2006, 28(2): 233-235.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设A、B、C是两两互素的正整数,m,n,r是大于1的正整数,对于丢番图方程Axm+Byn=Czr,(x,y,z)=1,1/m+1/n+1/r<1,1989年,Tijdeman猜想:该方程仅有有限多组整数解(x,y,z);1997年,Andrew Bal猜想:如果A=B=C=1,m,n,r均大于2,则该方程没有正整数解.关于上述猜想,本文作者获得了如下结果:设p为奇素数,证明了丢番图方程x2p+2kyp=z2,(x,y)=1,k≥1,y≠0仅有整数解k=3,|x|=y=1,|z|=3和k=2pl+3,|x|=2l,y=1,|z|=3·2pl .从而更正了王云葵关于上述方程所获得的结果.

  • 数学·物理·化学
    赵汝顺
    2006, 28(2): 236-238.
    摘要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在理论上通过vdW物态方程得到的气体反转曲线与实验测定的气体反转曲线仅在定性上符合,但在定量上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既便在定性上误差也是比较大的.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了Dieterici实际气体转换温度与压强的函数关系式;并应用Matlab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绘制出Dieterici实际气体反转曲线;将它与vdW气体反转曲线和实验测定的气体反转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说明了Dieterici物态方程在气体液化等低温领域中描述气体的行为还是比较准确的;特别指出的是在压强较低的范围内,Dieterici实际气体反转曲线与实验测定的气体反转曲线几乎重合,进而说明了Dieterici气体转换温度与实际气体转换温度吻合得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