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相互啮合的锥形螺杆转子是锥双螺杆挤出机的核心部件,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挤出机性能.传统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都较低,所加工螺杆转子的啮合特性和互换性都较差.为了提高挤出机的性能水平,在深入研究锥双螺杆几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柱形棒铣刀的五轴联动数控铣削螺杆转子的新型数控铣削制造方法,设计制造了五轴联动螺旋槽专用数控铣床,并且设计开发了与其相配套的螺杆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系统.该项研究成果提高了锥双螺杆的加工水平,具有显著的工程意义.
螺旋机械的核心部件——螺杆转子的螺旋曲面成形复杂、加工难度大,国内外较多采用成形车削方法加工,此法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及螺杆表面质量上存在不足,为了获得更好的螺旋表面加工质量,提出了外切圆弧母线逼近加工方法.依据圆弧逼近原理,建立了螺杆转子空间螺旋曲面的铣削模型,确定了刀具空间逼近圆弧的基本结构参数,求解了逼近圆弧的加工误差,实现了刀具逼近圆弧参数的优化设计,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刀具参数优化方法具有可行性.
分析了AMESim仿真平台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并以飞机前起落架液压收放系统为例,应用AMESim建模仿真技术中的AMESim图形化建模方法建立了系统元件的仿真模型,对飞机前起落架收放系统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在分析了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AMESim的批处理方式优化系统参数的方法,为飞机液压系统设计及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将泵腔内的液体流动简化为理想液体,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泵腔内压力的计算方程式,并应用离心泵欧拉方程式求解泵腔内压力计算方程式.通过对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靠近密封环处,计算结果先小于实测值,后大于实测值;在外径处计算结果一直大于实测值;在大流量时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几乎平衡.
针对快速凝固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高硅铝合金中初晶硅的形态和尺寸,显著改善合金的使用性能的特点,采用喷射沉积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Al-17Si-5Fe-2Mn-2Ni-3.5Cu-1Mg-1V合金,分析了合金的组织特征、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喷射沉积合金的组织由大量弥散分布的粒状相、少量块状相和共晶基体组成.挤压态合金经300 ℃下稳定化处理不同时间后,组织没有明显的粗化,硬度下降也不大.合金经热挤压后,室温极限抗拉强度达232.2 MPa,经T6热处理后极限抗拉强度提高了17%,达271.3 MPa.
为了解决氧化铝陶瓷抗热震性差的难题,将堇青石、纳米SiC加入到Al2O3中,通过无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了Al2O3/堇青石抗热震陶瓷.结果表明,w(堇青石)=10%、烧结温度为1 520 ℃时陶瓷可获得最高密度.陶瓷样品能够承受1 500 ℃温差(空冷)的热震破坏.采用SEM对陶瓷进行组织结构分析,发现堇青石与氧化铝形成长柱状固溶体,呈无规分布状态.这样的显微组织有利于缓解热应力和提高强度,对提高陶瓷的抗热震性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焊接结构对焊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焊缝金属的内部组织及其结构显著影响焊接接头的性能.为了通过控制焊接接头内部的晶粒形态和尺寸来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利用纵向磁场发生装置进行了低碳钢MIG焊接实验,对焊缝金属进行了金相及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外加纵向磁场作用下与不加磁场进行比较,焊缝的抗拉强度提高了37.79%,焊缝的抗冲击韧性比不加磁场时增加了72.21%.可见外加纵向磁场焊接可以有效地细化焊缝的晶粒,提高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以及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
金属纳米材料能够产生量子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在许多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及还原剂,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为大分子稳定剂,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制备了银纳米微粒.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纳米银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反应所得到的银纳米微粒的DMF溶液可以在420 nm处出现纳米银所具有的特征吸收峰,增加了反应前驱体浓度及反应时间,使银纳米微粒的特征吸收峰变得更加明显.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所得到的银纳米微粒具有较窄的尺寸分布,从而证明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可以对纳米银表面进行较好的修饰.
铸造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前沿领域.利用计算机对金属液和夹杂物注入型腔内的运动过程、夹杂物集聚位置进行了数值模拟.用连续方法、N-S方程、粒子运动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和四阶龙格库塔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离散化,编制计算程序进行了计算,并结合水力模拟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本数值计算系统能够较好地模拟金属液和夹杂物在充型过程中的运动过程及夹杂物集聚位置,对于优化铸造工艺方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磁共振成像要求主磁体能在较大的成像空间内产生高均匀度的磁场,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实际上磁场的均匀度远不能达到预定要求,需要采用特殊方法进行匀场,从而提高成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无源匀场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匀场软件;分别在双柱型磁体和传统C型磁体上进行了匀场实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磁场均匀度.证明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无源匀场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匀场过程,提高磁场的均匀度.
为提高永磁直线电机的推力,介绍了Halbach磁体结构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采用Halbach磁体结构的磁体排列方式及磁体的磁化规律.并以一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为例,确定了适合该直线电机的Halbach磁体结构形式,对比分析了不同磁体排列方式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空载运行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albach磁体结构不仅可以改善气隙磁场分布、提高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推力,而且可以减小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推力波动.因此将Halbach磁体结构应用于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中与常规永磁体结构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基于前人对电流零点预测工作的研究成果, 保证了电流引入时间的准确性,将单相合成试验采用的电流引入法借鉴到三相合成试验,实现三相电流并联引入.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三相合成试验线路仿真模型进行搭建,并对仿真结果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开相和两个后开相瞬态恢复电压值,及并联电流的投入时刻对实验的等价性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此仿真模型,通过对这几个参数的调节获得预期瞬态恢复电压值,节省实验投资并可为国内高压实验站进行三相合成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伺服电机(PMLSM)直接驱动伺服系统存在的负载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根据鲁棒二次最优控制理论来设计速度状态反馈控制器,在保持传统控制结构不变的同时,解决了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鲁棒性问题,能够克服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与外部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现对系统速度的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证伺服系统的快速性、精确跟踪性的同时,对系统参数变化和阻力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针对超高层超高速电梯,讨论了电梯垂直运动以及鲁棒二自由度控制方法.其目的是要在期望的控制性能下实现轨迹跟踪控制和再平层控制,并对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在描述电梯垂直运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鲁棒二自由度控制,可以有效抑制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使系统同时获得良好的速度跟踪特性、干扰抑制、鲁棒性和精度高再平层性能.将速度控制器设计归结为标准的 H∞ 控制问题;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法得到输出反馈次优 H∞ 控制器;最后通过求解凸优化问题得到 H∞ 最后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了利用微分几何方法和状态反馈方法设计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器的可行性.从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出发,运用微分几何理论讨论了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的理论基础,给出了永磁同步电机可以进行精确线性化和输出函数可以取电机转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并研究了这种控制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将这种控制器与同一数学模型下PI控制器进行了控制结果的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说明利用微分几何理论设计控制器对永磁同步电机模型进行控制是完全可行的,结果是满足要求的.
对一种软开关式谐波补偿器主电路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论述了换流开关和逆变器开关驱动信号产生的原则;设计了产生控制信号的硬件逻辑电路,说明了工作原理;根据硬件逻辑电路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硬件逻辑电路和仿真模型是正确的.对软开关式谐波补偿器的仿真分析表明:换流开关器件是在零电流下导通,几乎是在零电流下关断.逆变器开关器件也工作在软开关方式,其复现的指令电流失真很小.因此证明了所归纳的控制策略是正确的,此种软开关式谐波补偿器是可行的.
基于优先级抢占调度策略的实时内核,优先级反转是涉及多任务共享资源时最容易出现的现象,此现象是实时应用系统产生不可预知错误的重要因素.阐述了μC/OS-Ⅱ实时内核中优先级反转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系统实时性的影响,提出了调度器加锁及优先级置顶两种抑制μC/OS-Ⅱ优先级反转的实现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μC/OS-Ⅱ中的优先级反转.最后对两种实现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视点是控制3D场景浏览的主要参数.Java3D提出了新的基于视平台的视模型概念,探讨了Java3D中视点的作用及其存储机制,设计了视点类和视点的序列化存储方法,用以解决缺省视点的视野与初始场景显示不匹配和拾取过程中对临时调整的视点的实时保存问题.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取得了增强功能和加强界面友好性的效果.
证据理论在解决多源信息融合问题、尤其是不确定性问题上有独到之处.但证据理论组合规则中对动态证据的权威性问题未进行详细地量化,使得动态证据组合过程中产生偏差甚至导致预测结果与人类思维相反.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基于时间换算的动态证据组合规则,即将时间换算函数与证据组合规则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地解决动态证据组合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在组合时考虑证据权威的时变性.为验证其有效性,将其用于丰满电厂主变压器故障预测,试验结果支持了该方法.
提出一种新型XML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方法,解决了XML文档有效的存储和查询复杂的问题.采用SAX技术输出XML流,并通过对哈夫曼编码的分析,对XML文档中各个元素生成基于哈夫曼编码加以扩展,并随元素信息存入关系数据库.即在关系数据库中存放结点信息及结点之间的关系,使查询结点与子结点信息更方便,实现以文档为中心的文档粒度较大的文档的存储和查询.应用SAX技术生成扩展的哈夫曼编码,存储结点的信息,方便地实现XML文档信息的查询.基于扩展哈夫曼编码的XML有效地提高了XML文档存储和查询效率,在应用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根据纸币号码的唯一性,在纸币出入库时记录每张纸币的号码,建立币码档案,这样可以使金融部门等有效跟踪纸币在社会的流通情况,并进行有效监管,从而有利于解决类似抢劫运钞车、洗钱等重大社会问题.以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纸币号码识别记录装置,与点钞机或捆钞机结合,能够实现纸币号码在线识别记录功能.装置以DSP和图像传感器为核心,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纸币号码的在线采集和识别处理.系统采集速度最快可以达到25张/s,识别速度能够达到20张/s,而点钞机目前的速度一般在15~20张/s.因而能够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在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软件设计要等到硬件设计结束后才能真正开始,这使整个开发周期变得相对漫长,成本也相对高昂.为解决这一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VC++6.0的MFC集成开发环境的单片机开发系统仿真软件中软硬件系统模块的设计方法,此方法提出了对8051单片机的硬件运行功能和汇编语言调试功能的仿真策略.此模块配合其它功能模块所组成的单片机开发系统软件能使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同时进行.软件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简要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两种入侵检测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将模块化思想和多线程技术应用到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各模块的组成、各线程的引入过程以及各线程的具体功能.其中,控制管理中心模块完成主要的业务逻辑,负责协调管理和统一调度系统其它各模块的工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使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两种入侵检测技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融合.
从对外汉语教师授课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情况设计出以Sybase SQL Anywhere8.0为后台数据库管理,以PowerBuilder90为前台应用开发工具的对外汉语教学系统中的文章教学软件,通过分层讲解设计思路,同时附以必要的程序代码,解决了文章教学中涉及到的字词的含义、字词的发音、文章的内容以及情景教学等重要问题,使学习者通过它能够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并且能够准确掌握标准的发音,尽快地掌握相应的汉语知识,同时达到对数据窗口灵活运用的目的.最后通过实例,给出了具体应用效果.
为了对发电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定量化评估方法、步骤及过程,根据期权博弈理论,分析了发电企业在非对称双头垄断市场结构中的投资策略;研究了一个或多个企业在不同的投资成本下纳什均衡投资策略,通过对案例进行仿真计算,利用所得出的 Matlab 仿真图说明了有关的投资优化决策方案.研究的结论对当前我国电力改革发电企业投资决策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对高等学校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对于及时、准确地反馈财务信息.了解学校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高等学校财务评价的目的,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可比性、可行性的原则,依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及相关制度的规定,结合高等学校财务的特点,构建了一套能全面反映当前高等学校特点的财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对指标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最后进行了例证分析,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评价结果能够为各高校提供决策依据.
“羊群效应”已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羊群效应”的内在原因对其市场异象展开讨论,运用“羊群效应”模型,更好地剖析隐藏在价格背后的形成机理,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进行了检验分析.通过度量指标分散度,检验在极端收益率情况下分散度和非极端收益率的情况下分散度是否存在差异并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在股价下跌时,中小企业板块表现出明显的“羊群效应”,即趋同效应,从而更加合理地解释了价格的异常波动.
n 维欧氏空间 En 中 n 维单形作为 En 中的一种基本凸体,它的几何性质非常具有一般性.关于 n 维单形的几何不等式研究,近期建立了许多重要几何不等式,然而,关于垂足单形几何不等式研究还是比较少,只建立了 n 维单形与其垂足单形体积的几何不等式.应用解析方法和几何不等式理论研究了n维欧氏空间 En 中 n 维单形的垂足单形的几何不等式问题,建立了 n 维单形与其垂足单形的外接球半径和内切球半径之间的一个几何不等式,作为其特例得到了著名的 n 维 Euler 不等式的一些推广.
高浓度、组成复杂的工业有机废水难以直接用普通的生物处理法处理,因此,需要探索经济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电化学氧化法是比较有效的处理该类废水的方法.采用Ti/SnO2-Sb2O5/PbO2电极作为阳极,探索利用阳极电催化氧化法处理含环己酮废水的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降解反应过程进行监测, 对降解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对电解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用Ti/SnO2-Sb2O5/PbO2电极电催化降解处理含环己酮的有机废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并与生物处理法联用,产生了节约废水处理费用的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