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编辑部
编委会
投稿须知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出版声明
转到社科版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3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2-09-2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信息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
建筑工程
全选
|
材料科学与工程
Select
材料科学与工程
限制式与非限制式结构雾化气体动力学分析
曲迎东;刘同帮;孙鑫志;李荣德;白彦华
2012, 34(5): 481-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两种典型雾化结构:限制式和非限制式结构,对其各自的雾化气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两种结构雾化器气体流场的分布情况及轴线处各参数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指出了两种结构气体行为的同异之处.结果表明:两种结构均能形成回流区,但回流区形貌不同,且限制式结构回流强度更高,回流区温度降低更明显;回流区的下方存在一个速度为0的滞止点,但滞止点并非气场中压力最大值点,压力最大值点在滞止点的下方区域,是射流中心主流的交汇点.在喷射过程中,雾化气流会以振荡形式运动,限制式结构气流振荡幅度较大,随喷射距离增加,气流的振荡减弱.
Select
材料科学与工程
磁场对AZ31镁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刘政军;赵福东;苏允海;霍天娇
2012, 34(5): 486-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外加磁场对焊接接头疲劳行为的影响规律,在对5 mm厚的AZ31镁合金板进行钨极氩弧焊过程中,外加纵向交流变频磁场.对不同磁场参数下镁合金焊接接头进行应变控制疲劳实验,采用光学金相和扫描电镜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疲劳断口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磁场电流为2 A,频率为20 Hz时,焊缝的疲劳性能达到最佳值.合适的外加纵向磁场可以促使电弧旋转对熔池进行搅拌,改变晶粒结晶过程,使焊缝中晶粒组织得到细化,进而使焊缝的疲劳性能得到改善.
Select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不锈钢与耐热钢焊接过渡区的碳迁移现象分析
李德元;娄建新;王晓宇;张晶;谢天男
2012, 34(5): 491-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在理论上对不锈钢和耐热钢异种钢焊接碳迁移过程进行定量分析,针对熔合区产生的碳迁移现象,首先根据化学位梯度将碳元素的实际浓度转换为等效浓度,利用菲克定律对扩散过程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推导出碳扩散理论公式并绘制理论曲线,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垂直于熔合线的方向进行成分分析并绘制实际碳扩散曲线.结果表明: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相同.通过这种方法可较为准确地推导出碳迁移的趋势,为今后异种钢碳扩散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Select
材料科学与工程
球墨铸铁和铁素体不锈钢的激光-MIG复合焊接性能
徐国建;刘祥宇;杭争翔;邢飞;石磊
2012, 34(5): 496-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球墨铸铁(FCD450)和铁素体不锈钢(SUS430)的异种焊接性能,采用3种不同镍质量分数的焊丝对球墨铸铁和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激光MIG复合焊接试验,并确定最佳焊接条件.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电子探针(EPMA)和维氏硬度计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成分分布及硬度分布进行分析,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焊接条件下,通过添加3种焊丝,焊接接头无裂纹出现且焊缝成型良好.由于焊丝的作用,焊缝金属铬和镍的质量分数较高.随着焊丝Ni质量分数的增加,焊缝宽度明显减小.由于莱氏体和马氏体的存在,拉伸试样都断在FCD450侧的半熔化区或热影响区.
Select
材料科学与工程
温度和轧制方向对TC1合金板材疲劳行为的影响
吕伟;陈立佳;车欣;刘正
2012, 34(5): 504-5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试验温度和轧制方向对TC1钛合金板材的高周疲劳寿命及断裂行为的影响,针对平行于和垂直于轧制方向的TC1钛合金板材在不同试验温度下进行了应力控制的拉-拉疲劳试验,并对相应的疲劳断裂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行于和垂直于轧制方向的TC1钛合金板材的疲劳极限及其在相同外加应力下的疲劳寿命均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同试验温度下,垂直于轧制方向的TC1钛合金板材的疲劳极限和疲劳寿命均高于平行于轧制方向的TC1钛合金板材.在应力控制的高周疲劳加载条件下,轧制态TC1钛合金板材的疲劳裂纹均以穿晶方式萌生于疲劳试样表面,并以穿晶方式扩展.
Select
材料科学与工程
AZ31B镁合金动态力学行为及变形机制
王长义;刘正;毛萍莉
2012, 34(5): 509-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挤压态AZ31B镁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力学行为及变形机制,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和反射式拉杆装置在室温对挤压态AZ31B镁合金进行了动态压缩和拉伸试验,平均应变速率范围在500~2600s
-1
之间,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测试后试样的微观组织变化.结果发现,由于在挤压过程中形成了基面织构,沿挤压方向压缩时,拉伸孪晶{1012}<1120>首先启动,屈服强度对应变速率不敏感,且屈服强度较低,但在塑性变形的第二阶段,位错滑移参与变形,应变速率硬化效应显著;沿挤压方向拉伸时,压缩孪晶{1011}<1120>和非基面滑移是其主要的塑性变形机制,合金屈服强度较高,并表现出轻微的正应变速率效应;由于织构的形成,合金在压缩和拉伸时表现出很强的拉压不对称性,压缩屈服强度与拉伸屈服强度的比值约为0.32.
Select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艺参数对堆焊熔敷成形极限倾角的影响规律
柳建;朱胜;殷凤良;梁媛媛
2012, 34(5): 515-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堆焊熔敷成形的极限倾角及送丝速度和堆焊速度对其的影响规律,采用MIG堆焊熔敷工艺进行单道多层成形试验,从焊缝形状变化及熔滴过渡方式的角度研究分析了成形极限倾角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极限倾角的大小主要由堆焊电流的大小决定并与成形焊缝形状有关,工艺参数对极限倾角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堆焊电流、进而改变熔滴悬空部分所受力的平衡来实现的;在沿焊道方向上成形极限倾角为45°,且不受送丝速度和堆焊速度变化的影响.在垂直于焊道方向上,极限倾角随送丝速度的增大总体上呈减小趋势,随堆焊速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堆焊速度在18~21 mm/s时有最大值50°
机械工程
Select
机械工程
闭式叶轮铣削加工干涉自修正轨迹规划算法
梁全;郑鹏;王永章
2012, 34(5): 520-5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绝大部分商用CAD/CAM软件在刀具轨迹规划过程中只能检测干涉碰撞的发生、而无法自动生成无干涉碰撞刀具轨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干涉碰撞自修正算法.该算法提取避让几何体边界,利用配置空间理论把提取的避让几何体边界映射到二维配置空间中,将三维空间中的干涉碰撞问题转化到二维空间中,并利用空间分区二叉树、多边形偏置等算法,解决了自动修正干涉碰撞处刀具姿态的问题.应用该算法生成了闭式叶轮流道的刀具轨迹,从刀具轨迹规划的效果上看,提出的算法确实避免了闭式叶轮刀具轨迹规划过程中干涉碰撞的发生.
Select
机械工程
钣金V形折弯回弹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王飞;游有鹏
2012, 34(5): 526-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钣金V形折弯成形过程中,回弹对成形精度的影响很大,为此,针对板材的成形和弹复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试验,分析材料性能参数(弹性模量,硬化指数)、板料厚度、模具几何参数(下模具开口宽度,上模具圆角半径)和润滑条件对折弯回弹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回弹随弹性模量、硬化指数和板料厚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随下模具开口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上模具圆角半径和润滑条件对折弯回弹的影响较小,回弹随上模具圆角半径与摩擦系数的增大而缓慢减小.研究揭示了影响回弹的主要规律,为提高V形折弯成形精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Select
机械工程
超声振动铣削运动学及其对切削力的影响
沈学会;张建华;邢栋梁
2012, 34(5): 530-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改善微细铣削的加工条件,研究了利用超声振动辅助微细铣削对切削力的影响.基于对刀具轨迹的运动学分析,讨论了利用超声振动辅助微细铣削时实现刀具-工件分离的必要参数条件,以2A12为实验工件材料,通过超声振子带动工件沿进给方向进行超声振动,并采用多组参数进行了铣槽实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合理的切削及振动参数配比,进给方向超声振动辅助微细铣削可改变刀具-工件的相对运动方式,实现分离型断续铣削,可获得近似脉冲状切削力并有效减小切削力的均值,选择合理的振幅可明显减小进给方向切削分力峰值.
Select
机械工程
工程陶瓷引弧微爆炸加工过程的高速摄像
张保国;田欣利;王健全;李富强;唐修检
2012, 34(5): 536-54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工程陶瓷引弧微爆炸加工的工作原理,建立了高速摄像试验系统对微爆炸等离子体射流的产生过程、外观形态进行了观测,得到了微爆炸等离子体射流的产生原理.对氮化硅陶瓷和氧化铝陶瓷冲击蚀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高速摄像观测,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冲击蚀坑的截面形貌,得到了陶瓷加工的材料去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火花放电和稳定等离子体射流2个阶段,等离子体射流的直径随着电流值的增大而增大,冲击蚀坑直径随着加工时间逐渐扩展.氮化硅陶瓷加工时升华分解,蚀坑表面覆盖一层结构疏松的变质组织,在亚表面上有横向裂纹形成;氧化铝陶瓷加工时直接熔化,表面变质层成分为非晶体玻璃相.
信息科学与工程
Select
信息科学与工程
12极板直接三维ECT图像重建仿真
颜华;宁秀坤;王伊凡;周英钢
2012, 34(5): 542-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克服间接三维ECT系统轴向分辨能力低这一缺陷,进行了直接三维ECT重建技术的研究.将12个极板分三层布置,相邻层极板有45°角的相对旋转.不但测量同层极板对的电容值,还要测量不同层极板对的电容值.三维图像直接在重建过程中产生,与经过二维断层图的间接三维重建图像截然不同.建立了传感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传感器的三维敏感场.采用线性反投影算法以及有限元分析法获得的三维灵敏度矩阵和电容测量仿真数据,实现了直接三维ECT图像重建.重建结果显示了直接三维ECT具有良好的轴向分辨能力.
Select
信息科学与工程
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图像增强算法及其电路实现
陈庆利;黄果;蒲亦非;周激流
2012, 34(5): 549-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整数阶微分对图像纹理增强效果不明显及Grümwald-Letnikov(G-L)微分后会使RGB彩色图像边缘色彩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Riemann-Liouville(R-L)分数阶图像增强算法并讨论了该算法的电路实现.从R-L定义出发,推导出分数阶微分方程,构造了数字图像8个方向上的0~1阶分数阶微分模板并讨论了其数值运算规则,在此基础上构造并实现了数字图像的R-L分数阶微分电路,并在HSI空间对I分量进行分数阶微分实现彩色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比较明显地增强图像的纹理和边缘细节,增强后的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提高,图像视觉效果明显,具有非线性增强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的复杂纹理特征及边缘信息的独特优势和良好效果.
Select
信息科学与工程
正交频分复用水声通信子载波干扰抑制
马雪飞;乔钢;赵春晖;郑彩云
2012, 34(5): 556-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引入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的水声通信中,发送端与接收端采样频率偏差及多普勒频移会引起子载波间的干扰,为了抑制信号产生幅度衰落和相位畸变并降低系统误码率,根据多载波水声通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抑制载波间干扰的方法.利用导频序列拟合出采样频偏,通过重采样滤波器进行补偿,对多普勒因子粗补后,利用各象限解调数据方差的极小值确定解调数据长度,通过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实现多普勒干扰抑制.3次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可行,能够较好地抑制子载波干扰,可显著提高多载波水声通信的系统性能.
Select
信息科学与工程
一种提取房颤F波的最优QRST模板对消法
戴呼合;姜守达
2012, 34(5): 562-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QRST对消法是从体表心电信号中提取心房颤动F波的一种重要方法,针对传统对消法对QRST复合波形态变化十分敏感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在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上的最优QRST模板生成方法.深入分析了模板对消法的原理,推导出了各心拍QRST复合波生成QRST模板的最佳线性表示系数,并给出了生成最优模板的步骤.对仿真信号和真实房颤心电信号的F波提取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两种传统模板对消法,即平均模板对消法和时空对消法进行改进后,F波提取效果均得到明显改善.
控制工程
Select
控制工程
基于粒子群的压电结构多目标同步优化控制
马天兵;裘进浩;季宏丽;朱孔军
2012, 34(5): 569-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分析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结构与控制的耦合特性,克服现用优化算法的复杂性,以压电智能梁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对传感器与作动器分布和反馈控制增益进行同步优化.选用储存能量和控制能量最小以及振动衰减最快的多重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目标函数,找出了针对特定振动模态下的最佳贴片位置与控制增益,分析了压电片长度和数量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运算结果表明,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粒子群具有编程简单、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等优点.仿真结果显示,基于粒子群同步优化后的结构振动控制效果明显,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Select
控制工程
基于模糊自适应模型的热镀锌锌层厚度控制
张岩;邵富群;王军生;刘宝权
2012, 34(5): 576-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锌层厚度控制过程中存在时变大滞后、非线性和多变量干扰而难以实现精确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自适应模型的前馈控制方法.通过分析锌厚与气刀压力、气刀距带钢距离和带钢速度的关系,提出具有预设控制功能的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响应过程参数(如线速度和目标锌厚)的变化.模糊自适应模型能够精确描述对象的非线性特征,而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自适应调整模型参数来保持模型的精确性.从实际应用结果可以看出,与传统PID控制方法相比,提出的控制策略能稳定地减少锌层厚度偏差,提高镀层均匀性,满足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和节省锌原料的实际需求.
建筑工程
Select
建筑工程
越流系统中弱透水层的一维固结解及分析
谢康和;陶立为;王玉林;李传勋
2012, 34(5): 581-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越流系统中弱透水层的固结问题,推导了任意基准面下以水头表示的一维固结控制方程,建立了越流系统中弱透水层的一维固结模型,给出了压缩量和平均固结度的解析解,分析了越流引发弱透水层固结变形的本质,并给出了计算实例和平均固结度的查询表格.研究结果表明:渗透力引起有效应力的增加是土层发生变形的根本原因;弱透水层在1 m越流水头差作用下,能够产生相当于弱透水层顶面施加5 kPa均布荷载所引起的总压缩量;越流系统中弱透水层的一维固结与经典的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相比,达到了相同的固结度,但前者所需时间仅为后者的1/4.
Select
建筑工程
水泥土材料的细观损伤机理
宁宝宽;张幼鹤;陈四利;张国华
2012, 34(5): 586-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水泥土的细观损伤机理,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水泥土细观力学试验.基于细观力学实验结果,分析了实验进行过程中水泥土细观实时图像的表面变化以及水泥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突变特征,探讨了水泥土的细观损伤破裂机理.结果表明:水泥土材料的结构组成具有不均匀性,且有初始损伤存在.在荷载作用下,材料的破坏是由其内部细观尺度的损伤演变并发展的,最终汇聚成宏观裂纹,宏观裂纹进一步扩展导致材料强度丧失、结构破坏.用细观力学和损伤力学基本原理来分析水泥土的承载性状及在第一承载阶段的损伤演变情况,可评定材料的承载能力及其工程结构的可靠性.
Select
建筑工程
BRB-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李帼昌;张迎;高成富;田磊
2012, 34(5): 591-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屈曲约束支撑-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的三层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了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能力曲线、层间位移、顶点位移和塑性铰分布情况等相关参数,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框架中设置的屈曲约束支撑可有效提高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
Select
建筑工程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静力分析的精细传递矩阵法
孙建鹏;李青宁
2012, 34(5): 596-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对结构受力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利用精细传递矩阵原理对其进行静力分析.采用三参数力学模型模拟半刚性连接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性能,用螺旋弹簧模拟节点连接的半刚性.根据精细传递矩阵法原理和结构的平衡微分方程,推导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静力分析的精细传递矩阵,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进行了算例计算.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可用于结构的初步设计和最终校核;梁柱连接的半刚性使结构的内力发生重分布,进行钢框架结构分析及设计时应考虑半刚性连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