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回望70年: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人民力量
  • 回望70年: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人民力量
    杨凡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社会主义文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精神灵魂,社会主义文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社会主义文艺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现代化的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不但彰显了中国人民这一我国文化现代化的主体的力量,更丰富了我国文化现代化的多样性色彩。其突出表现在对于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与多样化文化需求的满足上。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还应该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比如需能更为及时地回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新课题。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文艺还需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如其提纯转化人民美学的能力、与时俱进中国精神的能力,特别是其融合现代新兴媒介的能力。
  • 回望70年: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人民力量
    郎嬛琳,方程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环境法治发展40年,也是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发展和建设的40年。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建设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由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构成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权利体系和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规则。总结经验,公众参与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公民环境权利的题中之义,是提升环境决策质量的重要保障,是调动公众环保力量的必然路径。面向未来,广义层面的公众参与应当注重提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狭义层面的公众参与应当通过完善主体界定、推动信息流动、推进协商参与和加强社会监督等实现进一步完善。
  • 国际竞争与产业安全
  • 国际竞争与产业安全
    王百卉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际组织和成员国的法律责任归属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法争论的话题。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一类国际法主体,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但在实践中,成员国在执行国际组织决议的过程中往往滥用国际组织法律人格,其行为不仅是国际组织法律人格的体现,还代表了自己的意志,造成法律责任归属不明。以此种争议情形为研究对象,结合1999年的使用武力合法性案,2007年欧洲人权法院的拜拉米案和萨拉马提(Behrami/Saramati)案、阿尔吉达(Al-Jedda)案以及2014年海牙法院关于斯雷布雷尼察(Srebrenica)诉荷兰案的相关判决,借鉴国外学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认为应当坚持国际组织和成员国法律责任的多重归属。围绕责任多重归属原则的确立过程,通过对2011年《国际组织责任条款草案》相关条文的分析,明确了行为归属与责任归属的关系:只有确定行为归属之后,才能确定责任归属;为了最终确定责任的多重归属,提出以有效控制为标准认定行为归属,并明确这种有效控制是对具体行为的事实控制。
  • 国际竞争与产业安全
    刘岩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不正当竞争认定与商标侵权认定彼此独立,但二者关系依旧存在争议。司法机关处理二者关系及不正当竞争认定的方式存在问题。在以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商标平行进口具有必要性的情形下,提出商标平行进口不正当竞争认定的要件,即主体要件、违法要件和效果要件,并对商标平行进口不正当竞争认定提出相关建议。
  • 国际竞争与产业安全
    未良莉,王立平,王俊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污染产业国际转移日益频繁,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依据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基于M&W污染密集型产业分类方法,利用中国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对外贸易、FDI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FDI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我国环保政策对于防范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是积极有效的。依据研究结果,从环境规制视角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 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 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宋罡,唐凌云,刘鹏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制造2025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通过对东北三省投入产出表的测算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发展现状与嵌入关系。研究表明,东北三省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产业结构一致,制造业为支柱性产业,增值能力最强但内置化问题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增值能力相对较弱,但发展空间大,具备“高附加值”特征;东北三省均处于制造业驱动阶段,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同时,东北三省在产业发展及嵌入融合程度上存在差异: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平稳,嵌入关系相对较强且较为稳定,制造业有初步受生产性服务业推动趋势;吉林省制造业发展较迅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下降趋势,两产业间互动发展较为迅速;黑龙江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相比于吉林省、辽宁省实力较差,其产业间关联最弱并略有减弱的趋势。
  • 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王亚男,葛玉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理论探讨的热点。以分权控制理论为基础,构建国有股东、民营股东和监督机构三方的利益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有股东侵占民营股东的概率受监督机构监督成本和国有股东被监督损失等因素的影响,监督机构选择自主监督国有股东的概率受国有股东侵占行为惩罚力度系数、国有股东侵占额外收益和民营股东诉讼赔偿等因素影响。要加强对国有股东的惩罚力度,发挥好政府的监督作用,增强中小股东权利保障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
  • 经济理论与应用
  • 经济理论与应用
    罗丹程,秦浩,王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东北三省2006—2016年动态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利用Stata软件引入人力资本变量,实证分析三省FDI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FDI变量对产业结构变量影响减弱,且有负面影响趋势。由于FDI变量使用的是相对值,实证结果不能说明其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负面影响,但说明了FDI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在弱化。引入人力资本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存在正向作用的结论,说明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 经济理论与应用
    林明,尹宗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我国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冗余资源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和盈余管理之间呈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应计盈余管理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呈现正U型关系;真实盈余管理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呈现倒U型关系;盈余管理和沉淀性冗余资源无显著性关系;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反向替代关系。
  • 民主与法
  • 民主与法
    李庆海,栾欣欣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民法总则》绿色原则的提出,为我国科技创新法律生态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科技创新法律生态化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价值导向,兼顾科技创新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科技创新法律生态化基础理论的阐述,分析我国当前科技创新法律生态化的立法现状及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相关法律规制,探讨我国科技创新法律生态化存在的不足以及完善措施。
  • 民主与法
    黄亚洲,孔金萍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但关于原告资格争议不断。原告资格与民事诉讼中诉的利益、诉权理论、处分原则和两造平等存在冲突。学界提出担当人说、补位说、程序当事人说、代表人说和代理人说等理论,试图调和冲突。然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本质上是法律拟制的程序中利益主体,法律拟制遵循拟制法定、有效环保和便利诉讼的原则,利益主体只存在于诉讼程序中。此观点具有理论和实务上的合理性。基于此观点,只有检察院和部分环保组织适于作为原告,同时应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该研究有助于破除现有原告资格的桎梏,确立适当的原告资格,推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发展。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丁春福,刘晓晴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需要多重解读。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扭转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平衡不协调,改变国人当下的文化自卑感,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激烈冲击是文化自信的紧迫性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文化事业的发展成果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可能;文化自信的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新实践,各种外来文化的干扰和破坏使得文化自信成为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陈彦超,程嘉琪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辩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的西方国家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对推动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处于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时期的中国,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的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两山论”以及生态治理现代化思想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认识,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延续、创新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张昭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一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积极回应,更蕴含着丰富的世界意义。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等方面,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