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论坛: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
  • 专题论坛: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
    王惠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中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其基本内涵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实干精神,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 专题论坛: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
    赵慧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东北抗联精神作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长期抗日斗争中所呈现出的民族气节和革命品格,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仍然承载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蕴。具体而言,东北抗联精神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等基本内涵,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而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东北抗联精神更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赓续传承东北抗联精神须将其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以强化学术研究、健全传承机制、激活红色资源等实践形式有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化、长效化、生动化。总的来说,多元化地呈现东北抗联精神的新时代价值、创造性地构建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路径,对新时代背景下强化东北抗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砥砺革命意志、赓续初心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乡村振兴研究
  • 乡村振兴研究
    罗心欲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文化与治理是研究乡村振兴的两个重要维度。乡村文化与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形成乡村衰败的时代镜像,使乡村振兴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需求,必须高度关注传统文化与乡村治理的辩证关系、耦合机制及其联动实践,建构并凸显乡村治理的文化使命,充分激发传统文化多方面的乡村治理功能。围绕传统文化与乡村治理的互嵌和相融,作出适应性实践探索和文化应激反应,才能营造适宜、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秩序状态,筑牢乡村振兴根柢。
  • 乡村振兴研究
    宋俊秀, 钱力, 倪修凤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采用2011—2019年云南、贵州、四川三省315个县域面板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评估与分析,进一步检验其异质性与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较于政策单独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更为显著;就业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数都会显著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济增长效应;政策衔接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基本不存在民族异质性,可通过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提高县域居民生活水平,进而发挥其经济增长效应。
  • “四个自信”与立德树人
  • “四个自信”与立德树人
    王晓东, 葛晓冬, 李妮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夯实教师育人的思想政治基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为一体,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积极拓展课程思政方式和途径,推进教书和育人的统一、言传和身教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形成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效应,凸显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水平,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取得实效。
  • “四个自信”与立德树人
    王晓茜, 董润芸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高校基层院(系)级党组织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高度一致。为切实推进课程思政落地生根,高校基层院(系)级党组织以“转思想、强学习、重培育、给政策”为举措,解决高校教师“不愿做、不会做、做不好、没动力”的难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做好顶层设计、筑牢组织基础、注重示范引领,力争全员参与,使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让师生在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 经济与管理
  • 经济与管理
    王德武, 张雪娇, 李凤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选取2011—2019年A股创业板1 611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股权质押与会计稳健性的交互项,研究会计稳健性对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大股东股权质押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上升;会计稳健性对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 经济与管理
    李刚, 于巧凤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长三角地区27个主要城市2009—2018年数据,运用CCR-DEA模型与Malmquist-DEA模型分别对旅游经济生态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选用Stata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旅游经济生态效率水平较高,但处于下降阶段;在其影响因素中,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旅游业从业人数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存在低水平的反向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长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建议。
  • 经济与管理
    陈燕玲, 宋翠竹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进一步完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基于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27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研究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在长三角各地区之间空间聚集效应明显,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非完全一致的倒U型关系。据此提出,长三角地区应加大普惠金融供给力度、加强区域内普惠金融合作以及优化普惠金融外部环境。
  • 经济与管理
    肖湘雄, 滕俊磊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之一。精准把握现有社会治理研究的学术版图及演进特征,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坐标参照。利用CiteSpace软件梳理1998—2020年中国知网关于社会治理研究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研究发现:我国社会治理研究的发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主要来自高校,核心作者力量比较分散,但影响力较大且发文期刊层次较高。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研究的热点主要聚焦在对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及社会治理的核心认知,社会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新技术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场域下的基层治理、城市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等五个方面。未来研究应以关注人的主体性价值回归、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为主要方向,探索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 经济与管理
    曲景慧, 宋瑞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红色旅游是将体验式旅游模式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新业态,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及对体验式旅游需求程度的加深,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新思潮。根据旅游目的不同,可以将红色旅游分为“绿色生态+红色旅游”“自然风光+红色旅游”“文化名胜+红色旅游”“研学教育+红色旅游”等。以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游客对抗联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梳理、核密度估计、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等方法,从学术理论——爱国认知中寻找突破口,对红色旅游相关概念、内涵及红色旅游体验者与红色旅游市场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辽宁省东北抗联遗址四级分布特征、原因及每级分布区对东北抗联文化的认知程度,同时对辽宁东北抗联的红色旅游现状进行剖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抗联遗址红色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为红色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法律理论与实务
  • 法律理论与实务
    魏健馨, 丁文倩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养老福利制度作为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因此,加强对现行养老福利制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完善养老福利制度也是必然选择。在具体路径上,首先要在观念上重视养老福利制度建设;其次可聚焦“适度普惠型”养老福利制度,从推动“立法统一化”养老福利制度、型构“政策聚合化”养老福利制度、完善“社会协力型”养老福利制度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
  • 法律理论与实务
    董妍, 王娜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一些定点医药机构却一再突破法律红线,通过隐蔽的欺诈骗保行为骗取医保基金。为规范定点医药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我国积极开展立法并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然而,我国医保领域立法尚处初步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定点医药机构的考核制度、健全医保信用体系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创新监管方式、健全监管体制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监管人员业务能力。